APP下载

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究

2009-08-28郭希林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品质自主学习策略

郭希林

【摘 要】 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高中生为对象,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品质及表现,制定了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策略,经过一年实践,获得基本成功。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自主学习 品质 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主体性教育的要求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成为当今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首要和核心理念,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主体性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翁”,改变目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从属”地位。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体现学生的独立性,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最有效途径。

2.新课程推广

新课程推广已有时日,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只是换了一本新课程的教材而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最大障碍。新课程认为: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战略性意义,也有助于人们对新课程的认识加深,从而完成新课改。

3.历史学科的“救赎”

历史一直被人们当作 “背”的学科,这种观念导致了学生将死记硬背和历史课画上了等号,学生讨厌历史、轻视历史的情况愈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地位和历史教师的形象。目前来看,“拯救历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死记硬背从历史的学习方法中剔除,代之以灵活的、新鲜的、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并体现其主体地位的自主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对历史课的“救赎”。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案

对象:高一年级;时间:一学年;主要手段:历史课堂教学,历史作业。

2.自主学习的品质及表现

①主动性:自主学习的首要特征,颠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表现:能够预习课文,查询未知细节;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热情参加讨论。

②独立性:对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依赖性,表现为“我能学”,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创新精神。

表现: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对教学安排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敢于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③探究性:表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为解决问题勇于探究的精神。

表现: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能完成至少一个探究课题,会搜集和利用信息。

④责任性:将学习当作“我自己”的事情,勇于承担责任并能够正确评价结果。

表现:及时完成作业,正确看待并能客观评价学习成绩。

3.自主学习策略

根据自主学习的品质和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本次研究实践的自主学习策略为:

①兴趣: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这是自主学习的源泉。

②切身:只有当学生感到他正在接触的东西和他自身的利益相关时,他才会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因此,使学生明白历史学科对其自身的必要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③自信:依赖老师、被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学生的不自信,这成为阻碍自主学习的一大障碍。自信心的培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④满意:如果对学习结果不满意,学生就会缺乏继续进取的动力。创造尽量多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4.实践过程

①一学年来,历史教师坚持自主学习的四个策略,将之很好的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

兴趣策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譬如语言幽默化,授课方式多样化(讨论课、专题讨论课、历史剧表演课等),教学手段丰富化(多媒体技术、参观实践)等。

切身策略:开发历史的全方位价值,提倡历史“生活化”、“有用论”。譬如到文物市场鉴赏古币,让学生讲述家乡史或家族史,讨论历史影视剧等;

自信策略:给学生传递“历史易学”的印象,并以多种手段来证明。譬如历史选择题的某些技巧,难度适当的考试,引导学生将学习结果正确归纳和“自我感觉良好”等等。

满意策略:将历史学习和愉悦感联系起来,使学生保持对历史学习的持续动力。譬如对学生的进步公开表扬,避免惩罚性作业,营造历史学习的和谐氛围等等。

四种策略在运用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自主学习的养成。只是具体到某一具体问题时,可能会有主次之分。譬如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税制、意义等),就以兴趣策略为主,其他为辅。

②案例

有一节课讲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有同学认为如果没有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就不会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就不会诞生,中国就不会进入现代化;另有同学反对,认为即使没有外国的侵略,中国明朝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能够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西方侵略只是加速了中国进入近代化,并不是必要条件。加入双方的人越来越多,相互支持,旁征博引,效果非常好,但时间却拉得很长,已经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这时候历史老师并没有强行打断讨论,而是提议先继续学习,以后找机会再解决争论。但参加和未参加讨论的学生热情非常高,不想中断,所以不同意老师的意见,认为这样的机会难得,后面的具体知识可以自学。在和学生交流了想法后,历史教师果断放弃了原有教学计划,将本节课变成了一场主题讨论课。

第二学期,有同学提出历史作业太多,希望能够“减负”。历史教师经调查,就与全体学生选出的几名代表共同分析历史作业的内容和难度,再征求全体学生意见后,共同确定了 “必做”和“选做”部分。

学过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时,老师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指定学生制造指南针,有些同学有感兴趣,完成任务并写出“研究报告”;另外一些同学则认为没有意义,并提出自己的理由(没有时间、没有材料等)。历史教师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在和他们同充分探讨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三、研究结果

经一年实践,效果明显:

1.课堂

①教师讲课时间从“满堂灌”下降到十五分钟左右。

②课堂提问,最初没有一个同学主动站起,完全依靠老师点名;后期,学生不但主动回答问题,甚至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学、师生之间的讨论非常普遍。

2.作业

开学的第一个研究性课题是“中国历史上的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开国皇帝?”应该说,这个题目相当简单,但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结果答案雷同,全部是照抄教材内容;目前,每个学生都有研究性课题,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的信息,得出异于他人的新结论。

四、分析与讨论

1.自主学习与老师的指导作用。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老师,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着学生自主性的加强,其面对的知识、考虑的问题、需要做出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教师作为引路人的指导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 .自主学习与考试成绩的关系。从理论上讲,自主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这些素质对学生考试成绩应该有积极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考试都以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为标准,而有些时候,一个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并具有探究精神的中学生,却未必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背诵知识点上,这种情况下成绩就有可能不理想,这是一个现实的矛盾。但无论如何,自主学习都应该继续进行下去,“风物长宜放眼量”,与教育的未来价值相比,学校、教师、学生,都应该付出一点眼前的“小利”。

五、不足与展望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男生的自主性学习形成更优先于女生,现在看来,是我们的研究忽视了男女生不同的性格、心理差异以及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反应不同,从而导致了男女生发展不平衡。下一步将分析影响女生自主性发展的因素,制定有效策略以解决这一问题。

本研究实践仅一年,又是处在成绩压力较大的高中,加之理论水平有限,初步实施不免匆忙,却依然取得良效果。假以时日和更有利的条件、更成熟的经验,相信效果会更加显著。

六、结论

自主学习既是主体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具体途径。本次研究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自主学习为目标,并制定了培养策略,使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自主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品质自主学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