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点滴谈
2009-08-28杨有茹
杨有茹
新课改以来,对于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论述颇多。这里,我仅谈谈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人说:教学就是研究。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学习,尽管不能说有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但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倒也有一些感悟。
第一,思想品德教学应生活化。现代教育提出了“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课改后的思想品德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尤其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一改以往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第二,教学中应注重骨架知识教育。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但对重点内容的把握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知识过于分散,能力过于求全,会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要先引导学生树立骨架,然后逐步填充血肉,最后使学习丰满起来,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三,“三度”要适中。课堂教学的“三度”是指难度、深度、广度。对“度”的把握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初中的教学难度要求远远比不上高中。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追求难度,否则,会使这些稚嫩的肩膀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厌学情绪。深度由问题的重要程度决定,有的只需要“蜻蜓点水”,有的则需要“深入探究”,灵活应用。“广度”应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
第四,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人们进入科学艺术境界的导师,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也就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并不只是苦差事。
第五,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第六,要用爱感化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作为教师,必须将爱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每位学生,让所有的花朵都沐浴在阳光雨露中。在教育过程中,爱是重要的,它能使人获得满足,得到积极满意的体验,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最终使这种爱得以转化,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可喜情景。
当然,教学方法的探求是无穷尽的,不可一一枚举。但是,要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探求新教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