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及调控策略

2009-08-28

江西教育A 2009年7期
关键词:矫正心理课堂

姜 晶

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之中,它会直接或间接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效率降低。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最多的“危机期”,这一时期他们内心充满各种矛盾: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理智与冲动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封闭与交往的矛盾,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等等。这些特点使得初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及主要表现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从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来看,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还有逃课、欺骗和偷窃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研究表明,有些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秩序。例如,打骂、推撞、追逐和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递纸条等过度亲昵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敲打作响、作滑稽表情和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不遵守规定、不服从指挥、反对班干部和老师等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恶意指责、互相攻击、彼此争吵、打架斗殴等冲突纷争行为。而有些课堂问题行为虽然不会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但会影响教与学的效果。例如,上课时凝神发呆、东张西望、看小人书、折纸飞机、心不在焉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胆小害羞、不与同学交往的退缩行为;迟到、早退、逃课等抗拒行为;寻求赞许、期待帮助的过度依赖行为等。

二、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具有多方面因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着重对初中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进行探析。

1.习得无助感与归因的偏差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受到挫折时,常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感。刚入校的初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课堂问题行为也相应较少。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减退,消极、忧郁、多动成了他们生活的基调,有的甚至不思学习,课堂问题行为不断,表现出明显的习得无助感。习得无助感主要是个人对于成败的不适当归因所造成的。他们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学习中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当取得好成绩时,倾向于用运气好来解释;遇到失败时,往往用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原因(如智力低)来解释,因而自感失败的结局难以改变,从而自暴自弃,无事生非。

2.寻求注意由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以及学习成绩差等原因,有些学生感到自己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太少,课堂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产生不满或失落感。他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对问题行为往往比较注意。为了排解这种情绪,实现得到别人关注的需求,他们常故意制造问题行为,以期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还有些学生为了显示其与众不同而扰乱课堂纪律,让教师和同学对他们刮目相看,并且此行为越成功,他们就越有成就感。

3.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对于成就动机主要来自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学生来说,他们把成就动机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源。一旦学习成绩不如他人,没有得到期望的表扬和肯定,他们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从而直接转化为课堂问题行为,通过捣乱、欺骗、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4.适应不良适应不良是指不能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的情绪干扰。学生在遇到转学、调班、升学等事件时,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沮丧、兴趣减弱、注意力降低、多动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会严重干扰学习,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例如,某学生小学时表现很好,是一名非常听话的学生。但自从进入初中后,他经常在课堂上违犯纪律,让老师很是头疼。他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原来小学时他的成绩很好,常得到老师表扬;但进入中学后发现自己好多方面都比不上别人,也没选上班干,于是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失衡,以一些问题行为来发泄不满。

5.心理发育不健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从童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发育的“断乳期”。此时,学生抽象思维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试图通过表现自己去实现自我的独立性,在行动中随意性大,易受主观感情支配,缺乏理智,易受诱惑,辨别是非能力仍较弱。初中学生开始用平等观念代替服从权威。对成人的强制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追求个性独立,而这种追求往往带有极大的片面性、盲目性。部分学生自我抑制力差,坏习气未改正,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不稳固,所以在不利客观因素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6.厌学心理进入初中以后,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导致学生身心负担过重,容易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部分学生难以承受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的厌学心理反映在课堂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如睡觉、听音乐、看小说、交头接耳等等。另外,师生关系不和谐也会导致学生厌学,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三、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控策略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实施预防性管理

首先,确立课堂行为标准。教师要让学生都明白哪种行为是好的,哪种行为是不好的;哪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种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同时制订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纪律要求和课堂行为标准。课堂行为标准确立之后,要及时宣传,必要时还应加以修正。

其次,给予成功体验,降低挫折水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减少失败的痛苦体验,降低挫折水平。

再次,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一方面保持课堂的整洁与优雅,增强课堂成员的秩序感和责任感。因为杂乱无章的课堂环境本身就为问题行为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情绪环境。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节奏,控制学生的疲劳度;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真挚的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实现师生情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做好心理疏导。当前,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极易导致心理扭曲和行为异常。因此,教师要洞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行为要多理解、少责怪,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好心理咨询和疏导,使学生认识到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自觉加以纠正。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抑制课堂问题行为

首先,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举止,对于认真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良好的行为一旦被鼓励,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步巩固下来,成为其他学生效仿的榜样。

其次,运用有效手段及时终止问题行为。(1)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发出暗示,用以提醒、警告学生,制止其正在发生的问题行为。例如,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可有意看他(她)一眼、敲一下讲台、提高说话音量等,以吸引其注意,终止问题行为的继续发生。(2)幽默。教师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和提示学生,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和制止已有的问题行为。(3)创设情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吸引其注意力,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4)提问。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问,以示提醒并转移其注意力,通过回答问题使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5)批评。如果其他方法都不能奏效,那就要进行严肃批评。批评要讲究方法,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激化矛盾,适得其反。同时,批评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要盲目草率,以免错怪学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转变课堂问题行为

首先,掌握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原则。(1)赏识大于惩罚。赏识的作用远远大于惩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赏识,少惩罚。动辄惩罚会对错误的行为产生负面强化作用,不仅在无意中助长问题行为,还可能导致学生为逃避惩罚而产生新的问题行为。(2)三位一体。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行为的矫正不能只考虑课堂内部因素,还要同家庭、社会等因素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协调一致,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抵消矫正的效果。(3)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相结合。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还要让学生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自觉行动。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心理问题。如果教师忽视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只会被动顺“事”而为,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也无法杜绝课堂问题行为再次发生。

其次,掌握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步骤。(1)教师一旦觉察到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和潜在的问题行为,要迅速做出反应。(2)分析其原因所在。(3)判明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4)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矫正目标,并确立达到此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5)改正问题行为。由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各种强化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改正的过程中既要排除强制、命令的生硬做法,又要不失时机予以正面引导和教育。(6)强化问题行为矫正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加以矫正的,所以常呈现简单、粗放,甚至是不恰当的特点。其作用往往也是暂时的,未必会让学生心服口服。课后,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强化矫正的效果,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危害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学)

猜你喜欢

矫正心理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心理感受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