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四个第一”,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2009-08-28黄衣华

江西教育A 2009年7期
关键词:师生校园评价

黄衣华

一、坚持教师第一,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是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从精神上引领教师体验职业幸福。师德建设要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价值观。引领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追求精神富贵,思想崇高,激发教师对事业的不倦热爱和追求。

二是以尊重教师为前提,从服务上创造教师快乐工作的环境。管理教师应向服务教师转变。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人格尊严,了解教师的需求,倾听教师的呼声,解决教师的现实困难,搭建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丰富教师的业务生活,营造宽松、和谐、幸福的校园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以科学评价为手段,从事业上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评价内容要科学,评价过程要透明,评价结果要准确。完善重精神激励、轻物质奖罚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教师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干出业绩。

二、坚持学生第一,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根本

一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德育举措,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亲情、孝敬、感恩、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是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德育多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树立“有进步就是好学生”的新型学生观。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实现自我增值的生命历程。建立学业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过程,不只评价学习成绩,还评价学习过程;不只评价学科成绩,还要评价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综合实践等方面的态度和成果。

三是完善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真诚、民主的态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见,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学生真正感受到宽松和谐的气氛,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尊严被重视。

四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新课程理念,让自主、创新、探究成为教学的基本方式,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注重“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活动与反馈中形成探究的意识与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生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

三、坚持质量第一,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保证

一是聚焦课堂教学。聚焦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推广运用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

二是“六认真”规范管理。抓紧常规,抓实过程,抓好细节。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考试、反思教学环节“六认真”。

三是建立质量过程性监控。建立质量过程监控机制,科学运用随堂听课,访谈学生,合理安排过程性检测,及时掌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研究对策,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是强化教育科研。把学校教研的重心转移到提升质量上来,把教师的研究热点引导到提升质量上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依托科研处、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力量,加大教研为教学服务的力度。

四、坚持安全稳定第一,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

一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预防并妥善处理校内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组织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阳光校园。成立专门机构,选拔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参与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倡导正确的幸福观,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以“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眷恋的精神家园。

三是做好教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创建和谐校园。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关注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学校维护稳定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校园稳定和谐。◆(作者系广丰县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师生校园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麻辣师生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