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起来吧!在森林草原之间

2009-08-28高向英

中国民族 2009年8期
关键词:鄂伦春语汇格勒

高向英

从远古走到今天,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舞蹈艺术一直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成长和完善。他们的民族舞蹈大多是狩猎题材的自娱自乐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语汇以模仿动物、鸟类、狩猎和采集活动为主,比如鄂伦春民族的《黑熊搏斗舞》、鄂温克民族的《罕日切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等等。

这些民族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模拟性特征,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的手段和方法去抒发舞者的感情,质朴无华、简洁自然,是对游猎生活的最直接展示。

鄂伦春族的高昂黑熊舞

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一带,是一个纯粹的游猎民族,有“兴安岭之王”、“兴安猎神”之称。随着历史的推移,游猎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鄂伦春民族的历史,但以游猎为题材的舞蹈被完美地传承了下来。

《黑熊搏斗舞》鄂伦春语为“阿玛仁”,是鄂伦春族最具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一。它是鄂伦春人模仿熊的动态创作的舞蹈,体现了对熊的敬重和崇拜。传说中鄂伦春民族与熊有着血缘关系,他们把熊当作图腾崇拜。当人们跳起黑熊搏斗舞时,内心掺杂着复杂的感情,也正是因为如此,《黑熊搏斗舞》才盛行至今。

《黑熊搏斗舞》无音乐伴奏,以舞者的呼号为动作节拍,呼号分为单字“吼”和双字“哈姆”两种。它是双人或三人舞,也可以是群舞中的一个部分,不分性别和社会地位都可以参加。在狩猎归来之后,为了庆祝丰收、解除疲劳。鄂伦春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吃肉、喝酒,其中最精彩的就是模仿黑熊搏斗的舞蹈表演。《黑熊搏斗舞》动作雄健、粗犷、逼真,情绪高昂、热烈、豪放,保存着鄂伦春民族特有的原始和古朴,深受鄂伦春人民喜爱。现在《黑熊搏斗舞》搬上了舞台,它一直以其独特的舞蹈语汇魅力和铿锵有力的节奏感染着观众,向观众展现着鄂伦春民族的内心和性格。

除了《黑熊搏斗舞》以外,富有鄂伦春民族特色的代表性舞蹈还有《额乎兰、德乎兰》,是汉语“篝火”的意思,它是一种围着篝火跳的舞蹈,又称“篝火舞”。它原本是氏族社会时期鄂伦春民族集会和祭祀时的舞蹈,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舞台上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表演形式。《额乎兰、德乎兰》舞蹈中揉进了现代生活热烈欢快的气息,当舞蹈进入快板部分时,舞者的歌声、笑声、呼喊声、脚步的踢踏声交织在一起,形成热烈活泼的气氛。它的舞蹈语汇虽然简单,但是极富感染力,无论是生活中的自娱自乐还是舞台上的表演,它那淳朴的民族情感和风格都使舞者和观众陶醉其中。此外,反映儿童游戏的《树鸡舞》、反映庆祝丰收的《依哈嫩舞》、反映妇女劳动的《采红果舞》、反映祭祀的《依河娜仁舞》、还有女子舞蹈《哲回哲舞》、宗教舞蹈《萨满鼓舞》等等,都是鄂伦春民族别具魅力的舞蹈形式。

现在鄂伦春的民族舞蹈,已经完整系统地走上了舞台。由鄂伦春自治旗赵建华先生编导和排练的《斗熊》、《节日的篝火》、《奥日切扎鲁》和反映鄂伦春民俗民风的舞蹈《说亲》,都在自治区和乌兰牧骑的汇演中获得了奖项。每年6月18目的“篝火节”上,鄂伦春的经济、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充分展示,从中不仅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鄂伦春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能领略到鄂伦春民族深远、豪迈、淳朴、自然的民俗和民风。

鄂温克族的翩翩天鹅舞

鄂温克民族被称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他们大多生活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和额尔古纳河流域的森林地区,同时存在着游猎和农牧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鄂温克民族能歌善舞,不论是在山上还是草原上,人们劳作之余,或是在节日、庆典、祭祀等场合,都会用歌唱和舞蹈来抒发各自的情怀。这些舞蹈有的道劲、粗犷,有的柔美、优雅,饱含着几代人对生活的精心凝炼。

《努日给勒》又称“伊坎”,是鄂温克人在节日、丰收目的庆典或宴请宾客时,表达喜悦心情、祝福风调雨顺的一种民族传统的舞蹈形式。舞蹈时舞者嘴里呼号着“罕伯、罕伯”,节奏短重、声音洪亮,随着呼号声逐渐把舞蹈推向高潮。《努日给勒》动作柔美动人,血调优雅迷人,舞蹈语汇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正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语汇,使得《努日给勒》有着极其朴素但极富情感的内涵,不仅展示了鄂温克人对荑的追求和向往,更突出地表现了鄂温克民族的精神和气质。

鄂温克民族把天鹅视为吉祥之鸟,他们极为崇敬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天鹅。只要天鹅成群地飞过,男人会脱帽致敬,妇女向天空泼洒牛奶,以示爱戴。鄂温克语“罕日切”是天鹅的意思,《罕日切舞》就是“天鹅舞”,它的舞蹈语汇以模仿天鹅的姿态为主。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鄂温克人往往排起长队,模仿天鹅翩翩起舞。早期的《罕日切舞》服饰很有讲究,或者肩、背部披一块白色的布,用双手拽开,装饰成天鹅的翅膀,而头的顶部扎一条红色的布饰冠;或者将树的叶子用绳子穿成串,搭在双肩上以示翅膀,鹅冠是用戴在头顶的三个红布打成的结来装饰的。现在,鄂温克人跳《罕日切舞》时,一般只穿民族服装。《罕日切舞》轻盈优雅、飘逸潇洒,因为它没有音乐,舞蹈的速度和节奏靠舞者模仿天鹅的名叫来统一。

《阿芽舞》是鄂温克民族妇女传统的礼仪性舞蹈,“阿芽”意为“请安”或“问好”。鄂温克民族讲仪表、重礼节,社会风情淳朴自然、优雅文明,鄂温克妇女更是注重仪表礼貌、尊老爱幼、温文尔雅。这种典雅的性格使得舞蹈语汇细腻、文雅、秀美,动作规范、端庄、幅度小,以鄂温克妇女特有的风韵,展示着鄂温克民族热情秀美的风情。

鄂温克民族传统舞蹈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描写鄂温克民族粗犷豪放性格,反映鄂温克人生产方式的《狩猎舞》;描写鄂温克人的得力助手和朋友——“犬”的《聂那肯舞》(“聂那肯”汉语意为“犬”,该舞又称“犬斗舞”);还有《巴勒那德舞》、《萨满舞》等等。

鄂温克民族舞蹈发展到了今天,除了保留了它刚劲粗犷、柔美优雅的特色以外,宗教(萨满)文化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鄂温克舞蹈模仿“禽”与“兽”的舞蹈语汇,在表现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里起着重大的作用。贾作光先生原创的,由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改编的鄂温克民族舞蹈《彩虹》、由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创作并演出的民族宗教舞蹈《萨满舞》等等,至今仍然活跃在自治区乃至国家的舞台上,无论是《努日给勒舞》、《罕日切舞》或者是《萨满舞》等等,都有其突出的艺术表现力,是鄂温克民族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瑟宾”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古老的节日。16世纪时,鄂温克人兴起了信仰“萨满教”,以图腾为特征的“瑟宾节”就随之消失了。1994年6月18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下,召开了首届“瑟宾节”庆祝活动,瑟宾节成为展示鄂温克民族的经济、文化和艺术,宣传和弘扬鄂温克民族精神的大舞台。

达斡尔族的“跳起来吧”

达斡尔族是一个擅长歌舞艺术的民族,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创造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舞蹈。这些舞蹈烘托情感、抒发胸怀、传承文明、弘扬精神,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民族的舞蹈,它所蕴含的内容,以及它的表达方式,都具有强烈的代表性。据大致考证,“鲁日格勒”的含义为“燃烧”和“兴旺”,达斡尔语“鲁日格勒贝”又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的意思。因为《鲁日格勒》舞蹈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它又有《罕伯舞》之称。现在,它已演变为内蒙古境内各民族喜爱的广场舞,并被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达斡尔族主要以狩猎为主。后来开始兼营畜牧业和农业,因此源于生活的《鲁日格勒》舞蹈语汇主要是重复劳动和狩猎的动作、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鲁日格勒》用舞歌和呼号来统一舞蹈的节奏、律动和姿态,舞者的呼号声是音乐的主体部分。当舞蹈达到高潮时,舞者交替高呼“达罕达”、“德呼日德”,节奏渐快,呼声渐高,呼号形式有U种之多。

《鲁目格勒》民族舞蹈是达斡尔民族欢乐吉祥的缩影,更是罕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遗存。莫力达瓦这斡尔族自治旗把每年8月15日的旗庆日定为“鲁日格勒”节,并且为保护《鲁日格勒》舞蹈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进入21世纪以后,达斡尔民族舞蹈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朱朝霞女士编导的舞蹈《鲁日格勒》在自治区第三届乌兰牧骑汇演中获奖,苏热先生创编的舞蹈《放排》、孙佩珍老师创编的舞蹈《曲棍球》等,都使达斡尔古老的民族舞蹈焕发出新的青春。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生活是艺术进步的阶梯,生活是艺术魅力永存的前提,也是艺术创新的前提。反映民族游猎生产生活方式的舞蹈作品,在当今更是有了极高的保存和抢救价值。2001年,鄂伦春民族最后一批猎民走出森林、放下猎枪,平稳地渡过了由猎民向农牧民的转换,民族的游猎生活画上了完整的句号。游猎作为历史渐渐地远离了他们,这就使得以游猎为原型的舞蹈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空间,挖掘、抢救、整理这些即将逝去的生活素材,成了民族舞蹈工作者最艰巨、最繁重的工程和任务。

民族舞蹈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人们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也承受着外来的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干扰和侵蚀。现在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鄂温克族的《努日给勒》、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在传承的过程中已经融进了许多外来的语汇。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在追求进步、追求时尚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逐渐弱化。这就需要提醒那些关注民族文化发展的有识之士,在政府宏观的调控下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拯救措施,为民族舞蹈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为应对民族舞蹈面临的濒危境地,共同携手努力,使民族舞蹈这朵绚丽的奇葩永远盛开,永远绽放于世界民族舞蹈艺术之林。

猜你喜欢

鄂伦春语汇格勒
复仇记
聆听尊重内在的心灵
莫日格勒河
第五届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开幕
安达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鄂伦春的明月
凝望鄂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