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趣闻
2009-08-27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09年40期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大家凝神苦思,伸手动笔。
其中一个神情沮丧的青年,交给巴尔肯一纸通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巴尔肯问这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道:“一个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画了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和一个大问号“?”。接着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励口吻对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真是妙啊!
【大显身手】
下面有A、B两组句子,请按要求完成。
A.下面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运用有误,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请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一看书和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二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几分钟三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