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2009-08-27耿秀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老师不善于提问,以致学生学习与思考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思维深度不够,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思考事物的本质;只喜欢找书上现成答案,不愿思考;对已形成的思维,难以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想象力蜕化,不敢也不能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很少对课本进行再创造,不愿也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备好课是首要,教师要对所传授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解,只有这样,你的教学才能谈得上科学,谈得上艺术。不追求完美是教师的基本心态,尤其对学生的回答,更不能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使学生极不情愿地就范。语文教育是人文性的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是实践性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摈弃完美。教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手脚,解放自己的思想观念,在开放的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允许学生如春天的飞絮,漫天飞舞,提倡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适时点拨,也许这样的课堂有些“散”,但却“散”的真,“散”的实在,“散”的有收获。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上,学生有可能采撷到那些完美课堂上永远也摘不到的最美的思想之花。
第二,问题的设计要适中。过大、过深、过难,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由教师自己解答,表面上是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如教《胡同文化》时,我们不可以这样提问题:“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也就是必然。
第三,问题的设置要有整体性。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从注重单个题转向注重全套题,形成问题组块,要多考虑问题间的联系,考虑从整体上问清楚这部分内容所设计的问题最终是否建立起整体结构。整体是由部分所组成的,没有整体的部分,是零乱的没有价值的部分;没有部分的整体,是结构不明的整体。在处理一篇教材时,如果不将教材分解为一个个题,学生就难以接受,如果学生接受的只是互不相干的一个个题,他们就会“胸中撑塞如乱麻”,降低了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避免“见树不见林”或“见林不见树”。要始终坚持“整体—部分—整体”的理念,把整体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有些问题看起来很普通,但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大问题,作用就不一般了。它有可能反映课文的结构、层次、作者思路、文章主旨,理解了它就从总体上掌握了全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主题的揭示难度较大,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如果我们能够把问题设置得由易到难,由低到高,逐层提出,那么,我们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①别里科夫的最大特点是干什么都有套子,他有哪些套子?②别里科夫只不过是一个穿着雨鞋、带着雨伞的希腊文教员而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③他的婚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在柯瓦连科兄妹的一推、一笑中结束了生命,这又说明了什么?④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⑤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别里科夫死了,为什么“局面并没有因此好一点儿”呢?⑥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这种既重视部分又关注整体的问答形式,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深入。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摸索,不断地实践。
耿秀欣,教师,现居山东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