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练习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2009-08-27张学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切入点研讨文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试图通过设计“研讨与练习”,一方面呈现自己的编写课文的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对课文教学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也如此,绝大多数教师都会依据“研讨与练习”来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自学的。

也许是过分依赖那些“研讨与练习”,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渐渐地遇到了诸多的不便和尴尬。

第一,提出问题的语气缺乏亲切感。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大部分是用严肃、正统的公务(文)语气提出的,这种公务式语气,无形中在学生与文本之间设置了情感障碍,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兴趣。

第二,前后问题之间缺少有机联系。“研讨与练习”中的问题,单个看很漂亮,用词遣句十分严谨,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整体去审视,就会发现问题之间没有形成序列,很多题患有“孤独症”,没有为学生做题提供明确的思维路径。

第三,部分问题的设计过深过难,学生无法理解和解答。如“朗读课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七年级上《紫藤萝瀑布》)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所以希望它能编得更人性一些,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具体说,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应强化以下三个功能。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有趣的问题会像磁铁一样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那么怎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初中生不过是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正处在生理渐渐成熟,心理不太成熟,不太懂事,不很安分却又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年龄。如果读练习题有如同老朋友谈话的感觉,就会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反之,如果读题目如同接受他人的命令,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题再好也没兴趣做。

其次,问题要新颖,有挑战性。青少年最爱幻想,喜欢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的问题编得既新颖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欲望。

再次,问题要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不喜欢某篇文章,往往是文本与学生之间有较大的距离,而通过练习题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顺利走进文本,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导学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是很有潜力可挖的。

首先,问题是走进文本的切入点。每篇课文都有多个切入点,选择最佳的切入点,使之转化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就能顺利地走进文本。

其次,问题应该是开启重点和难点的钥匙。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既是学习行动的目标,也是思维行进的路径。攻克文章重点和难点的最后办法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问题。

再次,提供恰当的背景资料,相关的知识和学法指导。新版教材似乎在有意回避语文知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现在刊物上登载的教学设计和课例,动不动就让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其实有多少学生真正做过?农村中学又有多少学生具备这些条件呢?而编者随课文提供的一些精辟资料,不光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更为学生自学课文提供了帮助。

(三)有效

设计“研讨与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学到方法,提升精神品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能感知,能介绍的。

其次,问题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如果某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样的问题就出到点子上了。设计这样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思量,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否则再好的文本也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再次,问题要能就势拓展延伸,尤其是从阅读到写作的延伸。从学习的角度看,从阅读到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如果学生学习课文只是停留在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层面上,学到的知识必定是肤浅的。

张学智,男,教师,现居甘肃武威。

猜你喜欢

切入点研讨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