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莫忘文化传承

2009-08-27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汉字传统文化

王 蓓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母语继承传统文化是它的天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地应当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语文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在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时渗透传统文化。

一.在研习文字中唤醒传统文化意识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陈建民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一书中说到:“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往往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要想了解文化,撇开语言是不可思议的。”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以汉字记录汉语流传下来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属于表意文字。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我们教学生认识一个字,不但要让他们会读这个字,会写这个字,更要让他们了解这个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喜欢汉字,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以“李”字为例。李是个会意字,用木和子组成,既指这种树木,也指这种树木的果实,现在通称为李子。由李字产生的成语很多,桃李满天下、投桃报李、李代桃僵、瓜田李下等。这些成语的起源多跟一些诗文故事有关。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武则天执政期间,大臣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姚崇等数十名人才,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说狄仁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这就是成语桃李满天下的渊源。而成语投桃报李则出自我们熟悉的《诗经大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李姓又是百家姓中的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氏名人不胜枚举。从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晋朝以《陈情表》传名于世的李密,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商隐,一代明君唐太宗,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都是李姓中的杰出代表。

高中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记现代常用汉字字形。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事倍功半,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人类文明的春天,从文字的诞生开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抓住汉字本身的点,由汉字的意延伸到跟这个汉字有关的汉语知识、汉语故事,不但增强了趣味性,加深了对这个汉字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识记汉字的方法——联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积淀一定量的传统文化底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品读文本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题,无论是选材还是命题,无不体现了高考命题者对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及其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关注,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有创意解读的尊重。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阅卷组组长吴秀明教授说得好,“把语文还给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还要深入作品,引导学生去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增加文化历史知识。我们的语文老师要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知识,去营造一个语文的世界,一个属于语文本来面目的、美丽的、赏心悦目的世界”。

1.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挖掘其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量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民俗文化、审美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教学中,找到文本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联结点,阅读及文化建构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如第三册古诗文单元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抓住“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引领学生探索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不难发现,因为柳与留谐音的特点,我们的古人早就有折柳赠别和折柳寄情的习惯,而杨柳从此也被赋予了惜别怀远的含义。“晓风”和“残月”也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或一段经历。柳永巧妙地借这三个意象渲染了离愁别恨。

再如第五册《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绘画、书法、戏剧、印章以及建筑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如果忽略对文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宗白华的这篇妙趣横生的文艺评论就会变成让人打瞌睡的长篇大论。

上海市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说得好:“广义地说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传统文化,即使是翻译的外国文学,也都用汉语言来表达,用我们的母语来表达的,实际上这里已经渗透了传统文化;其实,不仅古文古诗词,近代的、现当代的,都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我们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挖掘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鉴赏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与文本情感上的共鸣,使文本蕴含的文化意识自然渗透到学生的文化体系中,完成学生的文化构建。

2.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拓展阅读是指在对课文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的基础上,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如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让学生去读《水浒传》,学了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让学生读当代作家梁衡写的系列历史散文《乱世中的美神》《读柳永》《把栏杆拍遍》等。通过拓展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拓展阅读的作品以教师推荐为主,也可以师生互荐或学生之间互荐。推荐的作品可以是本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推荐作品时,尽可能把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并且和教材紧密相联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前,由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媒体的多样化等原因,导致不少学生阅读兴趣淡化。针对这一现状,我尝试着把《百家讲坛》《唐之韵》《子午书简》等电视节目引进课堂,让有声阅读感染学生,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产生阅读原著的渴望。其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等方式平等地交流读书体验,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些交流看上去是浅层次的,但有时也会灵光乍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一步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神韵,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三.在表达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阅读和写作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就学生而言,学会准确地用文字传情达意,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这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中必备的能力。“写作实际上就是用文化的眼光、文化的胸怀去解读人生、思考社会、畅想未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契机,引发学生思考。

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似乎给中韩端午节之争画上了句号。就中国端午是否继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这背后的传统文化的保护让学生抒写感想。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关于端午节的各项资料,如屈原投江、伍子胥尸体投河、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以及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香囊的讲究等。

又如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时,以家乡的一些传统事物为写作对象,像“西瓜灯”“醉鲤珠和糟鲤板”“糟蛋”等,师生可以一同搜集写作材料。

再如上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后,布置学生挑选家乡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景点写篇“故乡的秋”。

这类命题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真实感受、真实认识,从而远离了为文造情这一桎梏。在写作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热爱家乡和文化寻根的兴趣。

马克思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21世纪的我国进一步加大了融入国际潮流的步伐。我们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但更应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合理成分,又要从别人的经验里吸取有效营养。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势必决定语文课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托起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王蓓,教师,现居浙江平湖。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