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行音乐激活语文课堂
2009-08-27王俏燕
说到“流行音乐进入语文课堂”,肯定反对意见很多。的确,一些流行歌曲在艺术性上比较单薄,内容庸俗,缺少审美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既然它是时代产物,就有被了解的权利和被接受的可能。尤其在信息快速传递的当今时代,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生活中最钟爱的伙伴。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有着如痴如醉的狂热,如果教师一味地反对学生吟唱流行歌曲,势必物极必反。毕竟有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它有着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思想内容,有老师可以借鉴的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掘流行歌曲的“美”,并把它运用在课堂上,美“文”配“美”乐,这不仅能起到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烘托课堂气氛的作用,而且还能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
表达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升华。那么,怎样携流行歌曲进入语文课堂呢?
一.流行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作为语文课堂调味的咖啡。
有时候,对学生来说,听课就像喝开水一样,不管博大精深的文言文或优美绝伦的散文,喝多了就觉得单调乏味。因而,在“开水”里适时适量地加一点咖啡,会增加学生吸收知识的食欲,而流行歌曲优美的旋律即可作为语文课堂调味的咖啡。大多数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语文老师可以课前播放乐曲引歌词导入,或课中听歌曲诠释内容,或课后吟唱歌曲深化中心,这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的结尾时,先用低缓、深沉的语调来朗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种语调先营造出一种“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惋惜悲凉的氛围,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沉浸在悲情故事的淡淡哀愁中。随后我播放了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那如泣如诉的男高音,顿时响彻了整个教室,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教师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这效果怎能是老师用三言两语诠释得透呢。
况且还有许多流行歌曲,如《诗经》中的《蒹葭》(歌名改为《在水一方》),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孟郊的《游子吟》,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歌名改为《月满西楼》),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本来都是精湛的古典诗词。语文老师若能在课堂上适时地播放这些歌曲,并引导学生吟唱,不但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对古典诗词的渗透,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情怀,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流行音乐丰富的内涵可以作为想象作文的材料。
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叹无材可取,老师改作文时也常苦恼学生无真情可捕。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写好佳文的第一要著,是改变学生文章苦涩乏味的必由之路。何不试试流行歌曲,它丰富的内涵可以作为学生想象作文的材料。
俗话说“诗即歌,歌即诗”,仔细去品味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它们不仅是一首好诗,一幅好画,而且更是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如《春江花月夜》其实亦是一幅意境优美、风景宜人的风俗画,《同桌的你》则是一份对学生时代纯真友情的留恋和缅怀,《懂你》其实也是一段孩子对母亲的真情告白,《白桦树》更是一篇战争时代忠贞不渝的爱情小说,诸如此类歌曲都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作文教学中,可利用流行歌曲涌动着的青春浪漫的活力,追随少男少女的感觉步伐,让流行歌曲这一时代的“活水”刺激引发学生的亢奋情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与激情。如学校曾经一段时间流行陈瑞的《白狐》,这首歌本身就寓含着凄美的人狐爱情,情窦初开的中学生非常喜欢。于是我就投其所好,试着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叙写一个故事,或诉说一份心情。有的学生融入真情,竟把白狐和书生的故事描写得栩栩如生催人泪下。如白狐修炼成人赶到书生的窗前时,却正是书生的洞房花烛,一学生是这样来形容白狐那刻的心情:
“一千年后,我仍只是你放生的一只白狐!伫立在你的窗前,我的心慢慢地蜷缩着、绞痛着,它在胸膛里向左翻卷,又向右辗转,向上腾跃,又向下跌落。花,残了;梦,断了;天空,下雨了;地球,静止了;世界,混沌了;人类,虚无了。五脏六腑是触电似的酸、痹、绞痛。”这如悲如啼的言语,把一个悲怨交加万念俱灰的白狐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假如学生心里没有涌动的非吐不快的写作激情,怎能写出如此刻骨铭心的语句。
有的流行歌曲似小桥流水,婉转缠绵;有的流行歌曲似黄河波涛,高昂激扬。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适当地播放,适当地点拨,让学生变本能的喜爱到有意识的理性思考,自觉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歌曲带给人们的启迪,去感悟歌曲的情愫,从而在文章中幻化出一张张心灵呼唤的底片。
三.歌词鲜活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作为语文阅读分析的材料。
优秀流行歌曲都是生活之歌,语言凝炼、优美,意蕴丰厚,富有表现力,是教师进行语法知识教学或现代文阅读分析的素材库。
首先,流行歌曲修辞新颖,不落俗套,值得学生借鉴。如《东风破》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借代),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通感);《千里之外》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比喻、夸张);《新忧旧愁》午夜长亭深秋,风倦星乏月渐瘦(拟人);《红豆》还没为你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移就)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或色彩鲜明,启人想象;或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或加强节奏,增强旋律美,使语言更加鲜活生动形象。
其次,流行音乐有的歌词打破了常规的用法,动词名词形容词移用或换用,使语句新奇独特,富有韵味。如《七个世纪》哦,七个世纪,泪(滚)过记忆,我恨自己怎么就(丢)了你;《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我会(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把最亮的星(写)在天边。《千年泪》梦在前世发觉,我在梦里(搁浅),月光(浸湿)从前,(掺拌)了的想念;《七里香》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发如雪》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天使在夜里哭》每个夜我的梦就要飞,飞向你再把(心痛)来一回;《梦里水乡》淡淡相思都写在脸上,层层离别(背)在肩上。诸如以上括号里的歌词,活用了词类,打破了常规,显示出汉语言在新时代里朝气蓬勃的活力,是语文教师讲解词语辨析方面的好材料。
再次,有的流行音乐的歌词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如《盛世中国》“古老的中国像一座山,千秋耸立气势巍峨;今天的中国像一条河,万古奔流波澜壮阔。古老的中国像一幅画,万紫千红满园春色;今天的中国像一首歌,与时俱进朝气蓬勃。”这里的“古老”和“今天”、“气势巍峨”和“波澜壮阔”、“万紫千红”和“与时俱进”都两两对比,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盛世的特点。又如《十六岁的花季》“十六岁的秘密涨满沉沉的书包,十六岁的日记写满长长的思考,十六岁的眼睛飘出绿色的旋律,十六岁的心灵透出疑惑和烦恼。”这样的语言,排列整齐,音节铿锵,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不仅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更可作为语言运用中仿句练习的材料。这种语言特点在《四季歌》《中国娃》《小小的我》等许多歌词中也能找到,细细留意,均可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果教师不用书中的而举歌词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紧扣了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增添语言训练的鲜活性,更能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把音乐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平时应多多积累素材,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进一步树立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观念。
王俏燕,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