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2009-08-27朱群娣
近年来,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道德;重课内教育,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厌学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出现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脆弱等不良心理现象。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失误,甚至犯罪。在这时期,教师如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小而言之,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今后的发展;大而言之,将直接影响一个团体的健康,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此,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并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利用教材和美文,无声潜入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无不凝聚着作家浓郁的情感和殷殷心血,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面思想的旗帜,就是一座人格的丰碑。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从中寻找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结合点。比如学习苏东坡的诗词,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苏轼,让学生学习苏轼面对生活的失意、艰难、痛苦时采用的不同态度、不同处理方式:被贬黄州,作“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谪居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远贬海南,他说“九死南方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透过这些诗词,学生会被那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超然的性情意趣所感染。学习《勾践灭吴》,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勾践在逆境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劝勉学生要勇敢地面对人生,跌倒了,爬起来,用行动去证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闪光的句子一跌倒的是躯体,不倒的是信念……。以此同时,还可以在思想精神中给学生理性感悟,比如《师说》《送东阳写生序》《论语》《孟子》诸篇所提倡的主体精神及其所铸就的民族性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型的坚守节操、刚正高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的人生意义精华及“与民同乐”的民主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一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建立其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进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不仅中学教材蕴含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许多课外文学作品在人物中也注入作者理想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格,语文老师可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摄取符合学生阅读的诗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美国作家莫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中学生文化系列月刊》)可培养学生克服胆小的弱点,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事的健康心理。选读赵丽宏的《炊烟》(摘自羊城晚报)可对学生进行待人宽厚、助人为乐的健康心理教育。还有许多文章如《读者》杂志中许多佳文都可以成为随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使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总之,只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丰富性、形象性,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且不伤学生心灵,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孤独、寂寞,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但是,他们不清楚交友原则,更不懂得赢得友谊的技巧,出现了不敢正视自己,控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利益,心胸狭窄,嫉妒,虚荣,攀比等等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现象;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多的呵护,缺少“风吹雨打”的历练,尽管他们渴望成功,但他们个性脆弱,缺少承受失败,正视挫折的心理素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与人交流和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为此。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各种活动,如针对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事后又后悔不已,我们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识水平,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第一步“了解自我,正视自我”,采取书面作文的办法进行。布置书面作文,题目为“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指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第二步上台口头作文,将所选的作文“我”用口语表述出来,向大家介绍完整的我,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第三步“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开展“我眼中的你”口语训练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客观、如实地评价眼中的同班同学,被评价的同学必须认真听完才能发言,许多同学把平时不敢说的话,昔日的误会全部说了出来,大家都受到震动,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误会得到了解除,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学生在同学善意的评价中,正视自己的不良习惯,接受对自己的批评,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从而促进自我教育,控制不良情绪,建立健全的个性。针对某同学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的心态,让学生办一期“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事见风度”的墙报,培养学生待人宽厚,不斤斤计较,肯吃亏,心胸开阔,冷静做事的豁达性格。针对学生不能正确看待教师所谓的“偏心”情况,发动学生查找资料,举办一次“假若我是一位老师”的语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针对学生爱慕虚荣的心理,可发动文学社的社员们开设文学专栏“虚荣与自尊”,让学生投稿,或开展辩论赛,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针对学生个性脆弱,面对挫折能力差,可举办读“名人自传”会,要求学生阅读一部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文学家的自传,这些书讲述了他们努力创业的经历,期间所遇到的挫折,奋斗的过程。学者、科学家、文学家们身上显示出来的遇事冷静,遭受打击仍不低头,继续前进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深深地震撼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学会坦然面对现实,承认失败,找出原因,重头再来的健康心理。
三.通过指导写作,为心理保健筑起“预防线”,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广阔的空间。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语文老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及话题作文的方法使之排泄不良情绪,并通过他们了解学生思想,疏导学生不健康心理,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例如:我校一位去年9月刚进中学的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位高中生,自从自费来到这所重点高中,成绩一直非常不好,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宿舍,都是低人一等。我想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但接受不了从人人宠爱的小才女到一文不值的差等生的强烈反差,所以成绩一直没提上来。马上要开家长会了,我能想象到父母知道我的成绩时难堪的模样。我不是好女孩,更不是好学生,我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落款是“孤立无援的雨”。于是我便在她的周记里写下了有关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和激励她的语言,使她能接受建议,及时处理问题,摆脱困惑,并在无形中提高了她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她恢复了以往的自信,成绩再度回升。又如一位女生看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便在日记里写下了一段话:“我一点也不重要,我是世界上最不起眼的狗尾草,正如爸爸说的我是没有出息的东西,也如老师说的,我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差生……”日记中反映出这位学生心理已经明显的不健康,对生活已绝望。面对这种情况,我找家长谈心,劝家长不要讲偏激的语言;我找同学交流,要求同学尊重她,鼓励她,给她温暖;我找老师反映情况,希望同行点燃她的希望之火;我找该同学聊天,表达我对她的关爱。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她终于露出了笑脸,用她的话来讲就是“看到了蓝色的天空”。又如,去年语文测验中,一位女生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借作文机会,把自己压抑很久的想法,直诉笔端:“你们把优等生视为掌上明珠,把我们这些差等生视为草芥,请老师扪心自问,你们合格吗?称职吗?公平吗?要知道,我们也是你们的学生,我们交同样的学费,我们同样是有娘的孩子!”这种“脉象”无疑会引起教师的警惕,让老师有打开这位学生心结的欲望,并能对症下药,帮助她摆脱困惑,走出那片陷得很深且不能自拔的沼泽地。因此,通过知道学生写“心理作文”,可为学生心理保健筑一道有效的“预防线”。
面对入世后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科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主动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未来经济的发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心理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容面对入世的挑战。
朱群娣,教师,现居广东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