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实施策略浅探
2009-08-27刘淑芳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等老一辈语言学家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但是,语文教学效率仍然普遍不高,语文教学质量仍然偏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误区:“在教学中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最早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提出的,其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训练学生的语感入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读为径,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什么?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多读、熟读能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形象,即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就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语言本身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1、教师范读,导引语感
教师应重视用抑扬顿挫的言语进行诵读,以求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音韵美,使学生深入体验作品内在情绪的起伏消涨。要使诵读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音乐美,教师必须对作品的声音节奏和情感节奏进行反复品味,能够艺术性地显示作品节奏的音量、语调和语速。教师诵读,需激昂时激昂,当低沉时低沉,使学生的心灵随着教师的声音节奏起起落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审美能力与语感能力。
2、学生诵读,强化语感
诵读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这种将无声的言语转化为有声音言语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听读、诵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情感、文章的气势、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感受。在语感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反复的诵读尝试,自己体味,逐步形成语感。
3、反复诵读,升华语感
教师应通过分角色朗读、齐读、竞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诵读水平提高的过程正是其语感品质提升的过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是景物排列,先让学生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学生通过诵读,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和情感色彩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的过程。
二.比较揣摩,培养语感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对于文本的标点、字词或句子,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中的句号改成逗号行不行?学生比较后,明确:改成逗号后,不拦是假的,强调的是家里怎么办。原文“你走,我不拦你。”这是支持丈夫革命。“家里怎么办?”是说家里有难处,你明白就行了,并不是真的不让你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解万岁”。再如小说《孔乙己》结尾中作者写到:“我到现在也没见到过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的“大约”和“的确”是不是互相矛盾的?通过揣摩比较,学生发现它们并不矛盾,“大约”是说在那个冷酷的社会里,没人关心孔乙己,无人知道他最后的命运结局;而“的确”是说孔乙己放不下读书人架子又不会谋生,其性格决定了其最后的命运结局必然是死亡。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往往是通过一些词句或明叙或暗含,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些关键词句上“咬文嚼字”,才能使学生的语感不断上升。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积聚在一起,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三.依据语境,培养语感
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语境。语境在理解、把握、运用语言方面以及培养、训练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五段是写月色的精彩段落:“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读到此处,学生常疑问:雾是白色的,怎么变成了“青”(绿色)的呢?这个质疑颇有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依循语境仔细品味,方知其妙。面对这梦幻的意境,人们更多称道的是“泻”、“浮”、“洗”、“笼”四字的精彩传神,其实,“薄薄的青雾”一句中“青”字,别出心裁,同样令人叫绝。作者把清辉、白雾、荷叶交揉在一起:那“流水般的月光”渗透“薄雾”,泻在绿色的荷叶上,这绿色再反射到白雾上,白雾便泛出了一抹淡淡的绿意。于是,月光、雾气、叶色交相辉映,一道朦胧迷离、缥缈深邃、亦真亦幻的独特景致在作者笔下便生成了。不仅如此,“薄薄的青雾”营造出了这一“梦幻”意境,不正隐含着作者对“真实”世界的不满与逃离吗?可见,在表现作者“超然”现实的主观情思上,“青雾”一词同样功不可没。
四.联系生活经验,领悟语感
语文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经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潜藏的思想与情感。首先,要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境界,使学生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其次,要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只有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敏锐的语感才能培养出来。如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教学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故都”指北平,那么,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天”,可以吗?学生很快明白,改了不好。因为“秋”明确了本文描写的对象,确定了本文描写的内容。我们平时说到故乡都有一种热爱、眷恋之情,所以“故”字,则包含着一种文化底蕴,饱含着作者对故都的热爱、眷恋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说到“秋”人们就会产生悲凉、寂寞之感。所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体会到以下情感:文章通过对故都秋色的描绘,勾勒了故都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恋、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寂寞情怀。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积聚在一起,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五.触发感悟,习得语感
阅读如果只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内,所得的只是肤浅的有限的。叶圣陶认为:“读书贵有所得,作文贵有所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是指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引起思考和感悟。
教师要抓住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的激发是语感教学的必要因素,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如《紫藤萝瀑布》教学中的语感触发。“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一个“舱”字,一个“帆”字,寓意深刻——这鼓鼓的花舱里装着什么?哦,那“满装生命的酒酿”,它们是在那紫色河流上轻泛的一叶小舟。这让人联想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一“舱”“一帆”不仅仅写出了花的无限生机,更是人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呀。作者平淡的生活出现了一抹苍绿,这种蓬勃的生长的力量,这种不期然而至的惊喜自然会使作者心情非常愉悦,情感开始奔放、跳跃。
六.多读好书,勤练笔,习得语感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感是一种技能技巧,只有靠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当然为了提高读的效率,教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练笔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应鼓励、督促学生通过写日记,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加强对语言的运用,既可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感知语言文字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但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和积累从而为学生掌握。把语感当作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洪镇涛语感教学.开明出版社,2005.
刘淑芳,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