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注解辨析

2009-08-27陈晶晶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纳谏辞海齐威王

仔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发现课本某些注释存在瑕疵。对此,笔者不揣浅陋,择取几例,求教于大家。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课本注:“昳丽:光艳美丽。”

许慎《说文解字》注日:“昳,日昃也。”即“日落”之意,并据此引申为“光艳”(见《辞源》“昳”字条目)。由此看出,把“昳”释为“光艳”是有章可寻的,但是如果用“光艳”一词来形容“八尺”男儿的形貌,似乎给人不伦不类之感。

东汉高诱认为:“昳,读日逸”,他把“昳”看成“逸”的通假字,《辞海》亦承认此说:“昳,神采焕发,容貌美丽。东汉高诱注日:昳,读日逸。”其实高诱所注的“逸”也是通假字,本字应为“佚”。如《论语》“逸民”,《说文解字》作“佚民”,“佚”有“美”之意;《离骚》:“见有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见《辞海》)显见,“昳丽”的“昳”是“佚”的同音通假字。那么,“昳丽”则为同义复词,作“美丽,漂亮”讲。故全句可翻译成:“邹忌身高八尺多,身材魁梧,容貌漂亮。”

2.“皆以美于徐公。”课本注:“以:以为,认为。”

查《现代汉语词典》:“[以为]认为。”“[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所举例句为:“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我认为他可以担任这项工作。”从这两例可以看出,说话人用“以为”和“认为”所确定的看法、所作出的判断都是肯定的。如果把“皆以美于徐公”的“以”解释为“以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邹忌的妻、妾、客赞美邹忌,都有一定的目的。对于他们的话,邹忌本来就不大相信。直到徐公来后,特别是“暮寝而思之”时,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们都在说假话蒙蔽自己,这正是他“入朝见威王”说“王之蔽甚矣”的事实依据。

那么,这里的“以”究竟当作何解呢?我认为当解作“谓”,意思是“言说”。“以”字的这一用法前人早已指出,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以犹‘谓也。”在引例“皆以美于徐公”句下说:“言皆谓美于徐公也。”杨树达的《词诠》和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都遵从了这一说法。《古书虚字集释》还找到了另外两条训“以”为“谓”的例证:《战国策·燕策》:“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史记·刺客传》“以”作“谓”。《韩非子·解老篇》:“夫谓音,是以蚤服。”《老子》作“夫惟啬,是谓早服”。

“以”既可训“以为(认为)”,又可训“谓”,但在具体语境中却不是可此可彼的。一般来说,凡训“以为”,重在主观认定,表示想法(或看法)。凡训“谓”,重在“言说”,表示说法。“皆以美于徐公”是邹忌在面谏齐威王时说的话,这里强调的是妻、妾、客各有用心,都在说假话,而不是真的以为。所以其中的“以”应注为“谓,言说”,而不应注为“以为,认为”。

3.“旦日”,课本注“旦日:第二天。”

《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旦”是会意字,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郝懿行《尔雅义疏》:“日出地上曰旦,日入地下曰昏。”《公羊传·哀公十三年》:“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休解诂:“旦者,日方出之时。”旦,当为“日出”。《古诗源·鸡鸣歌》:“曲终酒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之一:日将旦而四海明,天下春而万物作。”元王霖《续兰亭会补王献之诗》之一:“兰皋野气芳,桐冈日初旦。”

又《传·昭公五年》:“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杜预注:“日中当王,食时为公,平旦为卿。”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说得最正确:“而据杜注,日中为王,食日为公,旦日为卿,岂不先后倒次?盖日上其中者,日由地中上,鸡初鸣也;食日者,昧爽也;旦日者,日初出也。如此,始得其序。”《史记·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太祖闻叶赫兵来,时已夜半。恐我军昏夜出,致惊国人,传语诸将,旦日启行。遂就寝甚酣。”“夜”、“夜半”与“旦日”对举,是“旦日”为时辰,谓日出时分,在卯时。

古人生活习俗与现代人不同,他们黎明起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杂曲歌谣一·击壤歌》。《礼记·内则》云:“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官,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郑玄注:“质,正也。宰告曰:‘旦日正明行冠事。”《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宋苏辙《春日耕者》诗:“雨深一尺春耕到,日出三竿晓饷迟。”据前文《礼记》、《左传》、《荀子》、《新序》所引,诸侯“平明”(或“平旦”)听其朝,卿、士大夫“日出”从其事。邹忌居卿位,日出时分接待来访的客人和客人在日出时分来拜访他,皆合乎古之礼仪。

4.“闻寡人之耳者。”课本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课本把“闻”看成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是含有“致使”意义的动作,即:“主语不产生某种行为变化,而是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变化”(语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其昀主编的《古代汉语》)。如果照注释那样把“闻”看作使动用法,那么“闻寡人之耳者”,就变成“使我的耳朵听到”的意思。也就是说,“谤讥于市朝”的议论使耳朵发出“听到”的这个动作,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妨把“闻”看作“被动用法”,“闻寡人之耳”,就是“闻于寡人之耳”,可以翻译为“被我的耳朵听到”,也可简化翻译为“被我听到。”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课本注“时时:不时,有时候。”

课本把“时时”看作一个词,注作“不时,有时候”。“不时”表动作频率较高,“有时候”表示动作频率较低,二者差异甚大,扭合在一处殊为不妥。注者可能是先从“时时”的现代词义考虑,注为“不时”,又发觉“不时”与后面的“间进(按,教材注:偶然进谏)”难以说通,于是又补上“有时候”,以圆其说。这一来反而造成了自相矛盾。

再说,即便干脆将“时时”解作“有时候”,也还是不妥。“时时而间进”译成“有时候偶然进谏”显得重复累赘。既然“时时”释为“不时”或“有时候”均有问题,当另求别解。《辞海》和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都认为“时”可通“伺”,是“伺候、等待”之意。《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世间》:“(养虎)时其饥饱,达其怒心。”两个“时”均与“伺”通假。我们所讨论的“时时”实为两个词,后者即“时机”;前者通“伺”;连起来便是“伺候时机”。按,时,禅纽之部,伺:心纽之部。二字声母相近,韵都相同,乃叠韵通假。

这样讲,不仅训诂有据,而且可以更准确地体现文意。试想,齐威王悬赏纳谏,“令初下”时,进谏者门庭若市,“数月之后”,竟需要伺候适当的时机(即等候有值得进谏的内容的时候)才偶然有所进谏,这不正从侧面说明了齐威王闻过则改、从善如流;因而失误大为减少,将齐国治理得越来越好吗?一个“伺”字,从进谏者寻找进言机会的不易,反映了齐王之过越来越少(直至最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事实,从而巧妙地表现出纳谏除弊的良好效果,足见古人撰言语文很善于“炼字”。

陈晶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基地班学生。

猜你喜欢

纳谏辞海齐威王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田忌赛马
《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情况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嗜好可以当药
马路公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