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及构成分析
2009-08-26万寿义刘地亮
万寿义 刘地亮
一个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就要发生相应的付出,对此发生的付出就是企业社会成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有限的。企业应该合理地剥离超限度的社会成本负担,承担起应该承担的部分。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始终存在着易于被经济人“搭便车”的公共领域,隐含着使成本被推卸和逃脱以至转嫁给他人或社会的可能。笔者认为,研究企业社会成本和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于社会转型和加强成本核算十分重要。
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和特征
企业社会成本是指企业用于承担社会职能的非经济功能所耗费的成本或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企业用于应由社会承担的职工医疗、住房、就业、养老、保险和福利等社会事业的支出。这种成本是一种企业非自愿付出的弹性成本,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成本,即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联的支出,比如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不合格对消费者的伤害等,这部分成本是对企业不利的支出;二是无关成本,即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成本,如税收,它是一种强制性的支出,企业必须支出的成本。
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所发生的成本,它与生产产品成本、社会成本相比有共性,同时也有不同的特征。
1,生产成本的特征。一般来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还包括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特定目的”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量的任何活动,也就是成本对象,例如,一件产品、一项设计、一项服务等。
2,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所发生的成本,它与生产成本具有不同的特征。
①非经济功能性。企业社会成本不应列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因为企业社会成本来源于剩余价值,不是企业经济功能性支出的成本。
②微观性。企业社会成本不是从国民经济出发来描述的,而是微观上的一种企业成本。现阶段企业社会成本还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让企业合理负担企业社会成本,使其良性发展。
③外部经济性。企业社会成本与社会责任成本相比较,具有相反的含义,它具有“外部效应”的特征,能为外部(社会)带来效益。企业社会成本是企业承担社会职能给企业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带来效益的“外部经济”行为的成本。
④难以计量性。企业社会成本内容特殊,包含很多比较主观的东西,产品质量、顾客的满意度等内容不好用准确的方法加以计量,这也是研究企业社会成本的难点所在。
⑤非自愿性。也许这种看法会引起质疑,但我们认为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说,企业承担的社会成本大多是非自愿性的,是强制性的。这种观点一直贯穿于文章始终。但不可否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思想意识的改变,人们可能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其实企业社会成本内涵更广泛,企业社会成本不仅仅指传统企业社会成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发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时的企业社会成本一部分可以资本化,一部分费用化。这样,一部分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另一部分变成了损益。
3,企业社会成本与社会责任成本的区别。社会责任成本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从事谋利经营活动而消耗的并未计入自身成本费用中的社会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即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消极外部效应,其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成本,是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
从社会责任成本和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首先,概念不同,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企业对社会的损害,是外部不经济,企业社会成本核算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外部经济。其次,内容不同,社会责任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力资源成本、资源耗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和其他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社会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税务成本、职工责任成本、环境成本、产品质量效益成本、公益福利成本。
企业社会成本的构成
1,税务成本。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必须向国家上交各项税收,由于税收是由国家强制征收的,这部分费用企业是无法控制的,因此税收的存在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社会效益,企业只能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来减少这部分支出。
2,职工责任成本。职工责任成本是指企业为职工的各项福利事业所发生的支出,包括职工的教育成本,安置伤残人员工作岗位,为保护妇女职工所发生的支出,以及为职工交的社会保险等支出。
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恶化采取措施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对环境恶化的防治。目前,保护环境更是一项义务。企业在环境成本上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环保设备和维护设备运行方面的支出、为了减少污染而进行产品质量优化所发生的支出和污染物质回收所发生的支出。虽然这是一种非经济性的成本,但由于环境的改善,会增加社会效益。
4,产品质量成本。产品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产品的安全和产品的品质。为产品质量所发生的支出,对企业来说,增加了消费者的认可,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了消费者安全,给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也增加了社会效益,因此,产品质量成本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公共福利成本。公共福利成本是企业为了公共事业、公共福利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和耗费。公共福利成本主要包括对教育和科研部门的资助、对公共医疗项目的资助、对社区福利组织的现金捐助和劳务付出,还包括对灾区进行的捐赠和赞助支出等。公共福利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一种对社会做出无偿贡献的社会成本。
企业纯社会成本
企业纯社会成本,是指从企业社会成本中扣除内部职工受益的成本支出后的一种纯成本支出,主要表现为社会从企业(主要指国有企业)社会职能活动中所获得的净收益。企业在社会职能活动中发生社会成本所带来的效益,一部分为企业职工享有,另一部分则为社会享有。所谓“社会”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一般社会大众,还可以指另外一个企业(或一群企业)。这种社会受益并不承担相应的成本支出,对社会而言纯粹是一种净收益,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与社会所做的非平等性交易的成本支出,是一种纯粹的社会成本支出。企业往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让利于社区居民,从而造成社会净收益的发生,而其中未能实现的需要补偿的纯社会成本则由企业来负担。企业纯社会成本支出表现为四种类型的社会净收益:
1,社会与企业发生经济交换时的净收益。一部分是在互惠交换中社会获得的净收益,更多的则是非互惠交换中社
会所获得的净收益。当然,企业(尤其是为特大企业而建立的企业城)完全可以实施较高的垄断价格以收回纯社会成本,甚至可以以高于纯社会成本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使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如我国电信收取高额初装费和使用费那样,不但可以补偿企业纯社会成本支出,而且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2,企业与社会不发生经济交换时的净收益。由企业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为社会无偿使用。而不发生任何经济交换由社会获得净收益的情况是企业纯社会成本存在的一种类型。如企业兴建的公园、马路、草坪、治保部门提供的安全防卫等等,都可以被社区居民免费使用作为使用者的社会大众并不通过经济交换的形式支付任何费用。他们可以免费进入公园游览等。企业提供这处公共产品的耗费是一种不能获得补偿的净支出,而这种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具有排他性,社会可以从这种不具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净收益。
3,社会自企业无偿支出中获得的净收益。在现实中,社会可以从企业兴办的多种福利事业中得到好处,而这些福利性支出纯属无偿支出,社会从中获得的净收益构成企业纯社会成本的一种类型,比如,企业兴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职工大学等,为社会提供了免费人才,企业培养这些人力所投入的大量人力资本,待学生毕业后因溢出企业为社会或其他团体无偿接纳而无法收回,而获得使用人力资源的社会则免费收益。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企业兴办教育投资与国家兴办的公共物品没有什么区别,在其义务培养的毕业生不在本企业工作时,便形成一种纯社会成本。又如福利住房,本应属于职工居住的,但享惠者除了职工之外,还包括其父母、子女等亲属,在低房租或无房租的情况下,这些非企业人员都无偿享用了福利住房,使社会净收益得以增加,这也是企业纯社会成本的一种类型。
4,企业被动创造的社会净收益。企业被动创造的社会净收益,表现为不得不为之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子女就业问题。往往是在社会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增加企业人工成本为代价而被迫吸纳“就业”人员,从而增加企业的社会成本。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为解决子女就业问题,创办的“大集体”,就是以牺牲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为条件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企业社会成本,而且直接侵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本应由社会解决的就业问题,转由企业操办,这为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和可观的纯社会成本,成了社会从中获得净收益的一个来源。
从上述企业社会成本所体现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净收益中可以看出,企业福利支出的成本越大,社会从中获得的净收益也越多。而“企业职工福利最大化”的理念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的外部经济。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服务(住房、科教文卫、商业等)、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优抚、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安全(经济警察、治安保卫、保卫、防火、防止环境污染等)越多,产生的社会净收益越大,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