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2009-08-26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语文

高 洁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独到的创造能力、强烈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又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基础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应充分发挥语文课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通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待人处世,学会做人,养成爱国主义的民族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以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为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必须在观念上实现四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一是教学目标要由单一的传授知识、追求考试成绩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转变;二是教学内容由根据应试需要决定主次、进行取舍向适应学生基础素质结构的需要转变;三是教学过程由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向知情并重转变,重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四是教学手段要向重在整体优化,重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才能改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及时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同时教师也只有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果教师优柔寡断、萎靡不振,学生也就难有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如果教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克服困难,开拓进取,那么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教师与困难作斗争的方法,增强耐挫力,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当教师在语文课上有感情地表达出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事件情景时,学生就会受到深深的感染,从而使自己和课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乐同哀,恨其所恨,爱其所爱,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在心理素质上得到培养。

第三是加强科研教研,探求科学方法。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主动增强心理调适的意识,逐步使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被学生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要达到上述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自觉学习心理学理论,了解并把握学生认知特征和情感发展水平;深挖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探求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把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课堂完成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已经提到重要日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作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举手投足,衣着打扮,喜怒哀乐,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如果能以人为本,真心热爱学生,真诚善待学生,真情奉献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精力充沛,衣着得体,自然亲切,关注学生的感受,欣赏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语文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三、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也要承担这个责任。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教书育人。如课前主持,反串表演,成语连环,故事擂台,诗歌朗诵,普通话对白等,为学生参与、竞争、挑战营造环境,提供机会。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展示才华,学习交流,真正感受到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从而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树立起自信心,遇到困难不低头,受到挫折不气馁,遭到失败不自卑。以上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以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为前提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五、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要以写作为训练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只抓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学生的习作是其思想的反映,从他们的习作中可看出他们对人、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写在文章中,就表明他们愿意把内心秘密向老师倾诉。为此,语文老师应巧妙利用写作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自我激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习作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接纳。

(2)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教育学生,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地提高学习质量。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打开学生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朱英;心理因素与语文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李惠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河西学院学;2002年03期

3、丛彬彬;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李忠;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语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