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良:在困境中坚守长青梦
2009-08-25郭琳
郭 琳
一个民营企业做高科技,究竟有多难?即便你是国家重点项目……
“一个企业要想保持长青,就一定要让自己的企业长期处于成长期。这就要求产品要不断地更新,长期处于同类产品的前列。同时这个产品还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66岁的俞正良一直相信,自己的产品就是这样的。
老俞是杭州桐庐洪风新技术新燃料开发公司总经理、杭州神力助燃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中国燃油乳化技术的重大发明者。他的“HF燃油乳化技术”可以使搀有35%水的油,拥有100%油的燃烧质量。也正因此,早些年,他的名字曾一度广为人知——只不过,是作为声讨的对象——因为1980年代哈尔滨人王洪成的“水变油”项目最终被证明是一场骗局,“水变油”成了伪科学、假技术的代名词。俞正良的技术也不幸被打入此类。
即使当这一切已经过去,这个一心钻研技术的民营企业家,仍在承受着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的牵绊,仍在为维护知识产权担忧,为缺乏资金感叹。
一个民营企业做高科技,究竟有多难?
摘掉“伪科学”的帽子
2008年11月,国家宣布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俞正良的技术作为国家十大节能重点项目之一,却没有受益。因为地方政府根本没通知他,等老俞知道国家正在组织项目申报时,已经错过了。
对于质疑和冷眼,俞正良太熟悉了。在被认为是伪科学的年头里,不甘心的老俞拼命向中央写信。最终在2004年2月盼来了国家组织的庞大专家组,一检验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里,老俞的工厂基本停产,每天,他跟着二十多个专家一起验证。“真金不怕火炼”,最终的检验结果证明:他的技术平均节油最多,专家们都认可了。
因为这份执拗和坚持,2006年以后,俞正良终于感到了扬眉吐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无疑给他的产业带来了发展良机,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老俞的项目被列为国家十大节能项目之一,也被科技部也列为重大项目,并得到科技部863计划150万元(分三年发放)的奖励。
老俞的公司开始接待国家领导的视察,也迎来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企业的主动联系。
但是,好不容易盼来国家的支持,又卡在了地方政府这里。
地方政府关心税收,但老俞的公司毕竟规模小,税收上不去,因此也就无缘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尽管这并不影响企业的实际运营——老俞的产品面向全国,如今供不应求——但一个企业在当地要生存、要发展,难免跟当地政府有些交流。
“我是这么想,分两个路子。一个是到其他省里去发展,第二个想在浙江本地发展呢,就跟政府好好地沟通。其实也沟通过好几次。”俞正良对《中外管理》说。
为了国家的4万亿投资项目的事情,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节能学会还在去年年底又组织了一批专家对俞正良的项目重新认证,因为他们怀疑:地方政府不给你申报,是不是你的项目有问题?
当然,结果证明,没问题。
不妨稳扎稳打
实际上,俞正良对自己的技术信心十足。通过燃油乳化,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节省油耗,还有环保。使用这种产品,油燃烧的排烟度能下降70%以上,甚至连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当然,还有经济成本的直接下降,每用一吨乳化油,可节省相当于正常油价6%~8%的成本。
这些都使老俞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憧憬。
“一个企业的发展:第一就是看技术产品是不是在国内外有竞争力。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没有第二家企业可以跟我们竞争。”他说。不但如此,他还有第二代、第三代产品没有抛出去。“这一招是杨沛霆总编教我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等到别人研究赶上了,我再把第二手产品抛出去,这样我就能始终保持最先进。”
这也是老俞对抗知识产权风险的招数之一。
这可不是老俞小九九太多。在1996年他还顶着“伪科学”帽子的艰难时期,就曾遭遇过知识产权被窃取事件。有人收买了他企业内部的几个高层,而且还反咬一口,反诬告俞正良窃取他们的商业秘密。案件最终侦破,但这致使老俞的公司停滞三年之久,损失3200多万,差点垮下去。这给了老俞一个大大的教训,他从此明白,必须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一个重大的事情来抓。所以,他现在做的是双防:一是防止别人窃取技术,再是防止别人在技术上赶超。
因为这些磕磕绊绊,老俞的公司一直没做大。近几年大环境越来越好,但他的市场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东。阻碍他全国铺开的是两大难题:一是技术管理跟不上,二就是资金。
要培养一个技术管理人员要花很长时间,而且还要保证这个人忠于企业、忠于事业。而老俞的产能要想扩大,必须建立工厂,购买很多设备,这都需要大规模地投资。
前些年举步维艰时,俞正良曾选择跟很多国有大企业合作,比如:宝钢、武钢。但是要全部利用对方的设备、油库,俞能拿到的只是一吨几十块钱的添加剂利润。而如果自己生产油品销售,利润空间显然会大很多。
“如果能在每一个省都开,我一年的营业额至少一二百亿。”俞正良说。
但梦想回到现实。即使在全国只建三个点,也至少需要一到两个亿。这么大量的资金,作为小型民营企业显然是从银行贷不来的。老俞去年也曾尝试寻找其他企业合作,也的确有民营企业有意向。但经济危机一来,他们自己都先垮了。而国有大企业,领导者往往不是长期固定于某个企业的,没有长期打算,对于合作常常缺乏诚意。
但现在老俞正在尝试自己慢慢投。他正在江西上饶筹划,一期投资2000万,这还是个很小的规模,但可以有一年两三亿的销售预期。
俞正良秉承的原则是,条件没有成熟之前,宁愿慢一点,也不去抢先一步。但一旦具备条件,则灵活机动地运行。“稳扎稳打,我有多大能量就做多少,管理、技术、资金,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我不会去盲目扩展。”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那桩知识产权窃取案中,参与的四个人,如今仍然被俞正良留在企业里工作。老俞的理由是,“因为那件事,别的企业也不会用他们了。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再犯了。”现在,这四个人是工作最卖力的员工。管理
责任编辑:焦 晶
格言:条件不具备时,宁愿慢一点,也别去抢先。而一旦具备,则要灵活机动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