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毁掉头脑风暴的原因
2009-08-25PaulSloane翻译/灵渐川
Paul Sloane 翻译/灵渐川
一次奏效的头脑风暴是有趣而充满活力的,它能够产生许多好的主意。但较差的头脑风暴却令人受挫,消磨动力。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激发群体创造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快速、简单而且有效。然而,许多组织却在头脑风暴法上屡屡受挫,以至于最后放弃使用它。于是他们说,头脑风暴法已经过时了,而且不再有效。但事实上人们受挫的真正原因乃是,他们没有适当的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一次奏效的头脑风暴是有趣而充满活力的,它能够产生许多好的主意。但较差的头脑风暴却令人受挫,消磨动力。
下面列举几种简单却足以毁掉一次头脑风暴的情况。
以公司愿景为标杆
如果一次头脑风暴的意图是模糊不清的,就会导致逡巡不前甚至失去方向。所以一定要设立清晰的目标。一次头脑风暴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具体特定的目标,而产生许多有创意的主意。最好的方法是,把这个目标设定成一个问题。模糊的目标是无用的。“我们如何能做得更好?”就没有“我们如何在下面的一年内将销售量翻倍?”要好。然而,问题中的数字也不应该过细,否则会使头脑风暴受到局限,减少更多的可能性。像“我们如何通过利用现有渠道和当前的产品设置,使销售量翻倍?”这样的问题,也许就过于限制了。一旦这样的一个问题得到一致的同意,就将它写下来,以便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
同时,也应当为这个目标设定需要多少创意,以及要花多少时间。比如,“我们打算在下面的20分钟里,想出60个创意。然后我们将他们筛选至4到5个最好的创意”。
参与者的背景太过相近
假如每个人都来自同一个部门,就极易陷入一种“群体思考”之中,从而大大地禁锢了创造力。因此要小心地选择参与者。参与者的数量控制在6到12人为宜。太少的人数会使头脑风暴的素材不够丰富。而太多的人又难以控制,限制了个人的发挥。在整个头脑风暴小组中还应引入一些其他领域甚至与讨论的话题无关的旁观者——这些人常会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以及奇特的创意。不同背景的参与者组成的讨论,效果是最好的。这些人可以涵盖不同的年龄层次、男性和女性、经验丰富的老手或者新人等等。
使老板成为讨论的推动者
要小心在团队中表现得独断专行的老板,他们可能会限制或固定住讨论的内容。如果这样的老板在场,那么最好找一名能够胜任推动者的独立人士——他要能够激励大家积极地思考,并防止某一个人主导了全局。对头脑风暴而言,最差的一种情形是,部门经理既主持会议,同时又做记录员和证明人。
允许过早的评判
头脑风暴最重要的原则是——将评判推后。为了鼓励大量不同凡响的好想法出现,确保没有人对任一想法提出批评、负面的评价或任何的评判,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说出的任何一个想法,无论显得多么愚蠢,都要记录下来。在产生想法阶段不进行评判的原则极为重要,因而需要严格地加以执行。有个好办法是用水枪惩罚提出评判的人。
满足于为数不多的想法
不要刚得到几个想法,就开始分析。数量才最重要。想法的数量越多越好。在一切活动当中,头脑风暴是为数不多的数量能够改善质量的活动。想想达尔文式处理过程。各不相同的想法产生的越多,其中一些最终被选中的可能性就越大。你需要很多的精力和各种声音,才能得到大量特别的想法。完全无法使用的疯狂想法往往起到跳板的作用,引领我们想出可以被采用的新颖卓绝的方案。因此,要保持源源不断的疯狂想法——你需要吻过许多许多的青蛙之后,才能遇到真正的王子!
没有收场或后续执行
不要在没有达到清晰的执行计划之前,就结束头脑风暴会议,即使已经产生了一大堆想法。如果看不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人们会感到之前进行的过程没有意义,从而灰心丧气。应该在会上快速地分析一下得到的这些想法。一种好的方法是把总结性发言分成三个部分——有见地的想法、有趣的想法或反对意见。若在有见地的想法里,有特别出色的点子值得马上去实施的,应该立即将之作为一个实践项目交予相关的实行者。
还有,应该将想法收集起来,并加以分类。例如,把关于市场、销售或其他方面的有见地的和有趣的想法分别列示在不同的挂图板上。这种重新整理想法的形式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组合及可能性。有些人会使用便贴纸,以便将各种想法方便随意地组合。
如果时间较为紧迫,可以使用五分制评分法选出最好的创意。参与者为每个想法打分。他们可以自由地将五分分配给喜欢的想法。比如,将五分平均分给五个想法,每个想法得到一分,也可以将五分全部给某一个想法。然后,将每个想法的得分相加,选出得分最高的想法,留待后议。
最后,在会议结束前,以感谢每个人对头脑风暴做出的贡献作为收场。应该再次提到一到两个最好的、最有创意或最有趣的想法。然后,考虑一下哪些想法是可以付诸实施的——即使它们微不足道。
人们喜欢的头脑风暴往往时间短、充满活力且能够促成实际效用。这样的会议能够激发人的潜能,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力的提升。
(本文译自《Management》)
Paul Sloane is an author and speaker on leadership, innovation and lateral thinking.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The Innovative L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