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路径探析
2009-08-25付文茂
付文茂
[摘 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实现路径,旨在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 路径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农民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诸多新问题。这些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进展和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理想信念淡化
一是精神支柱不牢。不少群众认为,理想、信仰都是虚的,挣钱才是实的,这主义那主义,唯有挣钱才是好主义。“一切向钱看”、“金钱决定一切”等腐朽思想深刻地影响到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导致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二是国家、集体观念不强。一些群众只顾自家、不顾国家,只管自己、不管集体,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道德水平不高。在个别人身上,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爱憎、苦乐、功过、得失等界限比较模糊,为富不仁、见义不为、不讲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沉渣泛起。个别地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生活情趣却下降了,导致装神弄鬼、宗族派性、赌博吃喝、修庙敬神等不良现象在农村蔓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部分基层干部和党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不高,方法不当,风气不正,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有的对农民群众缺乏深厚的感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官本位、家长制现象严重,习惯于强迫命令,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与此同时,党内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新闻媒体对腐败案件的不断曝光,有些党员干部看不到干部廉政的主流,错误地认为党内已经腐败成风,从而对党、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有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经济上不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行动上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大大削弱。
(三)一些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但是,由于受一些农民观念陈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影响,农村辍学率和失学率还是比较高,目前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很大比例都集中在农村。据中国农业年鉴(2001)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构成大致如下:文盲或半文盲人数占8.09%,接受小学教育的占32.22%,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8.07%,接受高中教育的占9.31%,接受中专教育的占1.83%,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0.48%”。[1]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一些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弱,政治参与性不强
目前,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我国已经在农村实施了多项有益的改革,特别是大力提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了对农民民主意识的关注。但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水平偏低,再加上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仍然十分欠缺。农民在对待政治问题时,表现出参与程度不高等特点。他们较少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在最能体现广大农民政治意愿的村委会选举中,不少人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农民参政议政的能力也不强,部分农民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能力偏低,因此在政治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农民民主意识的淡薄,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
(五)少数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我国农民身上自古以来就具有一些优良的传统美德,表现为勤劳、任劳任怨、尊老爱幼,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等。但也有个别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传统的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公共道德,思想狭隘,作风散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更新。一是抓住教育重点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论等内容简单化、通俗化,使基层党员干部容易接受和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结合起来,以便他们掌握。在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的同时,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内容更应紧密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来进行。要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大力宣传新时期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使他们人人争当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切实为党的农村中心任务服务,为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服务。二是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把党员教育的统一性与层次性结合起来。在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分类培训,并抓好载体,增强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切实改变政治观念淡薄的倾向。如对老年党员着重进行增强党性、破除迷信教育,发挥其宣传政策、引导群众的作用;对年轻党员则着重于政策、法制观念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这样,各个教育对象适得其所,各有所为。三是注重教育效果,把党员教育与调动党员的内在积极性结合起来。要通过引导党员在重视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要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关键
一是要切实提高补贴标准。这方面如有具体的政策,要抓紧落实;政策不明确的,要予以完善。条件成熟时应逐步实行工资制,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纳入财政供养人员范畴,合理进行安排,使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维持在中等偏上水平。二是要有宣传引导机制,让基层干部在社会上有形象。基层干部形象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老百姓对干部印象不深,他们说的话就没有威信,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工作也就深入不下去,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基层干部要想在社会上有形象,根本的要靠他们自己,同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宣传引导。宣传自己就是宣传工作,树自己的形象就是树当地的形象。所有基层干部要有这个思想认识,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形象、村级干部的形象如实向公众展示,让群众评判,让社会认同,从而把群众团结吸引到党组织周围。三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让基层干部工作上有环境。从大环境上讲,主要是真正关心、爱护干部。要进一步推行赏识管理,体现人情化服务。上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地为基层干部着想,不必要的检查少一些,不必要的规范化少一些,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更多一些;对一些干部无心之过,该保护的要保护;有了责任该分担的要主动分担。把问题全推到基层干部身上,有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害干部感情,结果是于公于私都不利。从根本上讲,关键是要营造工作氛围,要把述职会、评议会、交流会、表彰会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使农村干部的酸甜苦辣有所倾诉,得意之作得到肯定,思想理念引起共鸣。此外,要高度重视合理安置基层干部。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改革完善,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基层干部,应大胆提拔使用。机关录用干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并且适当注重学历,这是对的,但不能教条化,应该把招录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干部,并在方式方法上做到因人制宜。总之,要逐步把农村干部管理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轨道中来。四是要有教育培训机制,让基层干部在能力上有新提高。即便长期担任村干部,而且得到群众认可的,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也有诸多的“不符合”、“不适应”。而且任职越长的干部,经验主义倾向越严重,思维习惯、工作方法保守性越大,不与时俱进、不参加继续教育是不行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要贴近农村的实际和农民需要
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架起先进文化和农民之间互通的桥梁,解决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农民精神生活贫乏的问题,就必须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导入祠堂、庙堂和废旧的会堂、礼堂,在继承、扬弃、升华中提升民俗文化。实践证明,只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就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就能够取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效果。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乡土化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各地必须从加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200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45.
责任编辑 刘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