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信息 自主阅读
2009-08-25代春波
代春波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阔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相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就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时,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七大、奥运会、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
二、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背影》、《我的母亲》、《红莲》、《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还有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还有的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可以够他们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真谛。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感于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的情思,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过生日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