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解决对策

2009-08-25刘伟丽

湘潮(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汉英翻译公示语

刘伟丽

摘 要: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城市的公示语英语翻译却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旨在从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出发,运用一些实例来抛砖引玉,借以能引起更多人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关注。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目的论;汉英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91-02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威米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源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的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目的论的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译都必须遵循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它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一项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需要直译、意译或者两者中和。这样就解决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是直译还是意译的争论。二是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三是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指原文和译文中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贾文波,2004:5)

一、目的论三法则与公示语翻译

翻译策略要因为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而作调整。公示语翻译的目的主要在于传达信息给公众。公示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召唤性五种应用功能。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就目的法则而言,原文和译文具有相同的目的。忠实法则是翻译者应首先考虑的。连贯法则是公示语翻译中最难达到的目标,因为它要求原公示语和译入公示语在所起的示意功能上一致,同时也指受众对译入公示语和本国公众对原公示语的反应最大程度一致。例如,“游客止步”的两种翻译:“Tourists don't enter.” 和“Staff Only”。按目的法则,两者都可。按忠实法则判断,似乎前者更可取。若用连贯法则判断,则后者的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语气加温和。

二、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解决对策

功能对等、情境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触景传情是公示语汉英翻译所遵循的原则标准。“功能对等”,指的是静态和动态的功能一对一的对等;“情境相同”是指承认宏观环境差异情况下关照微观环境的趋同特点;“对象一致”是指在宏观语境不同的条件下针对的是同质的受众;“转换对应”是“形式服从功能”,溯本追源,对应相同对象,将汉语公示语实现一对一准确“还原”源语转换;“触景传情”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使受众产生符合逻辑的情感反映。(王颖,吕和发,2007:16)

除了这些基本的原则标准之外,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遵循借译原则。公示语翻译要尽量采取拿来主义。戴宗显认为 “对待交通等国内外一致的标识,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找一些专家到国外把他们的表达用语拿过来使用。” 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翻译、发布的国家公共标志与标志语提供了广泛应用于道路、旅行、安全、环保、储运等方面的标准汉英翻译规范, 翻译人员可现学现用,严格参照执行。如:有的译者把“请勿疲劳驾驶”误译为 “Don't drive with fatigue.” 或“Don't drive when tired.”;而英美的说法是:“Tiredness kills. Take a break (BrE)” 或 “Stay alert, stay alive.(US)”。所以我们对这些地道的说法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异化的翻译策略就在无形中遵循了目的论三法则。根据汉英公示语的特点,下面总结几种汉语公示语翻译的具体翻译方法:

(1)增词法。增词法就是在忠于原文内容,保持原文风格,体现原文目的和功能的前提下,为译文规范化,表达通顺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词的增补方法。如: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下的虎跑泉,为了诠释此泉背后的历史文化,我们用音译加注法,在把它翻译成Hupao Spring然后再加上关于虎跑泉的注释A monk named Xingkong Dreaming of Tigers here.

(2)反译法。反译法就是汉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和句子,英译时要从反面来表达;从而使原文尽量保持其风格。如:无烟车站(Smoke Free Station)、非公莫入(Authorized Personnel Only)、山大威海分校的风雨操场译为“Indoor Playground”。

(3)词类转换法。词类转换法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词类的转换译法。英语公示语和汉语公示语比较起来,英语公示语名词用的比较多,而汉语公示语动词用的比较多。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词性有所转换。如:注意行人(Caution Pedestrians)、停车限时10分钟(10 Min Parking)、暂停服务(Out of Service)。

2.重视文化差异,把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中英文化属于全世界各国文化之间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带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痕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就在词语搭配、句型结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中四言八句风格的公示语如:“注意清洁,谨防故障”译为 “Cleaning! Prevent Breakdown!”;又如江苏苏州的寒山寺被译成了“Cold Mountain Temple”好象是通过意译遵循了目的论三法则中的连贯法则,符合了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但却违背了忠实法则,没有在原文和译文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因为众所周知,寒山寺是唐代僧人寒山而出名,所以在翻译寒山寺时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意译“Han Shan Temple”, 尽量给外国人一种中国文化的熏陶。

3.适当注意修辞。公示语除了简单的提示、警告等功能以外,还应有更多的人文色彩。如 “小草默默含羞笑,过往游客莫打扰”可翻译成 “We are tiny, we are shy. Step on us and we will die.”,这种翻译不仅准确表达要传达给游客的信息,而且把原文包含的神韵也表达了出来,特别是译文注意到了中文的押韵,并在英译时考虑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北竹,单爱民. 谈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26-29.

[2]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6)

[3]贾文波. 应用功能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2)

[4]吕和发.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J]. 中国科技翻译,2004(1):30-33.

[5]王 颖、吕和发.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5)

猜你喜欢

翻译目的论汉英翻译公示语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初探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