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二度创作

2009-08-25王晓淮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

王晓淮

[摘要]本文从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演唱构思、歌曲处理、歌曲的整体把握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传递给听众美的、准确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陕北民歌:演唱构思:歌曲处理整体把握

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在音乐领域中,声乐则被认为是表达最直接、最完美、最能触动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为此,本文对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演唱构思、歌曲处理、歌曲的整体把握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艺术表现,来创作演唱好这首陕北民歌。

一、演唱构思

歌曲的演唱构思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把握基调。“基调也就是一首歌曲所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感情色彩。”如:歌颂英雄人物和表达爱情为主题的歌曲,表现的基调有真诚、激动、深情、崇敬、赞美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就是一首革命性歌曲,热情地歌颂了中央红军到陕北,毛主席领导人民打江山的伟大功绩。所以演唱者要把握住整首的格调及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要了解歌曲背景。每首歌曲都有它的创作背景、目的和意义,演唱时,如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便能更好地把握好演唱的基调。1971年4月,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50周年,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工作者王敬之、王惊涛改编录制革命历史民歌,选出了《咱们领袖毛泽东》、《边区生产歌》、《翻身道情》等生产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民歌进行改编,考虑到中央红军和毛主席到达陕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历史转折,应当有所反映。

再次,歌曲的演唱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演唱风格也就是特色,是指演唱一首歌,它的词意或旋律上具有某个地区、某个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时,歌唱者应如何通过演唱,把该地区、该民族音乐特有的风格鲜明的体现出来。”

初步对歌曲、歌词进行分析后,演唱者在练唱这首歌前,要对作品浏览、试唱,对作品中的唱词、音乐、速度、情绪等通过谱面上的语言标记有个初步的了解。《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采用A、B、A三段体形式,A段的引子为散拍子,然后转到4,4拍子,加入歌词为2,4拍子,语言标记为宽广、热情。中间B段为2,4拍,速度变快。三段歌词同一旋律,最后A段是音乐主题的变化,要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此曲音域较宽,达到两个八度,对此作品有个初步整体的大概了解,有助于更好地去深入整部作品,唱得亲切动人。

二、歌曲处理

作者在构思作品时,对每个乐句,每一个音符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使他们相互成为有机体而发挥着作用。因此演唱者对这首歌谱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有所认识,有所设想,有所创造,这样才能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完整的境地,这一阶段的劳动,必须建立在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主题思想有了正确认识之后,才可着手进行。

1、“前奏是一首歌的引子,它的出现拉开了歌曲的序幕,由它牵引着歌唱部分的到来,于是情绪由此生,歌声源源来。”前奏一开始用了非常自由的散拍,之后换为抒情的4,4拍,整个前奏抒情、自由、优美。歌唱者应富有想象力,具有陕北人盼望红军到来而心中希望的意境感受,要从前奏里看到实景,仿佛此刻置身于陕北延安苍凉荒漠的古原上,内心激动、热情,前奏通常与全曲音乐有着统一的性格。

2、“起歌就如同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开始的好坏,对事情进行得顺利与否,都会有着一定影响。歌唱也存在着这个道理,演唱者的第一句歌声,第一个字的启口,对一首歌唱得通畅与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首歌的起歌要求演唱者在唱第一个字“一”的时候,内心就要有准备,随着前奏意境的诱导,很自然的启口歌唱出来,出口时情绪要饱满、坚定,音色要明亮、扎实、毫无突然的感觉,如果演唱者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情绪不积极、松散的状态,使歌唱者的形象懒散拖沓,所以对音色应用和情绪的掌握,在心中都早有准备,这样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一句与第二句的演唱要求一样)。

3、“间奏又称为过门,随着歌曲内容的抒发,旋律在进行中有着起、承、转、合与轻、重、缓、急的变化。”为了能使情绪转换有过渡准备,这首歌中安排了间奏部分,为此对间奏不能轻视,应把它看成是乐句间情绪变化的纽带。这处音乐的间奏快速、热烈,节拍是2/4,而且其中的一些音符上面标有重音符号,这是歌唱者必须把握的关键,乐曲节奏由原来的宽广、热情转为快速、热烈,音乐的速度几乎快了一倍,这就要求演唱者通过间奏的提示,立刻转换情绪,从而带动听众转换情绪,使听众对歌曲的来龙去脉有头有序。

4、从情绪发展来看,“高潮的形成是思想感情最饱满,最具激情、紧张的时刻。”所以高潮在歌曲中出现,不能是“高原”,而应是“山峰”,并且要发展的合理自然这一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主题的变化重复。有“千里的那个雷声噢”到“大发展”的相对平缓而烘托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到“打江山”两段重复的高潮。而且“山丹丹开花…”这段的重复,第二遍要更比第一遍激动,只有在高潮和平缓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使音乐就像波涛起伏时所形成的波峰一样。起着不断推进的作用。

5、“结束句是指一首歌的演唱,即将进入结束的那一刻,结尾部分处理得好,往往就能使歌曲感情深长。这一句是全曲音乐结构完满结束的最后一块砖石。要求演唱者把最后这一结束句的每一音符应坚定、有力、慷慨、激昂地演唱出来,声音力度要加强,音色饱满,明澈。“打”字要站稳、扎实,更加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坚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使听众把歌曲主题内容和艺术创造,鲜明完美的留在心目中,印在脑海里。

6、这首歌的第二段(第二部分)大量地应用了衬字。穿插衬字“哎咳哎咳哟”、“依儿呀儿来吧哟”不是简单为了造成节奏感,而是为了起着表达歌曲一种特定情绪和渲染特定意境的作用,这一段里,衬字占有较显著地位,而且在歌唱中表现力是丰富的,演唱者要能动的倾注自己的感情,使它们活跃起来,形象地刻画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人民群众喜迎贵宾,热情招待,鱼水一家亲的热闹场面。要求演唱者感情愉悦兴奋,声音要唱得亲切、热情、奔放、洒脱,把听众也带到这热闹的场面,从而增添演唱者的光彩。

三、歌曲的整体把握和艺术表现

“歌唱艺术是歌唱家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使人们听到歌声就了解到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对歌曲艺术的整体把握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发扬作曲家的意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曲分三大段,即A、B、A。第一段由随意、舒展的前奏开始,引出高亢、自由的散板旋律,这一段音乐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后一部分的旋律是前一部分的缩减,结构为12+9的非方正性布局。表现了陕北人民对子弟兵的赞誉之情;第二段速度加快一倍,音乐气氛极其热烈,表达了对军民一往深情,水乳相融的紧密关系,4段分节歌的演唱速度稍有变化,但是,那火热、真情的情绪始终贯穿于这段的首尾,每段歌词的用语不多,基本是上下对称的句子,而句尾的衬旬给歌曲增添了不少愉悦的情趣,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主题的变化重复,要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这首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的起句都在高音唱起,旋律走向呈下垂趋势,因此演唱者的声音要有力度,使歌声明澈、干净、吐字清晰,情绪灼热、真挚。

总之。唱好一首歌是不容易的,一个演唱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才能够领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要使固定在纸面上的乐谱变成生动感人的音响,就要精心研究作品,着力刻画作品表现的艺术形象,声乐的艺术表现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扩展视眼、深化认识、积累经验,力求使自己演唱好每首歌曲,都能达到尽善尽美。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演唱艺术研究
王方亮《陕北民歌合唱曲五首》的艺术特征与历史意义
探讨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重要性
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