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英国失踪案背后
2009-08-24刘志伟
刘志伟
“儿童之家”只是蛇头和人贩子的中转站,他们面临更加不堪的处境
伦敦希思罗机场边上的这座公寓楼,夹在一所简陋的旅馆和一栋不讨人喜欢的小别墅之间,看上去和它的名字“儿童之家”一样不起眼。唯一能看出点青春气息的就是车道上一个破烂的室内足球的球门。
住在这里的未成年人都是英国边境移民管理局在机场截留下来的,他们中的一半来自中国,被怀疑是蛇头或人贩子的受害者。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进入这个名为“儿童之家”的收容所之前,等待他们的命运将会是性虐待、贩毒或非法劳务,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有着59个房间的公寓楼应该是个安全的地方。然而,它并不是。
英国《卫报》根据边境移民管理局一份内部情报报告披露,2006年3月至今,至少有77名中国儿童从这个“儿童之家”里失踪,管理部门相信,他们再次回到了蛇头或是人贩子的手里。
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管理者”有着秘密联系渠道。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进入英国的最后一个跳板。“最近一个逃走的女孩子,从前门进来,直接走向了另一边。”一名警察说,“社工只听到了关门声和车启动的声音,她已经不见了。很显然,她和管她的人通了话,他们共同策划了逃跑。”
孩子们从这里逃走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跳窗,而跳得最多的位置则是12号房间。消防演习也是逃走的好时机。此外,他们还会谎称自己去公园或者去购物,然后一去不返。他们会留下自己的东西,以免被怀疑有逃走的企图。而事实上他们逃走出奇容易,“儿童之家”的社工不会像看管犯人一样看住你,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他们只是被政府指定,暂时照管这些被认为是无家可归的孩子。
最近几年,在英国各个机场越来越多地发现无人照管寻求庇护的未成年儿童。一旦发现,他们会被边防人员带到儿童收容所临时照管,同时对他们的状况进行评估,等待关于他们的进一步的遣返或是允许留下的决定。不过英国警察们没有想到,这一步骤如今已被蛇头和人贩子用得烂熟,当作贩卖儿童进入英国境内的最佳方法。
英国内政部下属的英国边境移民管理局授权“侵犯儿童与在线保护中心”(Child Exploitation and Online Protection Centre,CEOP)2009年4月公布的最新报告称,2007年3月1日到2008年2月28日一年的时间里,325名儿童被怀疑成为人贩子运到英国的受害者,他们分别来自52个不同国家,中国有74名,英国本土有46名,其他则来自阿富汗、尼日利亚、罗马尼亚和越南。此外,可能有非常多没被记录的西非、中非和东非儿童在此期间成为受害者。很多孩子在进入“儿童之家”的几天内消失,特别是中国儿童,74名中有52名把寻求保护作为进入英国的途径。在转送到儿童服务部门等待去留决定期间,有确切时间记录的失踪中国儿童中,14人在3天之内消失不见,25人在12天内无影无踪。
英国成了人贩子的乐土
和以往单纯的偷渡有所不同,那些失踪的孩子重新回到了蛇头的手里,这些蛇头很多都是有组织犯罪网络成员,其中有中国蛇头,也有外国组织,救济院或收容所是他们贩卖儿童的中转站。孩子们受过“训练”,如何通过移民管制并使用秘密措施保持沟通,以便在英国境内进行下一步转运。进入英国之后,一些失踪的女孩子被强迫去妓院、旅馆,或销售非法DVD。
调查显示,56%的外国孩子进入英国后受到性侵害,19%的孩子被强迫去餐馆、建筑工地或者沙龙做工。还包括街头犯罪,比如入店行窃,非法的街头贸易和乞讨。他们还被带到雇主家里做苦工、种植大麻,利用他们做保险欺诈、走私毒品、强迫结婚,此外还利用他们诈取非法房屋津贴和社会福利,每年能入账数万英镑。
很多阿富汗女孩最初都是做家庭苦工,但在10多岁时就成为性奴隶。一些十几岁的英国白人女孩沦为性奴隶,此外非洲、加勒比海以及孟加拉背景的女孩也被迫成为性奴隶。这成了一个全英国的现象,罪犯常常假扮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女孩子的男朋友。这些受害的女孩子被带去同一地区的秘密住处或周边小镇或其他城市为成人男子提供性服务。为了让她们顺从,殴打、性虐待、精神虐待以及关押都是家常便饭。此外,酒精和毒品也常被用作控制年轻女孩的工具。
被贩卖或偷渡到英国的女孩子中,76%都被强迫提供性服务,她们大多数的年龄在14到17岁,国家集中在亚洲、东欧、西非,主要是尼日利亚和中国等。53%的男孩子被强迫做苦工,他们的年龄在9到17岁。
自2008年3月以来,只有4名失踪儿童被找到,其中两名女孩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被强迫卖淫,一个已经怀孕,另一个因为埋植了皮下避孕药而幸免。
失踪77名中国孩子的这所“儿童之家”成为关注焦点,有它的必然之处。目前希思罗机场是未成年人非法进入英国的最大集散地。已知的被贩卖或偷渡的儿童,伦敦是最大的目的地,大约有25%的儿童被贩卖到这里。
而失踪的中国孩子大多在16~17岁之间,比其他国家的都大一些。蛇头们为了让这些“儿童”能够在机场以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身份寻求庇护,会改小他们的年龄。这些受害者大多来自中国福建。英国各主要城市都有说普通话和广东话的群体,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容易适应的环境。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蛇头通过一个朋友或者他在家乡地区的家人介绍,许诺给孩子们一个在英国更好的教育或者工作前景。然后,孩子们的噩梦就开始了。
蛇头控制他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求他们还债。要偿还蛇头的要价,包括路费、食宿费等等,他们会背上从16000到40000英镑不等的债务,最新的纪录是70000英镑(合人民币约70万元),他们到了英国几乎都会被强迫做工。一些孩子在工作多年后,消失在当地的唐人街。但近期没有一个例子显示,受害者拿到了他们的收益,所有的钱都被用来还债,生活状况非常糟糕,他们经常被锁在房间里或被迫睡在地板上。
其次是暴力,孩子们会被殴打,也会被威胁针对其家人的名誉损害或暴力行为。转运途中,孩子们吃不饱,有时甚至会被锁住以防逃跑。在到达英国之前,他们可能已被强迫在中转国做工,到达英国后他们也是受控制的。
另一个控制他们的方式,是拿走孩子们的身份证明。蛇头通常使用日本、韩国以及马来西亚的假护照,或者欺诈来的真护照附上孩子们的照片以便通过中转国家。进入英国机场后,孩子们的身份证明或旅行文件就被收回,然后要求他们在机场寻求庇护。孩子们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证明身份,和罪犯的联系成了他们回家的唯一途径。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孩子们为什么要从儿童救济院里逃走。在那之前他们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可能是什么。
此外,蛇头们的转运路线也非常复杂。他们大多使用飞机,以旅游的名义最后飞往英国。路上经常根据情况改变路线,以突破法律限制。很多孩子说他们途经俄罗斯然后坐火车、船、飞机,甚至徒步爬山经过了很多个国家。他们经常随着一大群人旅行,有时还在人贩子之间交接,但在最后阶段,他们常常是单独的,或者是几个人和人贩子在一起,最后坐上短途的飞往英国的飞机。孩子们说有的行程长达数月。其他的至少也要数天,在不同国家之间穿梭。另外的一些路线在飞到英国之前还途经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玻利维亚和巴西。
由于人贩子组织和其他犯罪组织需要联络下一步行动,或者强迫被贩卖的儿童在抵达最终目的地前就偿还他们的部分抵押债务,这样的转运过程有时候甚至需要周转一年。而那些在卡车后车厢进入英国的人蛇因为没有在港口登记,所以更加难以统计。
他们大部分进入的都是希思罗机场,还有一定比例是经斯坦斯泰德、贝尔法斯特国际机场以及盖特维克机场。进入英国之后,主要城市的唐人街成了孩子们的目的地,以伦敦和东南地区为主。此外还包括东北地区,默西塞德郡和曼彻斯特、苏格兰(格拉斯哥和敦提)以及萨克福马。
有迹象表明,怀孕的年轻中国女孩寻求救助的数量正在增加,她们在不能提供性服务或其他服务的时候往往被抛弃。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一年里失踪的74名中国儿童中53个都是女孩。这是因为,女孩子更容易接近,同时比男孩子更容易控制,此外,女孩的“市场”比男孩子更大,特别是性服务。这其中,21个女孩子被强迫做苦工,包括在中国餐馆工作,销售非法DVD以及做按摩女。另有12个被强迫在妓院卖淫,有的为华人提供服务。大多数的中国儿童,一旦失踪就很难得知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32个人失踪后再没有人见过他们。
艰难的寻找之路
英国边境移民管理局称,每年有3000多名无人陪伴的儿童来到英国寻求庇护。2008年之前,英国政府会把他们养到18岁,然后遣返回国,因此各地都有政府指定的儿童收容所接收这些未成年人,提供免费食宿。去年,英国政府政策有所改变,会在这些孩子被收容进救济院后,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果避难理由不成立则不被获准留在英国。失踪77名中国儿童的“儿童之家”只是众多收容所之一。移民局发言人说,没有证据表明“儿童之家”里有人参与此案。
“儿童之家”的负责人说,“我们不能锁门,这侵犯人权,除非他们犯了罪。我们能做的就是试图说服他们不要逃走。”不过,这样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使英国成了近些年贩卖儿童的重灾区。有英国官员称,因为打击力度不够,人贩子发现在英国从事人口贩卖更为简单。
在英国《卫报》披露中国儿童失踪案之后,英国首相布朗将这一事件形容为“真正骇人听闻的犯罪”,“应该引起立即关注”。这位目前正经受低支持率折磨的首相已要求内政大臣及时向其提供最新事件动态,并尽快提交事件报告。英国保守党影子内阁内政大臣葛瑞林称这件事“让英国丢脸”,他致函内政大臣史密斯,要求她解释为何英国境内发生如此多的贩卖儿童事件,同时要求立即采取行动,找出失踪的70多名中国儿童。不过,想在短时期解决此事,想必不那么容易。此前失踪的77名中国儿童,只有4人被找到。
一些“儿童之家”已开始采取措施防止儿童在收容期间逃走,这其中包括没收孩子们的手机,切断他们和犯罪分子之间的联系。事实证明,这样的具体措施行之有效。一些大胆的蛇头,甚至会来到“儿童之家”的前门,谎称是他们的叔叔或婶婶询问孩子们的下落。
随着失去利用价值后被人贩子或蛇头弃之街头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寻求救助,那些幻想在英国会有美好生活的孩子的家长不惜背上几十万元的债务,送孩子登上险象环生的旅程,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将要面临的生活会是这样的不堪。
(摘自《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