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业投资顾问林岳桦:西进登陆需用大陆角度观察

2009-08-22

台商 2009年8期
关键词:时所金融业大陆

林岳桦

从事行业:金融业

登陆时间:2007年4月份

现就职于:马丁可利(Martin Currie)投资管理公司 投资顾问

企业背景:外资

登陆感言:如果只是呆在台湾,很难直接感受到大陆经济的发展,只有去了大陆,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台湾在参与大陆经济发展时所扮演的角色,从大陆需求角色来看台湾相关产业的发展。

尽管两岸金融业尚未完全开放,但依然阻挡不了人才交流的迫切性。在大陆本土证券业、银行业或保险业的高端从业人员中,亦有不少台湾人忙碌的身影。

2007年4月,很早以前就想来大陆发展的林岳桦因缘际会来到上海,在一家来自英国的马丁可利(Martin Currie)投资管理公司任职投资顾问,在这家大陆A股市场最大的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他负责对华东地区的台湾相关企业进行投资,主要是分析台湾上市上柜公司等在其他地方的挂牌。

「有很多朋友会问我:既然还是投资台湾企业,为什么还要来上海?」林岳桦笑着说,虽然在工作内容上没有什么不同,「但两岸目前的经济关系是互动的,如果只是呆在台湾,很难直接感受到大陆经济的发展,只有去了大陆,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台湾在参与大陆经济发展时所扮演的角色,从大陆需求角色来看台湾相关产业的发展。」

他认为:「以前可能一年来大陆一两次看看台湾公司的投资情况,不仅舟车劳顿,而且在信息传达上比较滞后。」再者,因为没有常去大陆感受其经济发展,缺乏从大陆角度出发的观察,台湾一些投资机构亦对大陆及两岸未来的发展有误解,在投资上难免会有一些偏差。

这亦是他当初一直在找机会西进大陆发展的关键所在。

曾是富邦投信基金经理人的林岳桦觉得现在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意思。此前他一直专注在工业计算机等非主流产业,来到上海后,转入对金融、通路、品牌等产业的耕耘,投资习性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新老板、同事之间的融合程度亦比他原先设想的还要快,相处得很不错,他感慨地说,除了上班地点与同事不同外,其他都很像之前在台湾工作时的感觉。

在大陆工作了两年多的林岳桦,发现「台湾员工普遍会替公司着想,忠诚度高,由于曾参与过台湾经济的景气循环与发展,对景气波动的敏感及国际化了解程度都相对高一些。」

但他不讳言自己一直在尝试更好的了解变化速度十分快的大陆,而台湾人才的劣势亦在于对大陆的了解不够深入,或在认识上存在不少差异,倾向于以欧美的角度来看大陆。他建议台湾人才要想更好的融入大陆,必须当地化,适当调整思考模式,积极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

猜你喜欢

时所金融业大陆
Kappa运动摇摇杯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澳议员用“纳粹言论”遭抨击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例析溶解度试题的解法
冰之大陆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