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能力登陆须核心竞争力

2009-08-22

台商 2009年8期
关键词:台湾人上班族经理人

台湾人在大陆职场生存,要掌握5e原则,即做事efficient(有效率的),遇到问题要easy(轻松的)面对,并随时保持energetic(充满活力的),还要拥有entertainment(娱乐生活),平衡工作与休闲,生活自然就能enjoyable(令人愉悦)。

直航一周年,上班族对两岸包机的利用率如何?

30岁以上的中坚世代中,有超过1/4的受访者,已经使用包机直航往来两岸;其中有3.2%的中坚世代,平均每个月会搭乘一次,以从事高阶管理职务的人比例最高。

大陆经验 渐行渐近

根据104人力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坚世代西进大陆工作意愿」调查,目前已有27.2%的30岁以上中坚世代上班族拥有大陆工作经验,他们的大陆工作经验来源包括「短期出差」(37.9%)、「原在台工作,后被派驻至大陆」(24.4%)、及「工作地点一开始就被设定在大陆」(16.8%)等形式。

随着两岸经济、政治的交流更见开放,加上两岸直航常态化,势必降低交通及其他方面的成本,台湾人将会以更多的方式获得大陆经验。

备受期待的大陆赴台投资「细则」终于出台,台湾经济主管部门2009年6月底正式公告,开放含制造业64项、服务业117项、公共建设11项共计192项陆资可赴台投资项目2009年7月1日起受理申请,正式开启两岸双向投资时代。

陆资来台投资,在台设分公司或据点,势必晋用台湾优秀人才,这股「你的老板可能是大陆人」的趋势,是职场转换上要特别注意的。势必为台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希望西进扩大视野的上班族,也许很快有机会在台湾见识与上海一样的世界市场脉动。

104人力银行猎才事业处总监黄至尧指出,104人力银行「上海」的猎才单位,就接到多家陆资企业的询问,其中一家电子公司更明确指出,希望104人力银行代为寻找该企业在台办事处的业务代表,年薪为60~70万人民币(约250~300万台币),目的是拉近与台湾上游厂商的距离,在台湾接订单、在大陆生产制造,与鸿海将据点设立于客户端的思维相同。

不同文化 适应生存

在调查中,受访者所任职的企业,目前主要以台商(84.8%)为主,其次是外商(19.8%),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也发现,有6.2%的中坚世代受访者已拥有「陆资企业」的工作经验,相当特别。 (见图1)

无论是文化相亲的台资,还是各司其职、团队计划作战的外资,抑或是老板文化特征明显的大陆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形态的差异不能简单的用企业发展阶段的差距来解释,更多的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而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台湾人来说,重要的是认识这种差异并适应之。这些差异包括:

首先,领导才能和技术才能。外资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比较注重领导才能。外资企业通常认为好的领导力是完成任务的必备条件,一个好的员工必须是一个好的领导,即使该岗位不是领导岗位。因为只有具备好的领导才能,才能为自己的工作设定方向,从而高质量、独立的完成任务。而民营企业则更注重技术才能,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该工作岗位的工作经验与技能;

其次,「德」与「才」。外资企业重「德」,民营企业重「才」;

第三,潜力和资历。外企重潜力,民企重资历。外企招人是为了明天用人,私企招人则是为了满足今天工作的需要,因此是否具备今天的工作能力要求尤为重要。

「市场环境与文化传统决定了企业用人观的不同。比如台湾老板的管理风格是『情、理、法』,而大陆民企老板通常是『法、理、情』。」黄至尧说,作为一个职业人,适应不同的环境是一个基本素质。

人才竞争 能力至上

相对于求职者的热切,目前104人力银行上的大陆工作机会为6608笔,和2008年4月最高点的8千多笔职缺相较,处于相对低点,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

同时,有越来越多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开始雇佣大陆刚毕业的大学生。104人力银行调查数据显示,在大陆,有43%的台湾企业雇佣过或开始雇佣大陆新鲜人,这个趋势反映出大陆台资企业的地域观念正在逐渐淡化,人才选择性也趋向于多元化。

104猎才顾问中心副总经理晋丽明也提醒,台湾上班族需注意另一个变化,过去台商习惯从台湾聘用台籍主管赴陆工作,但这一年来已有愈来愈多企业委托猎才顾问,寻找大陆当地主管人才的案例,显示台湾上班族所担心的两岸人才竞争战已暗潮汹涌。

人资专家认为,两岸人才在大陆职场上各有优势和劣势,应互相取长补短,自身发展才会更加迅速,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件益事。

「台湾人在学习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职业道德上都受到企业主的高度肯定。」黄至尧说,台湾开放早,年轻人的国际视野普遍较高;台湾小孩的成长环境相较于大陆来说,更加开放多元,因此,台湾人头脑灵活,创意也多。而且,台湾在服务性第三产业的发展较先进,累积了相当多的实战经验,因此,在金融贸易、保险、管理、邮政通信、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仓储、餐饮等行业,台湾求职者仍然有发挥空间。

由于竞争激烈,大陆人才懂得用更积极的态度去表达自己,更勇于争取;而台湾年轻人就显得比较谦虚而温驯,但是能深层思考问题。 另外,台湾人也较具备人力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优势。

然而,亦有不少台资企业表示,大陆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高于台湾新鲜人。台湾人还有一处劣势在于薪水,在企业的角度来看,雇佣台湾人的薪资相对较高,若产值无法特别展现出绩效,则薪资将会变成台湾人竞争上的弱势。

大陆生存 入乡随俗

如何提高台湾人在大陆职场的存活率?

面对还有广大的上班族期待西进,有经验的受访者建议,台湾上班族前往大陆工作,需持续加强「在地沟通能力」(68%)、「专业能力」(50.5%)、「跨领域的协调能力」(48.8%),才能够胜任愉快。(见图2)

台湾人西进大陆,若不想铩羽而归,首先专业力要强;其次是能适应当地风俗民情;再者,身段要够软。大陆除了工作绩效之外更重人和,所以社交能力佳、有官方人脉、放开心胸接纳当地的文化,都是必要绝技。

「时代在进步。台湾人原有的老三样:负责任、忠诚度、灵活性只是入门资格,现在要成功,还必须具备4个P。」黄至尧说,这4个P是指Preparation(有备而来),Package(待遇上先蹲后跳,有弹性),Performance(达成抱负和绩效表现),People management(态度,如何透过理解和尊重来带领团队)。「老三样和4P融合在一起就是台湾人才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

晋丽明指出,目前在经营管理、研发、业务等主管职务上,台湾人若掌握了决策思维、技术know-how,依然拥有竞争优势;但在部分日常管理、行政操作等工作,企业则已开放让大陆人应征。他表示,台湾主管一向是亲力亲为,但在职场快速变化的此时,台湾主管应逐渐试着将执行面的事务放手让下属完成,主管可将余力放在精进个人的决策能力与经验,才有机会在两岸人才竞赛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而针对台湾上班族对于陆资企业的工作跃跃欲试,黄至尧表示,陆企和台湾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企业文化与人际关系的经营上,他建议,台湾上班族进入陆企,需有「三不二要」:一、在取得陆企老板信赖以前,「不」主动针对企业经营决策发言;二、在遭遇问题时,「不」要只绕着问题打转,而需提出解决方案;三、「不」要过度曝露个人隐私或喜好,毕竟双方有文化上差异。

「二要」则包括:一、「要」建立与大陆同事的人际关系,切忌只与台湾人交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务必「要」达成老板录用你时所设定的目标,这是你为何会该公司工作的主要原因。

▲ 薪情速递:

大陆城市经理人薪资上海北京深圳前3名

2009年7月21日,「中国十大城市经理人薪酬排行」调查报告出炉,上海、北京、深圳排前3名。

上海职业经理人以8278元(人民币,下同)的平均月薪居大陆10大城市之首;在大陆职业经理人收入最高的10大行业中,石油行业经理人以7949元的平均月薪名列榜首。

按调查报告排列,大陆10大城市经理人薪资排行榜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杭州、广州、成都、天津、无锡、苏州,排在第10名的苏州经理人平均月薪5780元。

收入最高的10大行业中,石油化工行业经理人名列榜首,其他依次为金融、运输物流、通讯电信、能源电力、家电、建筑房地产、计算机、医疗生物、网络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台湾人上班族经理人
摩登上班族
上班族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菲警方逮捕4名台湾人
上班族的小确幸
上班族的烦恼等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