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风漫卷 台湾中坚世代挺进大陆

2009-08-22

台商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坚高阶上班族

这些求职人才质量均优,平均任务资历在8年以上,属于台湾的中高阶主管,他们非常明确的选定大陆做为下一波职涯发展的目标。

台湾根据104人力银行的最新统计,2009年4月欲前往大陆工作的求职人数创下史上新高,达到每日23038人;而6月份人数虽稍有降低,但每日仍有21340人在在线寻找西进机会。事实上,这一波西进求职热,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就酝酿升温了。

西进风潮汹涌

一项针对台湾上班族前进大陆意愿的调查显示,有54%欲西进,其中83%随2008年「九万(马英九、萧万长)」当选,登陆意愿增强。104人力银行营销总监邱文仁表示,从2008年3月底选举底定,到520马英九就任间,104人力银行在线每日欲赴大陆求职人数再增加近3000人,平均每天有近20000名的台湾求职者寻找大陆工作机会,这股热潮经过2008年7月4日两岸包机直航,一直持续到当下并屡创新高。(见图1)

2000年至今,台湾西进人才经历几个阶段的转变:第一波求职者,以非理性的失业者居多,许多人只是将大陆视为逃亡的出口;第二波西进潮,则以中高阶主管为主,看好大陆正蓬勃发展的产业,这些人抢进卡位,争着抢当总经理;从2008年开端的第三次浪潮,由于大陆整体产业的变化,最新释出的任务机会,开始下移至中阶主管与一般专业人员。

在当下每天近20000名的台湾求职者中,30岁以上的中坚世代占了8成左右。「这些求职人才质量均优,平均任务资历在8年以上,属于台湾的中高阶主管,他们非常明确的选定大陆做为下一波职涯发展的目标。」邱文仁说。

104人力银行最近的「中坚世代西进大陆工作意愿」调查发现,30岁以上的「中坚世代」上班族中,已有27.2%的人「拥有大陆工作经验」;在52.4%对前往大陆工作有兴趣的人中,13.8%的受访者目前「正在寻找大陆职缺」,38.6%的受访者虽「有想过前往大陆工作,但仍因某些考虑而未动身」;而「从未想过去大陆工作」的人仅占调查回收样本中的1/5。

30岁以上的中坚世代想西进工作的原因,主要着眼于「大陆发展潜力大」(62.1%),和「两岸人才必会相互竞争,不如先卡位」(42.2%);而高阶主管还考虑到,「大陆较国际化」、「可争取到更高职位」。当然也不乏有受访者认为「台湾工作难找,想去大陆试试」(25.5%)。2009年台湾失业率屡创新高,5月更是受到毕业潮影响失业率上升至5.82%,因此持「想去大陆试试」想法的上班族比例比2008年来得高(21.6%)。

「对这部分只想去大陆试试的台湾人,我并不看好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在104人力银行猎才事业处总监黄至尧看来,台湾与大陆职场各有特色,一个重「质」,一个重「量」,不能简单的以「难易」来定义。「在台湾,上班族像是打『区运赛』,但西进大陆,格局将提升为『奥运』规格,因为旁边合作或竞争的选手(同事或对手)都来自全球,职场角力更加激烈,如果没有信心与坚持,只凭着『试试看』的心境,很难打开局面。」

另外,也由于「家庭、朋友因素」(59.4%)、「没有适合工作机会」(42.5%)、「无法掌握大陆的职场信息」(33.2%)等原因,有近四成上班族还在观望,没有真正付出求职行动。

「电子业」与

「国外业务职位」抢头香

哪些产业、职务是台湾上班族前进大陆的机会点呢?据104人力银行的调查,现在释出最多机会的产业为「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业」(26.3%)、「批发业」(8.8%)、「电子零组件业」(7.7%)、「光电光学业」(5.9%)、「鞋类/纺织制造业」(4.7%)。(见图2)

「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业一直是大热门。」黄至尧指出,全球70%~80%的消费电子产品made in China,其中更有90%出自大陆台资企业。「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很多台商在深圳、东莞、苏州设厂,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未来五年,在大陆最有发展潜质的职务将集中在IT通讯、物流零售、建筑贸易等几大产业;而MOU的签订将加速两岸金融保险业人才的交流互动;另医疗保健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休闲业等产业也被看好,这些产业在未来将有爆发性成长。

根据台商的建议,具备经营管理、进出口贸易、营销企划、项目管理及人力资源等职务背景的人可考虑西进,因为营销、管理、贸易人才,对于视大陆为市场的企业来说,将十分抢手。

职务部分,「国外业务人员」(12.2%)、「国外业务主管」(8.1%)、「生产管理主管」(7.3%)、「工厂主管」(6%)、「软件设计工程师」(5.9%)等职务需求较大,在需求前五名的职务中有主管职位的就占了三个,也显示目前台商的需求仍偏向有管理经验的人才。(见图3)

「以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业来看,需要不外乎财会主管、资材主管、制程研发主管、品保主管等,甚至是厂长。」黄至尧指出,跳出行业分类,从宏观角度观察,多数企业在大陆,主要需要的三类人,第一类是业务,第二类是真正高阶的主管,第三类是研发。「研发的成果需要业务人员导向市场,而统筹则需要高阶管理者。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几个环节。」

猜你喜欢

中坚高阶上班族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摩登上班族
上班族
上班族的小确幸
上班族的烦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