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勾栏、茶园到剧场

2009-08-21沈鸿鑫

上海戏剧 2009年6期
关键词:戏院戏台茶园

沈鸿鑫

古代戏曲的演出,最初是在庙会、广场、高台进行的。到了宋代,戏曲已告成熟,出现了瓦舍(也称瓦市、瓦肆、瓦子)这样的演出戏剧、杂艺的大型游艺场。

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都城汴京的瓦舍遍布四城,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等若干座,每一座瓦舍中,都有好几十座“勾栏棚”。勾栏,就是古代的剧场,它一面有门,供观众出入,门口贴有告示戏目的招子、纸榜,内设戏台和观众席。戏台通常高出地面,台口围以栏杆,戏台前部是表演区,后部是演员装扮、休息所在,名谓“戏房”。前后台之间,则用板壁、屏风或台帐相隔,从戏房通向前台的上下场门称为“鬼门道”。好好的通道何以叫做“鬼门道”?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勾栏中戏房出入之所,谓之‘鬼门道。鬼者,言其所扮者皆是已往昔人。”

观众席设在戏台的对面和两侧,分别称神楼和腰棚。与高台相比,勾栏从四面围观变为三面围观,已具备了剧场的基本形制。宋、元时期,除汴京外,杭州及其他都市大邑也都建有勾栏。元夏庭芝《青楼集》云:“内而京师,外而群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据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记,元代上海的松江府前就设有一座木棚结构的勾栏,“有女官奴,习妪唱,每闻勾栏鼓呜,则入”。有一天,看客们正观赏维扬天生秀戏班的演出,突然勾栏倒塌,“死者凡四十二人,独天生秀全家不损一人”。

清代戏曲发展兴盛,演出场所也愈发多样,在北京就有三种——一是皇家宫苑的戏楼和王府缙绅的私宅戏台;二是会馆戏台;三是民间营业性的酒楼、茶园。

营业性戏园是逐渐演变的结果。开始戏曲艺人在酒肆中做场,只是席前表演,并无特设的戏台。后来一些酒馆开设戏台,成为兼卖酒馔的戏曲剧场。清乾隆年间,花部地方戏勃兴,弋阳腔、梆子腔、徽戏相继进京,一些茶园也开始兼演“杂戏”。

蒋士铨诗《京师乐府词·戏园》:“三面起楼下覆廊,广庭十丈台中央。鱼鳞作瓦蔽日光,长筵界画分畛疆。童仆虎踞豫守席,主客鱼贯来观场。充楼塞院簪履集,送珍行酒佣保忙……台中奏技出优孟,座上击碟催壶觞。”又写:“近来茗饮之居亦复贮杂戏,遂令家无担石且去寻旗枪。”嘉庆年间,不少茶园陆续改成设有戏台的戏园。包世臣《都剧赋序》中说:“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其地度中建台,台前平地名池,对台为厅,三面皆环以楼。”描绘的就是嘉庆十四年(1809)的北京茶园。

这类茶园一般在门口建有高大的牌坊,上端横书茶园名称,进了牌坊,是一个院子,当天演出所需的一些砌末(道具)摆放其间。通过院子即进入戏场——所四方形的楼房,劈面是四方形戏台,三面突出,面对观众。台口有栏杆,两根柱子上有木刻对联,台的上部有檐。戏台的三面都是观众席。戏台前正中的一块四方形的地带,叫“池座”,楼上正面是“厢座”。楼下两侧和楼上两侧的座位称“两廊”。座位多为长条大板凳,每条可坐6至8人,板凳前设长条大木案,案上摆放茶壶、茶碗以及瓜子等食品。条凳是与戏台垂直摆放的,观众隔着大木案对面而坐,边品茶边看戏,看戏只能侧着身子看。当时看戏,非常随意,园内还常有小贩托着盘穿梭其间,叫卖瓜子、冰糖葫芦、糖果点心之类,还有堂倌为茶壶续水,供看客擦脸的手巾均在空中飞来飞去。

与酒馆相比,茶园的观剧环境要好得多。茶园发展到后来,其实与原来意义上的茶园并不一样了——虽保留着饮茶的内容,但观剧占据了主要地位。随着徽班进京、徽汉合流、京剧逐渐形成和成熟,北京的茶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兴建,一时多达四十多处,著名的有天乐茶园、广和楼、广德楼、丹桂园、春仙茶园、广和园,庆春园、东安园等。据《金台残泪记》曰:“听歌而已,无肆筵也,则日茶园,园同名异,凡十数区,而大栅栏为盛。”演出一般从中午开始,剧目分三段进行,即所谓“早轴子”、“中轴子”、“大轴子”,一直演到日落黄昏,曲终人散,而夜里是不演戏的。

清代中叶以后,茶园已有相当规模,如建于清代中叶的同乐茶园(同乐轩)坐落在大栅栏中段路北,戏台5米见方,可容800观客,既演戏剧也演曲艺、杂技。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908)的吉祥茶园,在东安市场北门内路东,由大公主府总管太监王德祥出资建造,占地450平方米,戏台宽5.5米,进深6米,可容观众800人。京剧名角谭鑫培、孙菊仙、王瑶卿、杨小楼、刘鸿声、梅兰芳等都曾在此献演过。

这种以茶园为名的戏园改善了观剧环境,改善了照明条件,被上海、天津等地纷纷效仿。在此之前,上海已建有三雅园等专演昆曲的戏园。同治六年(1867)英籍华人罗逸卿在上海石路(今福建路、广东路一带)营建了一座仿京式的戏园“满庭芳”,形制与北京茶园略同。同年冬,巨商刘维忠在上海宝善街建造了丹桂茶园。此后,京班茶园相继建造,同治中叶到光绪末年,上海开设了不下50个茶园,其中丹桂茶园、金桂轩、天仙茶园、大观园并称为清末上海四大京班戏园。天津的茶园式戏馆也盛极一时,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被称为“四大名园”。

清代宫廷演出活动也极繁盛,皇宫及行宫园圃中演剧场所很多,如紫禁城内的畅音阁戏台,重华宫中的漱芳斋、长春宫,圆明园中的同乐园,颐和园中的德和园、听鹂馆,热河避暑山庄中的福寿园、如意洲等,这些戏台大部分筑于庭院之中,戏台与周围建筑就像一个四合院。也有建于水池之中的,称“水座”,如中南海春耦斋戏台,为夏日演戏所在。这些戏台建筑规模宏大,重檐翘角,雕梁画栋。至今尚存的颐和园德和园大戏台,戏台分为三层,分别称为福台、禄台、寿台,天花板及台板都有部分可以随时拆装。如演神仙鬼怪,可自天而降或从地下钻出,畅音阁亦是如此。赵翼《篙曝杂记》记述了他当年观看演出的情况:“所演戏率用《西厢记》、《封神榜》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诞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作化人居。”

从1908年开始,城市营业性剧场又从旧式茶园向新式戏曲剧场演变。这种演变,首先发生在上海。

1874年,英国侨民在上海圆明园路建造了一座新型剧场,名为“兰心”。这个剧场设镜框式舞台,并有近代化设备,专演外国戏剧。1908年10月,上海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等在南市十六铺创建了中国第一座新型剧场——新舞台,它参照西洋剧场格式,采用镜框式、月牙形舞台,设备完善,有天桥,可安装布景、灯光,也有

转台。观众席有三层,可容2000名观众。它的池子和楼厅一律改为排形座椅,观众面对舞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戏院。新舞台也是我国最早使用灯光布景的戏曲剧场。马彦祥在《清末之上海戏剧》一文中称“新舞台可以说是中国舞台史上第一次大革命”。

新舞台建成后,上演了大量新编时装京戏,如《新茶花》、《潘烈士投海》、《黑籍冤魂》、《秋瑾》等,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京剧名角来沪演出,如1913年谭鑫培来新舞台演出,营业大盛。上海各茶园竞相效仿,纷纷改建成新式剧场,连老资格的丹桂茶园也改建为丹桂第一台。相继出现的还有新新舞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等,一时达十五六家之多。

这种新型的舞台式剧场比起茶园式剧场来,不但规模大、容量大,且更有利于戏剧表演和观众观赏。月牙形舞台更适于演出与观看,灯光、音响设备更增强了表演艺术的魅力,观众座位舒适,地面有斜坡,场内没有阻挡视线的庭柱,又取消了茶座,改善了剧场秩序,这一切都大大优化了观剧环境,并给演员提供了更好的艺术创造天地。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说到他1913年11月初首次在新型剧场——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时的印象:“一会儿场上打着小锣,一捡场的替我掀开了我在上海第一次出场的台帘,只觉得眼前一亮,你猜怎么回事儿?原来当时戏馆老板也跟现在一样,想尽办法引起观众注意这新到的角色。在台前装了一排电灯,等我出场,就全部开亮了。我初次踏上这陌生的戏馆台毯,看到这半圆形的新式舞台,跟那种照例有两根柱子挡住观众视线的旧式四方形的戏台一比,新的是光明舒敞,好的条件太多了,旧的又哪里能跟它相提并论呢?这使我在精神上得到了无限的愉快和兴奋。”

新型剧场的影响也波及到京、津等地。北京茶园也纷纷改成戏院,如中和茶园改为中和戏院,吉祥茶园改为吉祥戏院。1914年6月,北京名伶杨小楼会同名旦姚佩秋并得巨绅资助,模仿上海新舞台的新式剧场风格,在北京修建了第一台,地点在北京前门外西珠市口柳树井大街。舞台呈椭圆形,台面中央另制圆形转台,舞台上有灯光照明装置,观众楼有三层,可容纳3500人左右。除了第一台外,清末民初北京新建的舞台式剧场还有开明戏院、新新大戏院、新民戏院、长安大戏院等。当时杨小楼、余叔岩常演于新民戏院,而梅兰芳则以开明戏院为其主要演出场所。天津受到上海舞台式剧场的影响,于1915年建造了新型剧场大舞台,相继还出现了第一舞台、升平舞台、广和舞台等。武汉则出现了新舞台、汉大舞台等新型剧场,沈阳也出现了不少新型剧场。

作为一种众多观客群体共享的艺术,剧场、舞台是维系戏剧与观众的重要艺术空间。因此,剧场、舞台的演变发展总是伴随着戏曲本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为适应观众审美需要的变化以及不断完善的戏剧审美机制而发展着,而近代科学技术的昌明,则为这种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可能。从勾栏、茶园到剧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戏院戏台茶园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圆明园戏台考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