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戏剧”评析
2009-08-21王正胜
王正胜
由中国IT行业冒出的“山寨机”所引发的“山寨文化”,如今已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在戏剧和曲艺界,“山寨小品”、“山寨评书”、“山寨戏剧”其作其人也层出不穷,像《罗密欧与祝英台》、《幸福像草儿一样》、《满城全是金字塔》等剧吸引了众多为缓解压力、释放性情而来的观众。这些戏剧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即制作成本较低,票价较廉却十分卖座。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好,认为这是戏剧整体衰微的大背景下的一个成功例子;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复制、拼凑甚至剽窃,根本不能称为戏剧,若是听之任之,会阻碍戏剧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毁灭戏剧。
“山寨戏剧”的民间大众性
“无观众则无戏剧”,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这样理解戏剧的本质。不管什么样的剧作,都是为了让观众看的,它是戏剧的必要条件。因此,戏剧必须吸引大众,若是切断与大众的联系,那么戏剧就会萎缩、衰败,即像元杂剧到了明初就走上了文人戏、案头戏那样渐趋式微的道路。从这一角度而言,“山寨戏剧”走的正是戏剧应该走的大众之路、争取观众之路。
大众推崇“山寨”是有其社会心理基础的。目前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高端、奢侈的产品产出以后,总是先为上流富裕阶层所享用,平民百姓则无法问津。而“山寨”将那些貌似高端、奢侈的产品直接送到百姓手中,也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及其与“社会精英”们消费平等的社会心理。在如今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大众亦需要一个文化渠道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于是,“山寨文化”在全社会的流行就不难理解了。
戏剧,是人类原本对现实世界、自我世界的一种悠久的把握方式。戏剧兴起于民间,传播于江湖,繁盛于市肆,是一种为百姓喜闻乐见、显贵交口赞誉的艺术形式。而时至今日,戏剧却常被视为一种高雅文化、文人文化、官场文化,豪华的舞美、花哨的调度包装着或过于深奥、或细碎苍白的人物与主题。于是,当代戏剧脱离了民间的质朴,逐步变得贵族化、精英化,民众失去了戏剧。
但是,民众又是极度需要戏剧的。他们选择了“山寨”。
值得一提的是,“山寨戏剧”与“山寨产品”不同,它是民间戏剧、俗戏剧,是一种“借壳上市”的东西,是当今社会的草根人群对“严肃艺术”、“高雅艺术”的讽刺以及对精英主流文化的对抗。当然,其中也夹杂着向往,即向往着在自娱自乐中被关注、被支持,从而得到平等参与和共享现代文明的机会。因此,“山寨戏剧”带来的戏剧表现形式的创新,同样折射出民众在多元价值观下的社会里对文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山寨戏剧”的戏仿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山寨戏剧”更是一种模仿。与正规的、高层次的戏剧不同,它依靠模仿主流精英作品去颠覆主流文化,用音乐、动作及幽默话语作出刻薄的讥讽,从而逗乐观众。为了表现自我,“山寨戏剧”还在模仿中糅合了反讽、自嘲、解构权威话语等手段,具有“戏仿”的特征。
“戏仿”(Parody)又名“戏拟”,指“滑稽模仿,使之变得比原来更荒谬”。(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作为喜剧的分支,“戏仿”通过大量模仿他人作品以制造幽默或讽刺效果,是国外名家常用的修辞方法,又是大众文化的常用手段。“戏仿”有升格和降格两种方法,“一类描述平凡琐碎的事物,借不同的表现风格使其升格;一类描述庄重的事物,以相反的表现风格使其降格”。前者是以庄严、宏伟的词故意提升可笑可鄙对象的形象,而后者则是用卑微、嘲弄、鄙视的语言贬低“戏仿”的对象。
“山寨戏剧”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与其“戏仿性”所带来的娱乐性、搞笑性、平民化的特点大有关系。“娱乐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舞台上的滑稽效果和观众的哄笑声中,广义上的“娱乐性”可理解为现场的吸引、震撼与观后的回味思索以及由此达到的“宣泄”和“净化”。这并不是“高雅”、“严肃”艺术的专利,而是自古希腊戏剧以来许多大众戏剧所追求的境界。这种充满了调侃式的、极具幽默感的方式、语言和感情,反映了民众通过平和的方式和手段表达渴望变革的善良情怀。这也是一种创新,是民间和谐文化的创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观。
“山寨戏剧”的三位一体性
上世纪30年代,德国尤里乌斯·巴布提出了“三位一体说”,他认为戏剧的本质要素有三个一一剧作者、演员和观众,戏剧就是“剧作者·演员·观众”“三位一体”的艺术。(孙书磊:《戏剧本质论之述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长期以来,演员、剧作家与观众都在为争夺主动权而斗争着,这些争论最终总以互相妥协而告终,从而重新回到“三位一体”中去。由此可见,“三位一体说”正可以克服以前常有的一种各自为政的分裂认识,从本质上阐明了戏剧的原理。
正是由于人人都可以“山寨”,就“山寨戏剧”本身而言,它是“三位一体”的体现。很多“山寨剧”是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员都是老百姓,没有一个大腕明星。尽管这些编导演的专业素养不高,对表导演、舞台美术等都很陌生,但他们从来不缺少参与的热情。这种参与与其说是对戏剧表现形式的体验,不如说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山寨剧”的平民气息浓厚,为有才艺的群众提供了可以一展身手的“平民舞台”,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互动方式大大促进了“剧作者·演员·观众”的融合。在这一点上,它首先最大限度地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体现了“三位一体”的特点。
在人际交往普遍淡漠的当今社会,“山寨戏剧”的“三位一体性”能够为渴望心灵沟通的现代人提供一种集体性参与的艺术之旅。互不相识的人们走在一起,在同一时空里进入戏剧故事和人物所构筑的世界,从而获得一种群体性的心灵交流和沟通。而戏剧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交流,用全方位的艺术语汇来呈现戏剧,打破生活与戏剧的界限,使现实与虚幻并存,使戏剧与所有的人发生关系。熊佛西对此曾有表述:“戏剧的最初形态是观众与演员不分的,他们在互相的混合中完成戏剧的表现。当观众看完戏剧后,就犹如过了一个快乐无比的狂欢节。”戏剧唯有达到这种境界,现代大众才会热切关注并期待于它。
“山寨戏剧”的两面性
“山寨戏剧”虽不是“山寨产品”,但带有“山寨产品”的特点。目前,它更偏向于商业化运作,一些剧目连编带排的时间不超一两个月就马上公演,其内容多是跟风迎合当今潮流时尚、观者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虽然草根高手们展现的艺术天赋令人惊叹,但那些
没有专业能力的编剧和缺乏专业基本功的演员“攒”出来的快餐式剧目所带来的仿造、快速、平民化的一面,很可能意味着做工粗劣、潦草敷衍。有的戏舞台布置单一,台词过于搞怪,演员除夸张造作的表演外就没什么可看的了。“山寨剧”的着意模仿往往难得精髓,创意无限但细节欠缺,占有欲旺盛但求知欲衰退,经常会使自己沦为东施效颦。
而同时作为观者,他们也更是抱着轻松与好奇的心态去观看的,没有太多的人在意戏剧本身的意义。换句话说,这些“山寨剧”留给观者的,也可能仅仅是过程中的开怀一笑罢了。如果单纯追求娱乐效果,缺乏人文涵养、思想广度与深度,那么“山寨剧”将会逐渐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正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中所担心的那样,“过度娱乐”很可能会将受众拖入毫无节制的娱乐狂欢中消耗殆尽,最终丢弃其艺术的价值和尊严。
然而,“山寨戏剧”还是可以给那些热爱表演、富有激情和创作冲动的人们一个舞台的,其轻松的形式、低廉的票价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去观看,这对戏剧艺术的普及有所帮助,可让更多的人通过观赏和了解戏剧,从“认知度”渐渐产生“美誉度”。
总之,“山寨戏剧”的出现,象征着民间文化开始走进公众视野。虽然它还很幼稚,但它有一定的观众群体。这可以为正处于低谷、正寻求新的生存环境和新的发展空间的戏剧带来一些启发。多元价值观的社会需要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文化需要多元的戏剧。这意味着戏剧需要同时满足更加复杂多变和求新求异的观众心理,以及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或对话于)文化教育和戏剧修养具有一定差异的观众群体。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环境的人们对剧目的需求是不同的,若是忽略基层的市场建设,那么精品的市场也会危在旦夕。同时,我们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强求舞台艺术,而是要倡导鲜活多样、缤纷花繁的舞台艺术特色,倡导戏剧的多元化发展。实际上,这也就是要处理好精品戏剧、大众戏剧和小众戏剧等的关系。
笔者认为,“山寨戏剧”的低门槛可以促进整个戏剧行业的繁荣,当然对于“繁荣”中蕴含的正面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还需要继续探讨。不过,仅仅从“产业”角度来看,“山寨戏剧”肯定推动了戏剧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