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镇昆曲热
2009-08-21陆寿钧
陆寿钧
我曾与故乡朱家角的几位志同道合的老人花了几年的功夫,一起寻找这个古镇的文化底蕴。我们惊奇地发现,清末民初时,昆曲曾在这儿的知识阶层中广为传唱与研究,不仅出了曲社组织,且还蕴育出了教授、宗师甚至大师级的传人。
对于朱家角昆曲热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苏州籍名医许蓉村传入并弘扬的。1914年,许蓉村从苏州来到青浦行医,于1915年在当地发起“讴青曲社”,自任社长。1916年他迁居朱家角行医后,又与当地喜爱昆曲的中医名师唐承斋等十余人建立了“咏珠曲社”,并请苏州昆曲名家俞粟庐前来指点。查阅上海戏曲史料,俞粟庐之子、京昆泰斗俞振飞这样回忆道,请他父亲的是许蓉村、唐承斋两位医生。此时的俞振飞14岁左右,常随父来朱家角教“咏珠曲社”的曲友唱曲,每次均住在唐承斋的家里。唐、俞两家因昆曲而结缘,交往密切,俞粟庐之侄俞建侯后来还拜唐承斋为师学习医术,后者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就这样,在一个江南古镇里,十几位小镇名流成立曲社,在名师点拨下唱功大有进步,名震苏浙沪,为以后的业余京剧组织“韵声社”打下了基础。
另有史料显示,朱家角的昆曲热可能比许蓉村传播的时间更早。朱家角籍的南社女诗人陆灵素“自幼聪慧好学,喜吟咏,喜俚曲”,尤擅昆曲。后来她嫁给了同出于南社的诗人刘季平,“家中每逢宴客,常由灵素唱曲,季平吹箫,满座宾朋,为之欢腾,将他俩比作是李清照与赵明诚”。陆灵素的胞兄、名医兼小说家陆士谔,正是唐承斋的学生。1904年,16岁的陆士谔拜唐承斋为师,受老师影响,对昆曲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如果陆灵素的“擅长昆曲”启蒙于这条线索上,那么朱家角昆曲热的时间就会更早一些。
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旁证。沈尔立所著《珠溪文儒》一书对朱家角籍的“昆曲艺术薪传者”夏焕新专有记载:“夏焕新,字介民,青浦朱家角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父亲夏奇生,是朱家角的一位秀才,喜爱国乐,擅唱昆曲。”夏焕新儿时就开始跟父亲学习国乐,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从师习曲度曲,成年后与曲友成立“永言社”(取“诗言志,歌永言”之意)。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造“乐寄于音而生于心,诗托于言而本于志,故诵诗歌曲,是乃情之所抒,意之所托,情感之所表达者也。昆曲为近古之雅乐,曲词典雅深奥,音调纤齐婉转,感情流于音乐之中。”为弘扬昆曲艺术,他愿“永言”一辈子。
从1925年至1949年,夏焕新和他的“永言社”曲友们在苏浙沪一带传唱昆曲,与他同台演出的有徐凌云、徐子权、张赓麟等名家。1950年春夏焕新去台湾任教,又成立了“蓬瀛曲集社”。1969年,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中华昆曲研究所,夏焕新出任所长并指导中外研究生撰写论文,同时自己著书立说,成为公认的一代昆曲大师。1988年7月夏焕新去世,根据他的遗愿,骨灰被送回他始学昆曲的故乡朱家角淀山湖畔安葬。
不过,沈尔立只考证出夏焕新的昆曲是从小跟其父亲夏奇生学的,那么他父亲这一位清末秀才又是跟谁学的呢?显然,在此之前,朱家角就应该有不少人已在从事昆曲的演讲与研究了,说不定那时昆曲就已在朱家角“热”起来了。
在探寻朱家角昆曲热的过程中,我感触甚深,这些毕生热爱昆曲艺术的先人都是些很有学问的人。他们从未以成名、营利为目的,即使公众场所演出也都是公益的。我想,任何一种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弘扬,都是需要有这种精神和气度的。
如今,每个江南古镇都在弘扬着传统、焕发着青春。朱家角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著名古镇,如将其曾有过的“昆曲热”展示于世,必能激发出新一轮的昆曲热,才能真正显示出这个古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至少,可以消解掉一些满街兜售酱蹄膀、肉粽子的油腻,冲淡一些光怪陆离的喧闹,还古镇些许本来面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