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殿》中上帝权威意象的研究

2009-08-21

山花 2009年14期
关键词:赫伯特圣殿比作

李 瑾 李 静

1633年赫伯特出版诗集《圣殿》,几乎所有的诗都传达了一个主题——对上帝的虔诚之心。《圣殿》这部诗集从多个层面展现了上帝的权威形象。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上帝乃整个宇宙的创造者,拥有最高权力,他的权威性高于世间万物,是人类的统治者和操控者,人类敬仰膜拜上帝,并把他看作“圣父”。赫伯特擅于借用古老的意象去表达深刻的主题,并用《圣经》中所出现的原形意象表达了上帝的慈爱与万能,以及人的堕落,讴歌了上帝的伟大荣耀。尼西亚信经第一句便宣称了上帝的一个重要特性——全能性:“我信上帝,全能的父神”, 上帝的权力让人类望尘莫及、无法摆脱,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万能”的形象在《圣经·诗篇》 中就有所体现:

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魂?

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

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诗篇, 139:4—12.)

人类对上帝的敬仰推崇是赫伯特诗歌创作的重要部分。上帝的权威性不仅表现为他对人类彰显权力,同时也表现在他对人类的关怀和拯救上。

一、上帝的权威形象——创世主

作为一名宗教诗人,赫伯特将上帝赞誉为宇宙的创造者,这正是宣扬了《圣经》中的上帝的形象。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上帝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他不仅创造了宇宙的其他生命,而且依照他自身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并让人成为宇宙的主宰。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是基督教的一个最具基础意义的理念。上帝花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整个宇宙。在第六天,上帝说道:“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创世纪, 1:26,27) 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一书中,作者写道:“与其说经文意在描述世界的起源,倒不如说他们最想表达的是上帝与他创造的世界以及人的紧密关系。因为这种创造性关系,希伯来人懂得对上帝的创造回应,肯定上帝的全能,并膜拜他。”

赫伯特将上帝在《圣经》中的原型意象以及上帝与人的密切关系移植到了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表达了上帝为了人类而创造整个宇宙的观点。上帝不仅按照他自身的形象创造了大宇宙,同时也创造了小宇宙——人——上帝最为杰出和满意的作品。在《人》这首诗中,赫伯特充分阐述了“人之理论”,赞扬了人类的完美品质,并深入挖掘了上帝与人的统一性以及二者和谐的关系,从宇宙观的角度阐述了人神合一、人神和谐的主题。

在这首诗的第一小节中,赫伯特将人类比作一栋房子。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人类的躯体时常被比作城堡或是宫殿。在《新约·哥林多前书》中这样写道:“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 (哥林多前书, 6: 19) 赫伯特充分理解这种观点并将其融入到《人》这首诗的创作之中,他将人类的身躯比作万能的上帝永久居住的庄严的处所,上帝寓于人类之中,人类代替上帝统治这个世界。诗中展现了人类与自身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之间和谐紧密的人神关系。

在第二节中,赫伯特给予人更高的赞誉:他把人比作树,却可以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比作动物,却比动物更高一筹。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人类有三重灵魂——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植物灵魂为植物、动物和人类所共有,负责他们的生长繁衍;动物灵魂为动物和人类所有,负责支配各种感官;理性灵魂仅为人类所特有,让人类具有理性思维、理解能力以及自由意志。人是唯一具有理性思维的生物,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中架构起一座桥梁,是物质世界的统领。赫伯特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宇宙论,即宇宙的结构、等级、秩序与和谐。根据西方传统宇宙论的观点,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人处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中心,将二者统一起来,成为两个世界的链环,即所谓的“生存之链”,物质世界—人—上帝,三者构成一种等级关系。赫伯特由低到高地展示了“生存之链”:人类可以被比作植物,然而却能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可以被比作动物,却比动物更高一筹;诗人引用这一意象高度赞扬了人的伟大和谐,从而实现了对其创造者——上帝的称颂讴歌。

在诗的第三节中,赫伯特又转而赞誉人类的对称之美。在十七世纪,西方人普遍认为对称即是美。“Man in all symmetry” 表现了人是美的产物。除了在内容上展示人的对称美之外,赫伯特在诗歌创作的形式上也展现了对称之美。这首诗共包含九小节,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完整的球形,其中前四小节代表一个半球,后四小节代表另一个半球,第五小节则代表对称轴,将两个半球平均分开来。同时,每个小节中有六诗行,这也可以平均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此外,每小节中六个诗行的音节数分别为3、 5、 4、 4、 5、 3, 这也是对称美的表现,可以说,这首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将对称之美发挥到了最高境界。胡家峦先生在《历史的星空》一书中阐述道,在十七世纪,圆形时常被用来代表上帝,象征着统一、完美以及永恒,“因为神不仅是‘无始无终、‘亘古长在、‘无所不包的,而且也是一个没有圆周之圆的中心,而这个中心又是‘无所不在的。…… 因此,‘圆是神的象征,是统一、完美和永恒的象征,而神‘自身的形象就体现在他所创造的原型宇宙之中。”上帝存在于一个他自身所创造的圆形宇宙之中,人代表上帝统治整个世界,世间万物都要服务于人的需要。赫伯特把人看成一个小宇宙,赞美人的平衡对称和谐之美,在第四节中把人眼比作星体,在第八节中将人比作是整个宇宙,可以说是在自然中找到了人的对应物,实现了所谓的“天人合一”。而在基督教中,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原动力,即实现了世间万物—人—创世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从十七世纪西方宗教观的角度来看,上帝寓于人体之中,是万物的主宰,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体现了人为上帝服务,永远服从于上帝的主题。“生存之链”所描述的等级关系进一步得到升华,《圣经》中所阐述的创世主的万能权威以及人与创世主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得以体现。

二、上帝的权威形象——救世主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认为人类处于地球中心与天堂中心的中间位置:“一方面,人生活在地球表面上,接近地球的卑贱而腐朽的中心,但另一方面,人从地球表面也可以仰望到天体世界。”由此可见,人类有堕落的危险也有被拯救的希望:人可以变得堕落,下降到邪恶的中心——地狱,也可以随灵魂上升,进入上帝所处的宫殿——天堂,因此人必须在善恶之间做出选择。那个时期的很多诗歌创作都围绕着这一流行的主题,那就是人类的堕落和被上帝的拯救。

赫伯特在他的诗集中也围绕这类主题进行过创作。在他的诗歌中,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将人类从罪孽和压迫中拯救出来。赫伯特笔下的上帝和人类的救赎关系是以《圣经》中上帝与人的关系为原型的。在《旧约·申命记》中这样写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臂膀,并大可畏的事与神迹奇事,领我们出了埃及,将我们领进这地方,把这流奶与蜜之地赐给我们。” (申命记, 26:8,9) 上帝和人的这种救赎关系在《新约》中也有所体现——上帝是通过耶稣基督的生、死、复活与升天来完成他的救赎计划的。

《复活节的翅膀》一诗则展现了人类由堕落到被拯救,最终与上帝同翔的过程。

造人的上帝给人丰裕生活

但愚蠢的人把它丧失

就因为日益堕落

最后竟至于

极落魂;

让我像

婉转的云雀

和你呀同上天堂

并歌唱今日你的胜利;

于是堕落更促我分飞向上。

我尚未成熟便已开始忧愁

而你还用病痛和羞耻

把罪孽如此惩处,

最后我终于

极消瘦。

哦请让

我同你一起

把你这胜利分享;

因为我倘把翼赋予你,

痛苦磨难更促我分飞向上。

这首诗一开始,赫伯特借助圣经《旧约·创世记》中的典故,在开篇便揭示了人类的堕落,发出了要与上帝同翔的呼唤。上帝“给人丰裕的生活”,让人远离苦难罪孽,然而由于亚当和夏娃犯下原罪而遭贬至尘世。按照基督教的观点,尘世—伊甸—天堂三者构成等级关系,尘世乃地球的表面,与罪恶的中心临近,面临彻底堕落的危险。最终,正是基督给人类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并使人能够在精神上与上帝同翔。

赫伯特善于借助图形来表达主题。在外部形式上,这首诗看起来像是一对翱翔的翅膀,使人力图凭借视觉上的冲击直接表达主题。这首诗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外形酷似一对翅膀,同时也在于这对“翅膀”的构成方式。每个小节的第五行诗人用仅存的两个音节突出表现人类不断弱化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强调人类堕落的极限。不断瘦弱的诗行说明人类日益恶化的处境,之后从第六行开始,诗行逐渐恢复丰满,表明人类堕落的处境日趋好转。每对儿翅膀都展示出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庞大到瘦弱,又从瘦弱转为庞大。当人类变得“极落魄、极消瘦”时,便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人类不会落魄致死, 反而会迎来他们新生命的开始。

整个图形就像是一个经历堕落尘世,再振翅飞向天堂的大鸟。赫伯特运用“鸟”的意象暗示腐朽生命的死亡和新生命的到来。从圣经文学的角度上来看,亚当和夏娃堕落迎来了基督的降生,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种堕落并非不幸,因为“没有堕落,便无需耶稣”。因此诗人意图阐释:人保持对上帝的虔诚之心,便可获得拯救,实现精神上的不朽,即生命的更高阶段。

从这个角度看来,人类这种“遭贬”的命运并非完全彻底地不幸和毫无希望可言的。诗人认为,如果能与上帝结合,受到上帝的荣光,那么“痛苦会让我飞得更高”,痛苦会赋予我力量,也就是说,亚当的堕落给尘世间带来了死亡,而后人类又通过赎罪而得以宽恕和拯救,从而迎来了新生。诗人想通过“把我的翼赋予你”所形成的嫁接的痛苦,来激发精神上的飞跃。《新约》中肯定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死轮回,诗人意图通过这一意象表现“只有坠入尘世,才能飞得更高”的主题思想,只有肉体的痛苦乃至死亡,才能实现精神上的永存,是一种活—死—活的关系,即肉体从活到死,再到精神的永存。亚当从衣食无忧的伊甸跌入贫苦的尘世,从起初的愚昧到后来的智慧,从跌入尘世所遭受的惩罚到后来升入天堂的奖励,从肉体的死亡到精神的永恒,因此这首诗形成了贫与富、愚昧与智慧、惩罚与奖励、失败与胜利、堕落与上升、死亡与生命之间的对比。赫伯特想要表明只有堕落才能使人在天堂获得永生,“肉体的死亡”可以迎来“精神的不朽”。

通过对赫伯特诗歌中上帝作为创世者和救世者这两个角色的分析,不难发现赫伯特作为一名宗教诗人是当之无愧的。作为一名宗教诗人,赫伯特在15岁的时候创作了最初的两首十四行诗,在诗中表达了“上帝之爱比女性之爱更为可敬”的主题,下定决心服务于上帝。他运用形象的比喻,突现了《圣经》中的上帝形象,从而突出了上帝无所不在的权威本质。

参考文献:

[1]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瑾,女,河北省冀县人,工作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

李静,女,河北盐山人,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赫伯特圣殿比作
月师
改变
比作诗
七月,诗歌的圣殿
速度圣殿这是属于勒克莱尔的成名战
加9旬夫妇圣诞前被迫分居
《奥拉星:进击圣殿》
古典音乐的圣殿 现代音乐的天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
智者和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