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让基层医务人员轻松起来
2009-08-21胡睿李晓雅张艳萍王冰
胡 睿 李晓雅 张艳萍 王 冰
正如计算机无可避免地“闯”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一样,信息化管理已经或多或少开始介入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将医疗服务繁杂的流程变得简单化。
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程晓明介绍,医疗信息化管理可简单描述成这样一个场景:从分诊台打来电话通知有患者就医开始,医生就可以利用患者进入症室的时间,调出患者的电子病历了解其既往病史等信息。进入诊室后,一旦确诊,就可以开出用药处方,并更新其病案记录。再将处方以电子形式传送到药房,待患者到达药房时,药房已准备好了药品。
信息化管理给医疗服务带来的便捷已经显而易见。诸多业内专家表示,信息化管理最大的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鲍勇指出,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逼近,越来越多的人将健康信息服务引入卫生事业这个庞大且运行复杂的系统中,而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推广,为信息的全球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个人和家庭档案的电脑管理全球化已为远程医疗和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并预示了广阔的前景。但遗憾的是,这种便捷的医疗服务模式,才刚刚应用到基层医疗机构,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发达地区的社区医院得以开展。
那么,信息化管理会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哪些便捷?为何不加速全国推广?实施推进中是否存在困难?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走访了业内专家、卫生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已开展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地区的医务人员。
现状
工作变轻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医务人员被赋予了更多的工作职责,由原有单一的基础医疗转为“六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我国医学社会学专家曾经为全科医生下过定义,并指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不同,专科医生的工作立足于医院的病房教学训练,而全科医生同时接受立足社区的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由此,社会医学专家认为全科医生的工作比专科医生琐碎,专科医生的工作比全科医生复杂。
如何将琐碎的工作变得富有条理?鲍勇指出,信息化管理的引入,正是在于将基层医务人员纷繁的工作变简单。例如,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非信息化管理办公模式下的医生需要入户登记患者的血压值,如果患者病情恶化,还需要再回医院进一步观察。而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办公,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提示患者自测血压,患者将血压值登记在网络服务系统上,计算机通过比较管理,随时可以进行个人健康情况的前后对比,并向社区医生提供为患者进行监护和服务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乍浦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长王士中说,目前上海市所有社区医疗机构都已开展信息化管理,他所在的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信息化管理已经3年多。首先,信息化管理让医院真正的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其次,省去了工作中的重复环节。在家庭病房查房时,我们将病例信息即时输入手上电脑,传递到资料库中,不需要医生先用纸笔记录下来,回到医院再输入电脑,现在我们利用手上电脑打开患者医保卡或者就诊卡,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往病史都能呈现,然后医生把本次就诊的即时情况录入进去,就完成了患者健康档案的更新工作。
鲍勇指出,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使医生的工作变的更为周到、更为细致,他让全科医生能够通过网络为居民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时刻掌握每一位居民的健康情况,真正贴近了居民,成为居民的贴心医生。
科研调查有依据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卢祖洵说,社区医生之所以称为最贴近居民的医疗服务者,基于社区医生监管居民一生的健康情况。众所周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连续性的动态监管,收集了丰富的临床病例,为我国的流行病学调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但病例的分类及数据统计,一直是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最头痛的事情。
“现如今,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代替了人工分类整理,查找过往病例、统计数据再也不是头痛的事情了。”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木樨地站站长伍霖如是说。“以前整理病例的工作都分给实习医生,他们很不情愿,有时当天的病例都整理不完,就更别提查找以前的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后,方便的病案信息查询正在取代传统的手工统计方式,他们切实感受到:信息化管理使数据统计分析变得简单。
“医生需要记录病人的各种症状、体检与检测结果,再结合最新的医疗知识为患者制定出最好的治疗方案,但信息量的迅速增长,已经影响到医生对治疗方案的决策。”伍霖告诉记者,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记录病历资料和学术信息,还可以帮助医生看病。
他的理由是: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不仅可以代替人来做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且存储量大,数据可以随时得到更新。这样一来,医生只需在电脑中输入关键词,相关的疾病资料就会跃然眼前,为写文章、做科研提供了方便。
鲍勇教授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优化工程即是连续进行健康动态管理,而提供这种功能就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做支撑。经过信息化管理的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不仅能动态管理和观察个人健康指标,也是医学科研的重要资料。设想对一个实验组的高血压人群进行动态监测,然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一定会有有价值的发现。动态的观察加上统计学的功能,会把临床和科研拉得更紧。
医疗安全有保障
2008年3月份通报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基线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较低,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持怀疑态度,引起了公众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拷问。而2009年6月《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医师报》、搜狐健康联合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有近50%的居民选择小病进社区,这足以说明发达地区的社区医疗在居民中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计算机中心工程师祁克介绍,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实际上是将原来的“始末管理”变为“环节监控”,从而避免医生诊疗错误的发生,提升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例如,王女士到医院就诊,医生准备给她开抗生素类药物,这时,电子病历系统会提醒医生“病人有过敏史”。这个小细节可能病人和医生早就忘了,但电脑“熟记在心”。
程晓明指出,电子病历不仅能阻止医生犯错,还能通过系统回馈提高医生的医术,最重要的是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各级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从而使集中的医疗资源产生流动效应,整体提升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沈世豪说,目前他所在的医院缺少专业的心电图诊断医生,于是他们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心电图影像通过网络传送到上海交
通大学附属医学院,上交附院的医生接收后,结合患者的电子病例即时给予回复,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诊断结果的认可度。
据沈世豪主任介绍,目前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高级别的医生为主治医师,而信息化管理的互通,为该机构增设了主任医师帮助诊断。他说:“自从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后,我们社区医院的门诊量明显提升,居民对社区医疗的满意度打分连连攀升,长宁区正是利用信息化管理,全程监管医疗服务,避免诊疗出现误差,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探讨
网络系统安全待完善
上述这些信息化管理日益凸现的强大优势恰似一剂强行针,让业界为之振奋,并对其理想模式怀有更多憧憬。那么,相比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呢?要让理想医疗模式的曙光照进现实,我们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方面还需要做哪些什么?
多年来,信息化管理作为医疗机构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从早期的单机单用户应用阶段,到部门级和全院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从局限在医院内部应用,发展到区域医疗信息化应用尝试。无论是从概念的深化还是从应用范围的扩展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来医疗机构业务量剧增、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窘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虽然为医务人员带来诸多欣喜,但居民对信息化的健康档案抱有抵触心理。据北京市东城区青龙卫生站医生王海说,他们在利用信息化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很多居民并不“买账”。居民认为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健康监管会泄露个人信息。王海认为在今后信息的流通过程中居民的个人信息应该是绝对保密的,否则可能涉及到侵犯个人隐私等法律问题,而患者的就医情况等医学资料的流通也应该严格的限定只能由医院的人员通过特定的密码等才可查看。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刘爱民指出,在法规和制度方面,信息化管理这一“新事物”出现后,原有的规范制度并无改变,所以很难与之相配,从而导致一些不恰当的功能处理给医疗安全带来了隐患。对此,我国已出台的《电子签名法》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但是,多数惠及者还是表示,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首批应用电子签名技术的医院,尽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安全性的问题,但该院信息质控科主任王桂榕还是表示,“与完善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
鲍勇教授指出,医疗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问题,完全可以效仿银行信息化管理。现阶段,各银行间都可以办理跨行业务,以管理财物的方式去管理健康,实现跨机构间的健康管理是可行的。
人力物力要紧跟
采访中,伍霖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社区医院信息化管理开展的基础工作由卫生局来承担,医院需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系统,而信息化的推进是多学科的协作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作为支持。现阶段,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工作都由医院自下向上来完成,这对于社区医疗机构来说比较吃力。
对此,程晓明表示,政府管理部门和医疗行政部门还应在信息化建设中增加投资,帮助医疗机构维护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他认为,必要时可以出台管理规范和政策,明确信息化管理在医疗机构内部使用和作为医疗证据对外提供的合法性及相关条件;明确电子化医疗记录与纸张医疗记录的关系;规范电子病历的质量管理;明确网络工作环境下各类人员对病人信息的访问权限,明确区域共享时病人信息的授权权力,明确病人的保护责任等方面内容。
另外,他指出在研发队伍的扩充方面,一方面,我们应当广纳人才,尤其是吸纳国外具有信息化管理研发经验的专家;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研发人才队伍。刘爱民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三甲医院,被吸纳到“这支队伍”的人员都要经过2~3年的轮岗,要到医院的各个科室了解整个临床医疗过程,和临床医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就一定要了解临床医生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他说,信息化管理模式刚刚进入基层医疗,只有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撑,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待建一体化标准体系
据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上海在推广社区信息化管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硬件配备基本完成,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安装了电脑并实施联网,但是在后续完善工作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不同区之间的信息还不能互通,出现了“孤岛”效应。
卢祖洵认为,“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是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较普遍的问题。卢祖洵说,“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明确,认识不到位。”
鲍勇明确指出,“在我国信息化管理还未实现在院际间的流通,通路完全打开尚需时日。若没有好的‘嫁接,重新建立系统,极有可能摧毁之前建立的价值成千上万的系统。”他说,“目前,信息化管理没有全国推广的主要原因是就是标准不统一,只有统一了标准,信息化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需要卫生部出面主持工作。”
然而,在面对信息化管理共享标准的问题时,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包罗坦言,“要想真正实行医疗信息化管理,至少需要上千个标准作为支撑。而国外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目前也只是刚刚露出冰山的一角。”2007年,经ANSI正式批准的国际组织HL7《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医疗信息化管理的国家标准,然而历经7年研究完成的这一标准,距离完善也还有很长的一段探索之路。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卫生信息标准技术委员会(C215)在调查了各大洲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情况后曾总结出四条原则:①信息化系统不是产品;②技术不是驱动力,需求才是真正的驱动力;③人是决定的因素,技术只是工具;④安全是第一位。
美国第一任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官戴维·布莱勒博士曾说,“除非我们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交互性,使医患双方都能够从方便快捷的医疗过程中受益,否则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就无从谈起。”
为了尽快将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研究和国际接轨,卫生部信息中心和英特尔公司也合作成立了医疗信息化管理研究委员会,其目标就是研究信息化管理的流程、标准、平台等基础性问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走向信息化管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