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2009-08-21广州市外经贸局

大经贸 2009年6期
关键词:主导地位高新技术广州

广州市外经贸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广州是我国最早开展加工贸易的城市之一。1979年,国务院公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和《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为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此后加工贸易开始了30年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广州的加工贸易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987年到2008年,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2.4亿美元增加到358.91亿美元,增加了近28倍。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加工贸易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7)。1979年中国正式实施“三来一补”政策,广州市把握港澳产业转移的先机,加工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当时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之一。这一阶段特点是来料加工发展较快,并占主导地位,进料加工开始起步。1987年,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占当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71亿美元的57‰这一阶段加工贸易额不大,整体上属于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88-199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加速,为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国制定了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广州主要仍然是承接港资企业的产业转移,并通过香港实现转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进料加工发展迅速,并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来料加工增速趋缓。1990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15.5亿美元,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进出口额(11.5亿美元)。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广州加工贸易企业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延长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环节,提高了增值率。

第三阶段(1996-2001)。这一时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州加工贸易进入调整期,增速明显放缓。由于政策渐趋稳定和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将成熟的制造工序和加工技术直接转移到广州,改变了广州加工贸易主体中香港“一家独大”的结构,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这期间,工业园区建设为广州加工贸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得到大幅提升,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57.0%。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广州加工贸易重新焕发了活力,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从2001年到2008年,平均增长速度19.2%。港澳台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欧、美和日等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加工贸易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08年底,累计来穗投资的世界5D0强跨国公司169家,共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85个,其中从事加工贸易的有61家,占比17.53%。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在穗设立研发机构。虽然在这一时期,加工贸易增值率较第三阶段有所下降,但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标志着广州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纵观30年的发展,广州加工贸易一直保持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尤其是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明显增加,近年来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占绝对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价值链环节上看,早已越过了简单组装而进入加工为主阶段,生产模式沿着“OEM-ODM-OBM”的路线不断向上攀升,60%以上的样本企业已经接触到了设计、营销、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相当比例的企业从事以ODM和OBH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更为可贵的是,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基础的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许多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增加技术和管理投入,在一般技术开发、技术使用、改进和吸收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能力,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方面所采用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标准基本与国际同步,在“加工”层次上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与此相适应,这些企业在全球网络中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有些已成为所处生产网络的重要供应商,为下一步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主导地位高新技术广州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逆势而动:美元主导地位掩盖了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崛起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兼论高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教育问题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