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社区社会资本重构路径分析

2009-08-21谭志军黄建宏

经济师 2009年7期
关键词:缺失

谭志军 黄建宏

摘 要: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对于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许多矛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由于种种原因,当下背景是城市社区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这对于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形成极大挑战。因此,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重构路径,着重分析了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的根源以及以深圳社区培育社会资本为例简述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路径。

关键词:社区社会资本 缺失 重构路径 深圳社区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270-03

一、追溯根源: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

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出现许多矛盾,如国有企业亏损、工人下岗、贫富分化、腐败问题、老齡化的加剧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等。需要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发挥社区社会资本的作用。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处于严重缺失状态,表现为城市“社区人”的“社区意识”不强,社区组织程度与管理水平低下、社区服务水平不高以及社区的外在规范不健全,社区的内在规范不成形等。究其根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追溯。

1.改造“城中村”,居民关系呈“原子”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范围迅速向相邻的村庄扩散,致使在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即座落于城市中的村庄或“都市中的村庄”。比如,广州市有139个“城中村”,分布在5个老城区,城河区有28个、海珠区有20个、白云区有58个、芳村区17个及黄埔区16个。然而,由于城市社区建设及社区管理的需要,“城中村”须进行改造,尤其是对其进行人文生态景观的改造,如进行房屋拆迁以预留空地或绿化建设。如此一来,居民原有的邻舍关系及亲友关系被破坏,原来以家庭和亲友等私人网络为基础的福利支持系统破裂,这种现代化所带来的“社区解组”使新社区中的居民相互关系疏离,并呈“原子”状态。换句话说,原有的建立在血缘或地缘关系上的传统式乡村关系网络遭到破坏,在“城中村”改造成城市社区的同时,“城中村”社会资本也开始渐渐丧失。

2.人口异质性强,城市社区处于“陌生人”状态。社会学家齐美尔在《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指出,由于受货币经济的影响,大都市人在城市社区生活有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感觉。芝加哥学派的沃思从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异质性角度也指出了城市社区人们关系疏远,没有人情味等。这些社会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城市社区人口异质性强,即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陌生人”状态。然追溯根源,城市社区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状态与人口流动性密切相关,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人口异质性将更加明显,人与人之间也自然变得陌生。以深圳为例,外来暂住人口是本地常住人口的3.5倍,市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风险习惯迥异。除政府住宅局开发的福利小区之外,其他住宅区都存在大量的外来暂住居民,流动人口多、空挂户多、离退休人员多;大部分社区没有相对固定的居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较差。换句话说,城市社区人口的高异质性导致社区社会资本相对缺乏。

3.居民利益所属关系不同,社区参与呈“不积极”状态。治理理论认为居民是理性经济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受利益驱动,倘若参与活动有助于实现居民目标,体现参与价值并得到实惠,居民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果参与活动与居民所关心的问题无关,也无助于解决居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时,居民就会对参与活动表现出冷漠,并选择放弃。现实中的社区刚好印证了这一理论。除“单位型”社区以外,其他社区的居民利益如福利、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工资、职称、声誉等都来源于各自的工作单位,而不来自社区。社区只是承担一些项目例如失业救济和基本生活费等。如此一来,因居民的“单位性”利益与“社区性”利益不能一致,其对社区活动参与呈“不积极”状态,社区社会资本也就无法获得重构。

4.政府包办社区,社会活动处于“临时”状态。在西方,政府与社区的权责非常明确,政府只是辅助社区的自治建设,社区建设的真正推动者则是社区居民本身。相反地,我国社区建设由政府直接推动,政府扮演着发动者和主办者角色,社区行政色彩浓,社区自治功能难于落实。以社区活动为例,其政治动员手法鲜明,社区选举时,街道办工作人员被调动到社区做宣传动员;社区召开的老人歌咏队、体育队等文娱活动也是政府动员召开的。然而,这些政治动员式的活动如选举、艺术界、体育赛事或义务行动等具体活动明显具有“临时性”,动员过后公民参与便终止,由此调动起来的社区资源也随之消失,人际关系网络无法真正长久地形成而是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与社区社会资本形成的条件即建立长期关系背道而驰,社区社会资本固然无法真正形成,相反却是长期处于缺乏状态。

5.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制度规范处于“失效”状态。社区规范是社区社会资本的一个核心构成要素,其包括社区正式规范(如社区法律或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社区非正式规范(如社区居民形成的互惠规范)。然社会转型期间,社区制度规范明显处于“失效”状态,因旧的制度系统向新的制度系统转型时,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原来的社区规范正在失去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与制约原有社区的价值观与社区行为,而新的社区规范尚未建立或虽已建立但却无约束力,制度规范处于“失效”状态。具体体现为社区服务制度、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等制度规范不健全或不成形甚至完全缺乏。此外,社区尚不存在普遍性的价值规范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以契约、互惠、诚信为主的现代道德约束,而社区居民之间缺乏互助互惠的现代规范的塑造,致使长久人际关系很难构建,也难以协调社区居民的一致行动,进而导致社区社会资本在制度转型期严重缺失。

二、重构路径:深圳如何培育社区社会资本

深圳社区建设,不仅为广东社区建设提供一个样本,也为全国新兴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这主要得益于深圳在社区建设方面大胆创新,突出亮点。其中一个亮点是深圳在社区社会资本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深圳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提高居民参与度,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具体而言,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与凝聚力。社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社区参与上的。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建立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间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换句话说,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居民参与存在密切关系。理论家普特南很早就对此做了研究,其认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社会资本重构及政治制度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系。如今,深圳对于社区参与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一是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加大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通过多种路径如黑板报、标语、宣传栏、社区学校及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形式,宣传有关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相关消息,使居民把社区看作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二是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健全、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在社区实行居民直选,使居民充分享有选举权。社区居委会的居务、政务、财务和服务等内容全部对居民公开,使居民享有监督权。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户代表会议等,使居民享有参与权。三是开展社区活动。成立各类社区活动组织,依托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组建各类社区居民、外来人员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把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参与进来,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如福田区举办的“社区艺术节”、“中国国际标准舞拉丁舞大赛”;区举办的“深圳粤剧节”;南山区举办的“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周”;盐田区举办的“盐田区社区艺术节”;宝安区举办的“群艺杯全国摄影大赛”;龙岗区举办的“龙岗区文化艺术节”等。

2.积极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民间社会资本。社区民间组织或中介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重要路径。因此,深圳市各区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积极培育。如盐田区为充分利用民间组织自身的优势积极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区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民间组织,截至2005年以发展到了45家。此外,宝安区为了发挥民间组织在发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作用,把2006年看作是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基层基础年”,并下发了《关于授权街道办事处为宝安区社区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通知》(深宝府[2006]103号),率先在全市将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降低了社区民间组织准入门槛,形成了“双重管理”体制。并积极引导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截至2006年底共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54家,其中公益慈善类19家、社区服务类15家、文化体育类19家、促进就业类1家。而“西乡街道桃源之家”、“铁岗社区学习指导中心”、“新安街道海华妇女帮扶协会”等,经常举办学习讲座、第二课堂、送书上门等活动,深受辖区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欢迎;“沙井街道爱心一族”十年如一日,热心帮助贫困家庭、伤残人士,赢得上级部门和群众肯定;“大浪街道爱心之家”积极为求助者提供住宿,帮忙找工作,延伸了民间救助渠道,增强了社区民间社会资本。

3.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积极依托社区和社区建设,动员、吸纳户籍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加入社区义工队伍,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义工服务三级网络,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以有“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弘扬“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大规模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成员的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营造“社区服务就在身边、社区建设就在身边”的氛围,形成人人关心、社会参与的局面。并尝试义工参与社区活动小时数与升学、评优、做社区工作者等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比如,宝安区不断组建社区义务服务队伍,扩大居民服务居民的网络,社区先后组建法律服务志愿者,义务治安巡逻队、义务维修队,腰鼓队、合唱队、演出队等,免费为居民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形成了居民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在较好满足居民群众方方面面需求的同时,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关系。另外,宝安区不断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建立了“六个必访”关爱服务,即重症病人重点访,生活困难及时访,生病住院随时访,居民病故两次访,天灾人祸马上访,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定期访。针对社区出租屋多,外来劳务工多,年青人多的实际,考虑到他们缺乏家庭和亲友的关系,加之工作繁忙、枯燥,青春期不安分心理渴盼人际交往、舒适安全和学习提高的机会,社区在毎周的周末晚会娱乐时间,在每次的庆典晚会、寒舍活动、义工服务等活动中,主动邀请外来工参与,增加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投身到社区建设中。

4.“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打造普遍意义的社区居民关系。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关系网络是以私人关系为核心,“是逐渐从一个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的网络”。然而,必须看到现代城市社区的关系网络跨越了亲缘关系和私人关系,是以普遍主义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居民关系网络。为打造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关系网络,深圳在社区推行人文精神建设。如深圳罗湖区下发了《关于开展“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为居民搭建起了一个相识,相交、相加、相知、相逼的平台,社区邻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浓浓的人情味。如东晓社区连续几年每逢中秋举办“百家菜”活动,由社区居民每家做一道拿手菜与领导围桌共享,从而有助于构建城市居民关系网络。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赵廷彦.社区建设中的社会资本缺失与重构[M].理论界,2008(3)

3.黎熙元.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黎熙元.现代社区建设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张主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6.盐田区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盐田区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相关资料汇编[R].2005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8.罗湖区民政局.创新管理体制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开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R].2007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广州 510053)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缺失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