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及对策

2009-08-21

经济师 2009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林 毅

摘 要:文章分析指出当前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当前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当前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255-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各发卡银行发卡量大幅上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不断发展,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由于我国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不长,风险管理经验相对缺乏,部分金融机构单纯追求卡量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对信用卡风险管理投入不足,信用卡风险识别、客户分析、风险监控和授信管理存在明显缺陷,使信用卡风险集聚。2008年,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大概在1%左右,且有上涨趋势,信用卡业务风险正逐渐扩大。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寻求对信用卡风险的识别、分析、监控和管理的有效办法,希望能进一步降低信用卡业务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粗放经营为主,精细化操作不足。银联公布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末,全国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同比增长57.7%;信用卡期末信贷总额9804.57亿元,同比增长75.8%,是2006年同期的3.2倍;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582.12亿元,同比增长110.9%,是2006年同期的4.8倍;信用卡支付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24.3%。

但各家金融机构在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的同时,由于过于注重市场份额和发卡增长量,超常规发展,存在以粗放性经营为主,精细化操作不足的问题。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发卡量任务压力重,把主要精力、人力和投入到市场营销中,信用卡后台审核和风险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在审查持卡人资格、报送资料、风险管理分析等方面时间投入不足,导致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2.客户拓展方法存在风险隐患,存在过度营销客户的行为,部分银行信用卡动卡率低、一人多卡现象突出。常常出现多家银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或赠品同时争抢同一客户的情况,导致部分客户在多家银行拥有大量的信用卡,甚至在一家银行就办理10多张信用卡。客户虽然办理了大量的,但真正常用卡也就1-3张,其他的基本是睡眠卡、不动卡,甚至未激活。经测算,在很多金融机构,动卡率不足40%,个别卡种不足20%。大量的睡眠卡、不动卡,浪费大量的营销费用、人力资源和系统资源。一旦保管不善,卡和卡资料丢失,被窃取后还可能被恶意透支。

3.授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客户在各家银行获得的总体授信额度往往超出应给的合理水平。目前,各行对金卡发卡量、交易额的一般有任务要求,导致了部分金融机构迫于任务压力,给客户核定了高于其保障能力的授信额度。只要客户办卡时无不良记录,只要客户需要,给客户的授信额度多能达到本行对该类客户的最高授信额度。由于同一客户往往在多家银行均有办卡,多家银行的同时授信使客户获得了远远高于其保障能力的授信额度,成倍放大了客户叠加的可透支额,加剧了银行资金风险。由于信用卡采用信用保障,无任何抵押,纯粹靠客户信用,对透支还款的保证能力较弱。当前客户在多行办卡的相当普遍,一旦经济形势转坏、客户超出还款能力大量透支,无力偿还透支本金和高额透支利息,将给银行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目前信用卡形成的大量不良透支,很多是这一类型造成,具有明显的多行持卡,批量不良的特征。

4.违规操作,审查不严。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差,对客户的资料审查核实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客户提供的虚假资料,使不符合办卡条件的客户通过银行审查,办理了信用卡。各行近期出现的大量的不良卡,很大一部分持卡人通过提供虚假证件、提供虚假收入证明、冒名顶替他人办卡,很多是可以通过细致的资料鉴别、电话核查发现的。

5.透支管理难度大,客户违规成本低与银行催收成本高已成为大量信用卡不良的主要原因。目前各家银行均存在大量的信用卡不良客户、需要催收的透支客户,动辄万户到几十万户。由于透支不良金额小而零碎,给信用卡透支不良的催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客户收入变化、恶意拖欠均会造成信用风险。特别对改变住址、工作单位、居住地客户的追讨工作难上加难。使部分不良客户得以长期逃避银行对信用卡不良透支的催收。客户违规成本低,且金额小,但银行对不良客户的催收追讨成本相对较高,即使银行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靠目前的事后逾期催收手段,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6.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用卡采用信用保障,无任何抵押,纯粹靠客户信用,信用卡作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金融产品,基本为小额,客户群体众多,审核手续简单。由于我国征信系统主要在银行间收集信息,覆盖面不广,尚未收集工商、税务等机构的信息资料,无法更全面、系统地评估客户信息资料。银行对客户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中都面临不对称信息问题。

7.客户欺诈。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通过非法购买、黑客技术、高科技手段,非法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或通过网上购物等方式进行恶意透支消费;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后被他人盗刷;特约商户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这些均加大了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8.利用信用卡透支功能套取银行资金。目前,社会出现一批金融中介公司,专门利用信用卡免息期无偿使用银行资金的特点,非法向客户收取一定金额的手续费,为客户包装申请办卡并提供套现(通过自办特约商户或合作的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套现)、代替还款的一条龙服务,替客户利用免息期无偿使用银行资金提供便利。部分客户利用多头办卡,通过部分不良特约商户进行消费然后兑现现金,利用各行的免息期,循环透支、还款,大肆套取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或进行投资、经商、消费。这类被包装或多头办卡的客户往往获得了远远高于自身还款能力的透支额度,信用卡风险成倍放大。一旦客户恶意透支或经济状况转差、无力还款,银行承担着巨大的资金风险。

二、当前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截至2008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总发卡量达到1.42亿张,总授信额度达到9800多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达到1580多亿。而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的应偿信贷总额只有750亿元。一年间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增加了一倍,信用卡不良风险急剧增大。

目前,银监和各大金融机构均加大了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力度。通过加强系统管理、规范操作,重点抓好审查、催收环节,以期及时遏制信用卡不良额的增长趋势。

三、当前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完善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增加内容和时效性、权威性。改变征信系统仅包括个人的银行信贷数据的状况,增加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机构的信息,提高征信系统的社会影响力,消除制约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这一主要瓶颈,提高银行进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开展信用卡业务主要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业务的发展,对发卡机构、持卡人、商户等的权利、义务界定不够明晰,容易给人钻法律空子,加大了发卡机构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难度。例如对于非法中介的套现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制裁依据,银行往往很难采取法律措施进行追究,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和打击商户套现行为。

3.改变发展战略,走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之路,改变粗放式经营拓展市场的局面。信用卡作为一种银行产品,主要应靠其功能、服务和产品取胜。单纯靠赠送礼物、提供免费服务、减免费率等简单的做法,只能赢得暂时的发卡量。一旦经营管理跟不上,产品功能、客户服务与同行比缺乏优势,最终也难以留住客户,又形成了新的睡眠卡和不动卡,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还降低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影响银行市场竞争力。

4.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规范流程操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通过熟练掌握受理、审查、授信、催收等方面业务知识,为提高银行整体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规范业务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科学的系统化业务流程,规范对客户资料审查核实和不良催收环节的工作流程,将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把风险防范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转移到事前防范。在营销信用卡时必须落实亲见本人、亲见身份证件原件、亲见签名的原则,采用身份证鉴别仪,结合身份证件联网核查系统,确保申请人身份的真实性,规范收单工作。在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要。

5.加大对信用卡不良透支的催收力度,打击违规套现行为,。建立系统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特征,锁定违规套现商户,取消其特约商户资格。并取得司法部门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对套现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打击违规套现行为。采用系统管理方法,改变传统简单的催收模式,通过客户分层、分类分析,针对客户群体、不良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催收措施。结合客户特点,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催收方法,优化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催收、电话银行催收、报纸公告催收等的流程,提高催收工作的效率、降低催收成本。

6.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平台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系统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改变目前银行对信用卡客户风险状况缺乏分析手段和工具的被动局面,建立和完善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客户群体、还款信息、消费信息、消费习惯的分析,动态分析客户风险状况,提高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对客户群体、高风险客户的系统跟踪功能,提高信用卡风险预警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审计分部 广东广州 510000)(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