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区游览费的减免和定价方法的简化
2009-08-21高苏
高 苏
[摘要]目前在我国国内旅游者消费总成本中,游览费所占比例过高。本文通过对游客消费能力与实际消费的比较以及对游览报价中的成本分析,指出游览费过高的矛盾根源在于收费中存有不舍理成分。由此提出旅游业销售的核心产品是服务而并非旅游资源的观点和减免游览费的主张,希望以此改变我国旅游业将游览费作为旅游创收支柱的局面。
[关键词]游览费;门票;景区内交通费;旅游资源;服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6-0060-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旅游者所承受的旅游消费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最难以接受的是游览费过高,有些景区门票且还有竞相提价的趋势。景区内交通费价位也是高得离谱,若按距离计算,甚至高出公交车票价的数十倍。不少媒体在分析我国团队旅游规模近期有所缩减的原因时,都称是受世界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很少承认我国游览费过高才是问题关键。
本文所称游览费主要限定为旅游门票和旅游景区内连接各景点的交通费和游览过程中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费用。其中门票因高收入矛盾突显已被一些旅游业内人士称为门票经济,景区内交通费作为门票捆绑款项则扩大了游览费过高的矛盾。如果扩展范围,游览费或许还应包括旅游专线交通(如旅游专机、旅游专列、旅游专车等)费用,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具有昂贵的垄断性价格。但本文不对旅游专线交通费做更多阐述。
我国的高额游览费很容易使人们产生玩不起的感觉,从而压制消费欲望。不少景点经常会看到一些旅游者在售票处为权衡是否值得付出大价钱而徘徊不前的场景,有些游客会发出“场地不大,景物不多,票价怎么比故宫还贵”的牢骚。当今许多城市居民都放弃了传统全额待客方式,改为只提供吃住而不再陪同游览了,因为陪同游览的门票开销已变成了不菲的经济负担。景区高额游览费不仅令普通百姓无力支付,就连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这样的高薪白领阶层也感到难以承受,他曾对醉翁亭50元的票价发出过“简直是highway robbery(拦路抢劫)”的哀叹。针对游览费过高的状况,社会上甚至编排有如此调侃:超一流价格、一流景观、二流管理、三流服务。尽管此评价明显带有情绪性,但可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游览价位确实需要进行调整,因为它已严重压制了国内居民的出游兴致。
高额游览收费不仅影响消费者切身利益,还会导致出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经济利益引发经营者之间的冲突。
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个别地方甚至发生了本地经营者与外来承包商之间的治安事件。笔者于2007年夏赴喀纳斯旅游时,就曾遇到当地经营者与外来承包商因争夺景区内交通经营份额而发生的暴力冲突,为防止意外,当地政府向旅游者下达了暂停所有赴禾木民俗村游览计划的紧急通知。
2景区乱圈地带来的乱收费。
完整的景区以条块分割形式划拨给当地人自主经营后,貌似扶贫政策的结果必然是乱收费。如北京拒马河已被分段承包到户,这使得原本打算融入自然的驾车旅游者每到一河滩就被追着收缴停车费。而南方一些旅游地则发明了登岛费、进山费、进村费、城市建设费等不合理的创收项目。这些额外开销无疑会造成旅游者的不满,因为它多少有些买路钱的感觉。在旅游者看来,如果市容、村景也可创收,那么所有机场、车站、码头及进城路口都可设卡收费。因为任何城市都集中了该地区人文景观的精华。
3本地人优惠的政策突显了身份歧视矛盾。
有些城市制定有本地居民优惠入园的政策,这使得无端多花钱的外来旅游者明显感觉到敲诈。旅游者的质疑十分在理:本属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共享的自然及人文资源怎能任凭地方霸占赢利!
4高额票价滋生了收入截流的腐败现象。
不少景点都有黄牛党在利用管理不善的漏洞趁机捞钱。通常做法是收取低于标准价的款项后从非正式通道将游客偷带人园,或凭当地人身份证购买优价票将旅游者带人园林后收取部分差价。虽明知此举有内外勾结的分赃成分,却总会有少数旅游者为省钱而予以配合。各地黄牛党屡禁不止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因不合理收费中存有暗中分割利益的空间。
二、旅游学术界已出现减免游览费的呼声
目前不少旅游学术界同仁在提出了减免门票主张的同时还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这些理论应引起我国旅游业界的高度重视。
向荣指出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实质原因在于景区管理体制的相对滞后性,他还否定因此而导致的过度商业化经营行为。
潘秋玲与曹三强从中外景区门票价格差距人手开展研究,提出与国民收入形成恰当比例的主张。
卢澜德等学者根据目前景区门票定价比较混乱的现象,看到了“高昂的价格已成为旅游经济效益增长的瓶颈因素”的不良后果,从而推荐出景区门票价格的具体计算模式。
宋子千针对垄断性门票价格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矛盾,提出了价格决策应推行民主化的观点。
范方舟就游览费定价如何趋于合理的问题表明了迄今为止旅游学术界中最强硬的态度,他提出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定价以实现资源共享、还景与民、让利于民的主张。如果把“让利”改为“还利”,这一理论就将为准确。
一些学者在定价应参考的新因素方面提出了建议。如欧阳泉提出“社会效益因素”、田勇提出“调控环境容量因素”等。只是这些新因素如果被坚持高价政策者错误接受,可能反而会成为涨价的补充依据。
另一些学者为科学合理制定游览费价格进行了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设计出可用于实际操作的定价模式。虽说从目前形式看,定价方法或许仍有改进的必要,但毕竟是积极的尝试。其问题将在本文对定价方法的论述中做进一步解析。
三、人均旅游消费额与人均游览价格的比较
对旅游者消费能力的考量,除要参考个人旅游消费总额外,还须兼顾游览价格在旅游总消费额中所占比例。我国游览费的高价位已严重脱离了国民消费能力。如果按收入水平和游览费的比例关系分析,我国的相对游览价位堪称世界第一。现就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6年旅游者消费统计资料和各旅游地游览价格进行比较便可略知一二。
从表1中的消费额和出游率可以看出,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中,城镇居民虽占最大份额,但人均消费额普遍不高。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国内过夜游人均花费超过千元的地区只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新疆6地,其中人均消费额度最高的上海也不超过1500元。需提请注意的是,这种人均花费是对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6项消费的综合统计,虽说缺乏分项比例统计,但从出游目的角度仍可估算出国内旅游者的消费取向。《2007年中国旅游年鉴》从旅游目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出游
人数的比例分析看,观光游览游客最多,占42.6%,探亲访友占23.4%,度假/休闲占20.6%。另外如商务、公务会议、宗教、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以及其他等6项旅游分类目的之和仅为13.4%。这说明国内客人的活动目的仍侧重于观览,同时意味着景区游览仍是国内旅游者活动的重点。
根据766.4元的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额对照几个景区主要游览价位,从中不难看出仅游览费一项已给旅游者造成了何种压力。
1高额门票的压力。
新疆喀纳斯景区游览费总计1470元:景区门票150元(2日内自由进出),景区内交通车费90元(2日内任意乘坐),游湖船票250元(半程100元),漂流300元(半程100元),边境界碑游60元+车费120元,观鱼亭登山40元,禾木民俗村60元+区间车费往返300元,五彩湾70元,乌尔禾魔鬼城(风城)30元。因如此高消费被游客戏评为“最牛价位的景区”后,不少游客对部分活动选择了放弃。问及感受时得到的回答多是“景观值得看,绝不来二遍”。
山西大同自驾车旅游仅门票花费合计305元:云冈石窟60元、华严上下寺20+20元、善化寺20元、悬空寺60元、恒山55元、应县木塔60元、九龙壁10元。游客对此开销的评价是“若加五台山诸庙,恐怕连饭钱都没了”。
云南大理游览费总计382元:崇胜寺80元、苍山索道82元、洱海游船100元、雪山索道120元。而相对于在民居一天70元的吃住消费,客人感到游览费太贵了。
江苏苏州园林门票估算345元:拙政园70元、虎丘60元、留园40元、西园40元、狮子林30元、网师园30元、寒山寺20元、沧浪亭20元、耦园20元、怡园15元。由于多数园林小到几十分钟便可游完的程度,不少客人连连喊冤。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收取各种名目的城建、环保、人身保险等准入费。无论收费额度高低,都会给旅游者造成不快。如:普陀山登岛费80元、丽江城市建设费80元。在进村费中:周庄100元、同里80元……这些都被客人视为买路钱。
2高额旅游交通费的压力。
如果说选择享用高价位娱乐设施可任凭旅游者的意愿,那么景区内高价交通费则多具有捆绑消费的性质。招致旅游者反感的一是景区内交通费定价若按公里折算竟然比坐飞机还贵,二是外迁景区大门以拉长与景点之间的距离来迫使游客乘坐景区内交通车。无锡鼋头渚公园和新疆喀纳斯景区大门都因位置外迁而增加了景区交通费成本。
此外,旅游专线交通的价格也远远超出长途交通工具。如乌鲁木齐至喀纳斯700公里的单程旅游机票价格为1000元且决不打折,而乌鲁木齐至北京3400公里的民航机票在淡季时曾由原价2400元打折为600元。两者相比明显看出旅游交通垄断价格的可怕。
最失败的定价当属北京前门大街2009年元旦起正式经营的“铛铛”车。相对2元钱可任意换乘的地铁票价,它因840米路程定价竟高达20元而获得北京人调侃的“最牛车费”称号。由于票价过高,元旦假期刚结束便跌入少人乘坐的萧条期,以至紧急出台老人、儿童、军人半价政策仍于事无补。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市民对经营商和区长解释的“旅游与文化价值”并不买账,因为它的代步与旅游体验功能都不能使人尽兴,可见消费者心理承受能力才是旅游定价的最直接依据。
景区推行高额票价政策后,累计为巨额的游览开销将严重冲击原本计划游遍著名景点游客的兴致,迫使旅游者减少消费项目,压缩出游时间,降低消费档次……当吃、住、行、游、购、娱6大合理旅游消费结构被打破后,原有意于尽兴消费的游客被逼成不得不精打细算的节约消费型过客。
由景区垄断造成的门票经济还会破坏旅游业各部门的生产格局,因为生产互补所形成的利润分配会因此变成了景点控制下的利润拾遗。
四、游览费价格改革的必要性
游览费定价过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没有认识到旅游资源不是商品而旅游景点所收取的应仅是管理和维护费用;二是未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三是乱收费与乱涨价可以带来不忍割舍的经济利益;四是缺少合理定价方法。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多数景点都是作为劳动人民休憩娱乐场所免费或低价开放的。景点靠游览费创收则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针对遭十年动乱破坏的全国各景点都面临着维护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有些学者提出了“以园养园”、“以文养文”的收费主张。这为各景点门票涨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资源因此逐渐变质为地方经济创收的资本了。另外,我国许多旅游开发者对旅游资源的作用也存有误识:将资源开发一经营收费一获利分钱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模式。旅游资源开发的性质由此被顺理成章地理解为旅游经济增效的前提。然而,旅游门票收入究竟属于什么性质、能否收费、如何定价等问题在我国却始终未得出合理解释。
从作用上分析,门票是具有准人权利(或资格)者的验身凭证。在我国,其销售量被直截了当地转化为主景点绩效标准。如故宫2007年游客达970万人,若按60元/人次计算,年收入应达5.82亿元。依此类推,其他著名景点的收入也将十分可观。面对如此巨额的经济收益我们不难想象,若想让著名景点推行降价改革将会遭遇何种阻力。然而目前的价位体系严重影响了国内游客的消费能力,国内旅游规模也正呈收缩趋势。这又使得减免游览费成为我国旅游业救市的当务之急。
若要推行旅游景点票价减免,首先需要经营者认清以下几点:
1该景区环境或景物的所有权性质。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地上与地下的任何资源皆归国家所有,按此推理,无论是自然景观构成的景区还是人文资源组成的景点,任何旅游资源都应归全民所有,哪怕历史遗留的私家园林也因公有化早已被纳入此列。为此,诸如文物局、园林局或宗教事务局等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国家政府机构对旅游资源仅具有行政管理责任而绝无权擅自获利的权力。景点收费的实质是具有公益事业性质的事业部门篡改为企事业混合体后,把本属于国家与人民的公利截流为部门或个人的私利自行分配了。
2旅游资源体的非商品性质。
旅游业界应认清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都不属于商品。与投巨资建造的旅游娱乐设施最大的区别在于旅游资源具有自然形成并客观存在的特性,其旅游价值是因本身所特有的观赏价值衍生而来的。从本质上说,旅游资源的存在应归功于“二老”的馈赠,是被称为“老天爷”的大自然和被称为“老祖宗”的古代劳动者给予现代人的遗存。由于它们没有经过旅游开发商的投资创造,所以不应纳入开发成本而成为景点的摇钱树。以游览费为旅游支柱收入的门票经济恰恰说明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不成熟。
3旅游资源地建设成本的界定范围。
任何人都知道商品销售后的收入应做三步处
理:纳税、还本、获利。然而就景点经营成本而言,国家用于旅游资源建设的投资属于事业性财政拨款,从未要求返还。如果承认旅游资源不是商品,那么它就更不应被纳入成本范围。由此看来,旅游景区的生产成本也就仅剩管理、维护与服务的费用了。若能如此考虑问题,我国所有景点都有大幅度降低游览费的余地。
4旅游的人本回归需求。
无论贫富,每个人都有旅游的权利,这出于人类的享受本性。实行高价游览费的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占国民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经济收入者的游览、观赏、消闲权利,与国家当前正推行的让利于民的国策不符。景区经营者应当认识到,降低游览费并不意味着景区旅游收入的损失,而是返还给国民原有的消费权利,是人本回归的体现,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政策的落实。
五、减免游览费的成功经验
旅游资源是无价之宝,这就意味着它更为突出的是供全人类欣赏的文化价值而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价值来衡量。联合国鉴定的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自然及文化遗产等)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为防止破坏或毁灭而加重保护的,它们都不以经营为目的。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不少地方目前热心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却反而是为了等待登录后的涨价获利。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旅游资源不是获利资本道理,所以不靠游览费为营利手段。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为保护美国最大湿地保护区——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于2008年以17.5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最大制糖企业——美国糖业公司的所有资产和面积为77平方公里的湿地(其中包括两家制糖厂、300公里的铁路和其他全部资产),收购后禁止任何商业开发,同时修建水库、培育植被,用以恢复自然水循环系统和保护南部野生动植物。此举被美联社称为美国环境保护史上的“最大手笔之一”。这一高额投资虽非以旅游创收为目的,却为游客提供了理想的活动环境。
通过减免游览费吸引旅游者,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经验。如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国家艺术馆、自然博物馆等地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政策,这一举措使得华盛顿的功能由最初定位为政府机关聚集地转化为美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又如芝加哥斥巨资修建的千禧公园和伊丽沙白喷泉公园更是任游人免费娱乐。其中千禧公园的露天剧场在周末时经常举办包括全美国第一水平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内的各著名文艺团体的免费演出。欧洲的多数自然景区或部分文物古迹也是免费开放。
对待收费问题,欧美也施行低价政策。如巴黎圣母院免费参观,唯登屋顶单收6欧元;卢浮宫门票9欧元,而周三、周五晚18时后则优惠为6欧元;罗马竞技场票价为6欧元;美国规定所有国家公园门票价格不得超过20美元,这些价格大致为欧美国家人民月收入的2‰-5‰不等。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埃及和印度,也均推行景点门票低价格措施。免费或低价门票可消除游客的心理负担,也成为欧美人热衷于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低价或者免票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趋势。
对国外旅游经营者来说,景区门票免费的理由可简化为两条:一是企业无权擅自经营国有旅游资源地(我国目前将全民公有财产的景点交付企业占有并经营的状况曾引起诸多外国旅游经营者的羡慕)。二是政府关注的是旅游业综合发展后的税收。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是将旅游区域的所有服务企业视为产业群,推行“区域靠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一企业靠服务创收一政府靠税收致富”的政策。
其实我国历史上的旅游地也并非全凭门票来维持经营。如许多宗教场所直至20世纪80年代都是免费对社会开放,其维持费用除国家拨款外,多来自信徒的布施。目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场仍坚持着对游客出售门票,对教徒免费开放的做法。
我国旅游景点减免收费并非难事,且部分地区已见成效:
1天津和平区税务局副局长李端敏多年前就提出天津公园拆除围墙免费开放景点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建设性主张。
其依据是:杭州公园拆除围墙免费开放一年来虽减少3000万元门票收入,可却为城市的整体经济带来了35亿元的收益。而根据杭州市统计局和杭州市旅委联合统计,实施免费西湖策略的头一年的2004年,该市仅旅游总收入就比去年增加了120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均超过了历史年度最高水平。仅凭景点免费一项改革,杭州市经济便得到整体发展。
2河南省试探处理票价与客源矛盾已见实效。
早在2002年全国铁路春运开始临时上浮车票价格时,河南省反而制定了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一律免费的政策,这一举措赢得了自驾车旅游者赞赏,也使得本该进入旅游萧条期的冬季争取了相应客源。2008年7月3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对全省游览点门票进行清理整顿。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及门票价格及游览参观点内的缆车、观光车、游船、停车场等交通运输服务价格一律不得提高,区间交通和园中园不得捆绑销售,公厕一律免费,团购门票优惠率最高不得超过门票价格的20%等系列惠民政策。上述措施的出台,虽看似有悖于可获既得利益的涨价风潮,但赢得了旅游者的一致好评。省领导能高瓯建瓴地对旅游价格作出大胆改革整顿,确实需要有一定勇气。
,
3北京市于2007年4月起,部分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2009年1月开始向65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发放了免费入园和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卡。
这一尊老政策实施仅3天,老年人乘车人数增加3成,高达153万人次,特别是通向公园、景区的公交线路客流明显增加。可见减免价格对调动人们出游兴趣具有多大诱惑力。惠民政策的出台堪称是市政府施政进步的具体表现,其深层意义在于正确处理了民生关系。
旅游景点的免费或低价收费并不意味着旅游企业的损失,只能理解为减免了不合理收费。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价格与消费量成反比的简单道理。如果景点景区真肯降低游览费,定能招徕更多消费者。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减免游览费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纠正不合理收费,更在于还利于民而不是让利于民。
为缓解因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的世界乃至于中国旅游大规模下滑的矛盾,我国部分城市已采取了诸如出售廉价年票或免费发放门票等用于临时应急救市的优惠政策。如2009年1月16日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介绍春节旅游消费计划时称:北京将向天津等地发放5万张景点门票。一些城市近期也纷纷向旅游客源地居民发放旅游免费券或优惠券,其实,与其临时降价以补充客源,不如认真考量收费与免费(或减价)的矛盾,直接建立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更能一劳永逸地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逐步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取消了许多不合理收费项目。如果比照许多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也能证明我国实际已具备大幅度降低游览费的能力。另外,景点降价确实有极大空
间。如北京博物馆通用年票的优惠价为80元整,若按每馆独自购票计算,游客一年可省去1600元。如果各地政府将解决景点收入过高的问题也纳入经济整改范围并落到实处,不仅会给正在走向富裕的全体国民带来更大的实惠,还会将我国旅游事业拉人健康成熟的轨道上来。
整顿不合理的游览收费后,旅游地将如何获利,答案极为简单,靠相关企业的优质服务。旅游学理论中有一个本应引起我国所有旅游业内人士重视的观点“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产品”。从旅游活动内容分析,除游览外,旅游者还存在着吃、住、行、购、娱五大消费。这些消费元一例外地需要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游娱等质量高、种类全的旅游服务活动与环境来维持。如果服务提供到位,旅游收入将十分可观,地方政府的税收将会随之增加。单就旅游景点而言,也可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合理招商引店,带动各个服务企业共赢发展。
本文无意反对收取游览费,如果收费是为了用于环境保护、景物维护、提供相应服务等维持经营景区管理的开销则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分清收费行为的性质,提倡合理收费。
六、游览费的定价方法
各景区门票的实际定价多是参考同类景点票价标准后的臆断。这是造成景点攀比涨价的直接原因。为使景点定价具有技术权威性,我国学术界出台了数种景区价格模型,但真被用于实践的却不多见,即使采用这些公式推导,人们会发现仍显偏高的价位难以扼制涨价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为:
1景区成本因素的扩大。
若不能对旅游资源成本内涵达成共识,旅游景区的定价方法便无法定型。有的理论在反对价格过高的同时却主张将环保成本纳入门票价格,因而提出调控容量的定价方案。这使得原本须由旅游经营管理者承担的经济责任强行转嫁给旅游消费者了。
2利润至上认识的支撑。
如静态博弈模型理论的遗憾之处在于只认识到游客的最大化旅游效用和景区的最大化利润。学者若肯站在还利于民的高度去考虑如何降价,或许能创出更顺应旅游发展规律的博弈模型新理论。
3计算公式中不合理参数的干扰。
一些学者曾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新定价理论和计算公式。但用于实践却发现价格仍旧持高。卢润德等4名学者根据黄潇婷的“多因素层次定价法”概念模型理论,对南岳景区门票价格做了预算。尽管得出53元的理论价格已比目前的81元降低了34.5%,但却未达到消费者的期望程度。如果我们比对“价格制定的影响因子一览表”就不难发现,问题出在权重的设值:一是景区等级项的权重过高,二是管理体制项有无参与必要。假如我们将前项权重数值减半而后项免除,定价将约为29元。
4卖方市场观念的固守。
其实旅游费居高不下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各种计算中所参考的管理体制、产业环境和行业环境等影响因素都是单纯站在经营者利益的角度,而忽视了对旅游者消费能力的兼顾和旅游资源虚夸成本的免除。
找到以上原因为的是避免失位定价的持续。我国有必要重新制定游览费定价的政策。价格应在物价局的指导下,依据经营成本和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制定。
现介绍两种较为简便易行的定价方法:成本核算法和人均收入比较法。它们或许可以成为科学权威定价方法出台前的过渡方法。其具体操作为:
(1)成本核算法。以成本为依据的门票价格计算公式为:
总成本-国家财政拨款总额/365使用年限×0.3每天最大客容量注:①总成本与国家财政拨款总额均指是用年限内的总量。
②景点成本包括:a)建设与维护成本,是指对旅游资源体和游览环境的维护成本(合资源维修保养、设施建设以及环卫等项维护)。b)管理与服务成本(含事务性管理和相应服务的成本)。
③使用年限是指当前日期至计划下次投资建设日期之间的年限。
公式中的分子部分之所以要减免财政拨款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景区景点为非营利性经营机构,国家财政拨款无须经营后返还,故应从总成本中扣除。若能如此认识问题,降低游览费用则非难事。
(2)人均收入比较法。以当年我国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的1‰与15‰之间的4舍5入到以元为整数标准的计算方法。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即为月均1315元,那么收费景点的最低票价可定为1元。重点景区最高上限以止于20元为宜。
以城镇居民人均月均收入为依据定价的理由十分简单,一是应尽量兼顾当地人游览的消费能力,二是延续了我国解放后30多年的定价经验和外国目前的定价做法。由于按收入比例定价迎合游客消费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也可称为民意测验法。此比例关系已从随机调查中得到认证:目前多数旅游者认为用于一般游览休憩的园林门票定价以市内公交车单程票价的1-2元较易于接受。如果实行价格改革,建议门票初步价为目前各景点票价的半数。可喜的是近期已有不少景点开始采用半价手段来缓解客源减少的矛盾。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主要针对景点票价而言,景区内交通费的定价可以此为参考酌情处理。
游览费定价的改革还须增加两项政策:一是取消对外地游客的高价收费政策,因为此价位政策会使外来游客感觉受到歧视或欺诈。二是取消旺季价格。事实证明,任何景点推行的旺季价格都从未真正发挥过调节客流量的作用,反倒是无一例外地变质为借机发财的手段。
此外,鉴于门票的制作、管理、发放、查验都须付出经济与人力成本,所以本文建议我国免费活动场所取消门票制度。确实需要对进入者验明身份的场所则可用有针对性地发放请柬或入门登记等方法解决。
七、结论
价格是社会总消费能力的试金石。我国居高不下的游览费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阻碍。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无意间淘汰一些经营不善产业的同时也指导了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在发达国家的民众之中,高价消费业已失宠,而购买廉价商品正在形成风尚。我国入境旅游规模正呈严重萎缩趋势,国内旅游市场也深受波及。利用这一社会环境减免游览费,恰是我国旅游价格政策合理调整的最佳时机。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分析,景区应是一个提供综合服务的经济联合体。其产值的多少完全取决与旅游者的消费意向和旅游者数量。旅游经营者应认识到:减免门票非但不是旅游收入的损失,反之却能因减少旅游者的心理压力而吸引大量旅游者并激发人们主动消费的热情。如果旅游经济部门利用减免游览费这一契机及时生产并提供出能刺激旅游者消费欲望的产品,必将达到拉动内需,提高产值,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的目的。简单说,各地与其大张旗鼓地发放景区、景点优待券以招徕客源,不如直截了当地减免游览费更能提高吸引力。
总之,我国应彻底摒弃将旅游景区视为旅游业龙头产业的陈旧观念,摆脱单纯依靠门票经济维持旅游收入的幼稚经营方式,从还利于民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回归旅游资源的公益性质。同时,踏踏实实地通过各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提高旅游收益,将我国旅游业的经济作用拉回到健康、合理、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