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例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2009-08-21

甘肃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固定简单格言

黄 慧

〔关键词〕 例句;格言;谚语;简单;固定;适时性;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7(B)—0048—02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例句与教学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使用例句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教师采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学习词汇、句型还是语法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例句。不难理解,一个能够适时地给学生呈现出贴切、新颖不俗、幽默风趣的例句的教师一定会让他的课堂充满轻轻松松学习英语的气息,使抽象的语法规则变得具体、形象。这样的例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能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到巧用例句呢?

一、格言、谚语是经典

格言、谚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格言、谚语往往具有精炼、对仗、寓意深刻且朗朗上口的特征,其含义学生也是耳熟能详的。教师引用这样的英文例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使他们深刻地记忆要讲的知识点。如学到单词practice时,我运用了“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学习单词success时,引入“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谈到keep healthy 这个话题时,介绍了“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在讲解重要句型和较难理解的语法知识时,英文格言、谚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给初二学生讲解动名词作主语、表语时,一句“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便能使学生深刻地记忆该知识点。在日常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也可以用到“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实践证明,运用格言或谚语作为例句学生不仅对知识点记得牢,而且在日后的写作中也能引用格言或谚语给文章添彩。

不仅英文的格言、谚语能够作为很好的例句,中国学生所熟悉的中文格言或谚语的英译句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初一学到“the Great Wall”时,我给学生介绍了“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个句子较长,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没有丝毫不懂的表情,相反这个句子令他们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经过几遍的朗诵便能脱口而出了。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先行词、关系代词的概念以及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如何确定使不少学生感到头痛,这个学生早已烂熟于心的句子又一次立了大功,学生很快就知道了“He”是先行词,“who”是关系代词,并很快弄清了“He”、“who”和“doesnt reach”之间的关系。

在老师的熏陶下,学生们养成了自觉地通过报刊、书籍、电视以及网络等途径广泛收集格言、谚语的习惯,既扩大了词汇量,促进了他们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他们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例句应简单,相对固定

例如讲授句型“It is/was + adj.+ for/of sb. + to do sth.”时,我采用的例句是“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这个句子简洁、含义明确,学生能很快地掌握这个句型,并能很快地运用。又如讲到如何区分容易混淆的词lonely和alone时,我给出的例句是:He is alone but he never feels lonely. 依然好记且好理解,用这一个句子就将lonely 和 alone的含义以及用法体现得清清楚楚了。另外,在教学实际中,有些教师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时,举例往往比较随意,想到哪个句子就用哪个句子,缺乏一贯性。这往往带来一个弊病,就是很多学生虽然当时听懂了该知识点,但是很快就忘记了。我建议同一个知识点最好用一些固定的句子作例句,这样便于以后的复习和巩固。

三、例句要体现适时性

虽然说例句应相对固定,但并不赞同老师只用刻板的教案上课,如果能够使用符合当时课堂情景的例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个学生迟到了,教学内容恰好是否定疑问句及其回答的方式,于是我对他说:“Dont be late next time.”该学生点头回答:“Yes.”全班学生似乎也都接受了这个回答,课堂很平静。我立刻明白了他们是依照中文习惯接受了这个错误的回答。所以我一边做出惊讶的表情一边解释:“按照英文习惯理解,他在说‘Yes, I will be late next time.”全班同学恍然大悟,笑声一片。这时我告诉学生肯定意思的回答应该是“Sorry, I wont.”这样在接下来学习否定疑问句及其回答方式这个原本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时,正因为有了课堂上那真实的情景作基础,因此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难点,省时省力效果又好。

因此,好的教学例句应该密切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给出恰当的例句,引导学生边学边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这样一定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例句要富有新意和时代性

如今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新、求异、求奇的创造欲望,那些富于时代气息、反映当代生活的语言能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2008年时,当学到“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时,我用例句“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Olympic Games for years.”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serve这个词时,我采用了小品《不差钱》中的一句台词。 当我要求学生翻译“如果你不让我唱,我就不给你上菜”这一句时,学生们先是一笑,接着就争先恐后地译出了这个句子:If you dont let me sing, I wont serve you dinner. 这样学生不仅对serve的用法牢记在心了,而且还强化复习了另外的两个中考重点内容: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动词时态遵循主句是将来时态时从句用现在时态的原则;使役动词let用不带to的不定式作宾补。学生们在这节课上也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热情。

从某个方面说来,做到恰当又巧妙地运用例句无疑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还要潜心钻研教学理论,深入地研究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语言交际技巧,从而更好地去选用例句。

猜你喜欢

固定简单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格言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鼻饲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