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家长认识强化家庭教育
2009-08-21吕邦玄
吕邦玄
〔关键词〕 农村;学生;家长;家长
学校;家长会;家访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14—01
众多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这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形成合力。如何才能使这些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目的,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开办家长学校
农村中小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能力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设立家长学校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来学校学习,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可由班主任、政教主任、校长或教育专家来担任授课教师。为了调动家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家长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论坛的形式,以改变那种单纯由教师或专家在上面讲,家长在下面听的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家长和教师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
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家长学习文化知识,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定期通过家长委员会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学校的相关会议。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家长有机会接受最新的教育信息与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接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使得学校“控辍”、“两免一补”等各项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应以调动起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指导家庭教育为目的,应该成为家、校之间信息的交流会。家长会一般以每隔一月召开一次为宜。会上家长、教师、学生应该坦诚相待,家长、教师分别谈论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学生发言与家长、教师沟通。召开家长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模要适度。一般情况下,一次家长会不需要把所有学生家长全部请来,由于受时间、地点、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制约,把所有家长都邀请来一起座谈很不容易,即使都来了,由于人多,个别家长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效果未必好。一般情况下,根据目的和要求,一次家长会以邀请20名—25名家长为宜(大约全班学生家长的一半)。
2.内容要有针对性。家长会最忌面面俱到,想通过召开一次家长会就把所有问题解决掉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每次家长会最好集中讨论解决一个中心问题。
3.措施要落到实处。家长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如果觉得会议价值不大,自己没多大收获,就会降低下次来的兴趣。因此,家长会一定要求真务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家长们能来有所得。
四、适时进行家访
家访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教师在家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开学初,班主任在接受新班时,要尽快对学生家庭进行普访,目的在于及时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对学生家庭进行普访时,教师还应该把全班学生家长进行较详细的分类。如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等,可以将家长分为溺爱型、粗暴型、淡漠型、教养型等。然后在家访中注意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
2.平时在对个别学生进行专访时,不管是有既定的计划,还是因突发事件,教师在和家长进行交流前都要做好全面细致的准备。家访时要把握主动,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谈话,同时巧妙地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条不紊地适时转变话题,引导家长与教师保持一致的谈话主题。
3.不要把家访变成“告状”、“诉苦”活动。教师“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情绪,从而出现不配合教师的现象,导致家访活动失败。因此,教师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掌握要谈什么,怎么谈,以关怀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用自己的爱心打开家长和学生的心灵之门。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分歧时,要与家长、学生协商解决。
此外,学校还可通过编制家教手册,开展家教咨询活动,举办家长教育开放日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