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意浑元太极拳图解⑤

2009-08-21李凯斌

少林与太极 2009年6期
关键词:左掌右掌弓步

李凯斌

(接上期)

53下势

由斜单鞭起,左脚后蹬,重心移至右腿,下蹲成左仆步,右手不变,左掌向内经面前画弧,经胸腹部沿左腿内侧向左前方穿起(图281—283)。此为下势。

注意:身体下扑前穿,称为下势。左手为掌前穿,右手为勾不宜过高。

54左右金鸡独立

接上式,右腿前蹬,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左手前穿至尽处向上挑托而起,至面部时内翻下按(图284),同时收右腿,右手顺右腿上提时向上托起至腕部与眉平齐,重心移至左腿,成左独立式(图285),右脚上提至左膝部时前蹬,力在足跟,右手同时前穿,左手向下捋按至下裆处(图286)。此为左独立右蹬脚。

左腿向下屈蹲,右脚收回向下踏地,左脚上提到右腿膝部前蹬左手同时前穿,右手向下捋按至下裆处(图287、288)。此为右独立左蹬脚。

注意:脚向上提膝要有上冲之意和前蹬之念,向下要有下踏之心。此为上惊、中攻、下取。

55倒撵猴

接上式,右足不动,左足向后收起,成右独立式,左脚与右膝平齐时,左臂以肩为轴,经面前齐右肩向左下画弧上至左耳际(图289),向前穿掌至尽处,坐腕立掌,掌根发力向前推出,右手过左膝向外画弧一周至右膝外侧,同时右腿向下屈蹲,左脚后撇一步(图290),此为右弓步倒撵猴式。

注意:左手前穿推掌与右腿屈蹲、左腿后撤步三者应同步进行。后撤时足尖先着地,后撤步时拾脚应略高于向前进步,此为进时低、退时高。抬脚时脚尖不要下垂,应平脚拾起。进步时宜平脚蹉地而落,此为脚走蹉意不落空。

上动不停,成右弓步推掌后右腿后蹬,重心移至左腿,收右腿,成左独立式,左手经面前由里向外画弧至左膝外侧,右掌经胯部翻转向前画弧,经右耳际前穿至极限处,坐腕立掌,掌根吐力,向前推出。同时左腿屈蹲、右脚后撤成左弓步式(图291~293)o

如此做3~5个,走至右弓步(图294~296)时换下式。

56斜飞势

合手接下式。

接上式,右腿后蹬,重心左移至左腿,身体向左转,收右脚至左脚踝处成鸡形步,左手外挂至下颌部,右手里抱,与左掌心相对于胸腹前(图297),此为抱球式。

同时左腿屈蹲,右脚向右斜后方撤一步,左脚内扣45。,右脚外摆135。落地(图298),身体随之回身旋转,左腿前蹬,重心移至右腿,成右斜弓步,左手向下捋按至左胯外侧,右手向上、向外棚挑而起,至与鼻同高。此为斜飞势(图299)。

注意:右肘与右膝对齐,右手与右脚对齐。目光随右手方向前平视。

57提手上势

由合手与提手组成。

接上式,右掌在前,左掌在后,两手掌心相向合击于胸前,左掌对右臂肘弯处,右掌拇指高与鼻齐,前与右脚对齐,两臂相距约一拳,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踝处,并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自然翘起,重心在后(左腿),前二后八(图300)。此为合手。

左脚前蹬,右脚掌落地,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脚收至右脚踝处,向左横开一步(约两脚半宽),两脚尖向前,身体下蹲,至胯与膝平齐,同时左掌上棚,至与鼻齐时内旋下按,右手下插,至极限处后由掌变勾,随身体向上蹬起,上提至腕与眉齐。此为提手上势(图301~303)。

注意:左右两掌合击于人体中心线时,应与右脚上步同步进行。左掌下按在外,右手上提于内,上提下按与蹬腿起身要同步进行。

58白鹤亮翅

白鹤展翅接下式。

接上式,右脚内扣45°,左脚外碾90°,身体左转90。,左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右手随身体左转,由勾变掌(图304),掌心向外、向前、向下齐左肩过左胯,向下再向右上画弧一周(齐肩过胯画弧一周)至右额上方,掌心向外,虎口向下,成亮掌式;左手随身体转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齐右肩、过右胯,画弧一周,置于左胯外侧,掌心向下,成下按势(图305、306)。此为白鹤亮翅式。

上动不停,左脚内扣90°,右脚外摆45°,再右移半步,左脚随之,左掌由胯部向上画弧托起,右掌沉肘向右下方画弧,至两掌处于同一高度,略宽于肩(图307、308)。此为白鹤展翅式。

注意:左右两掌应在同一平面上。两学拇指高与眉齐,脚面与地面平行成展翅式,宜松肩坠肘,双膝微屈下沉。

59搂膝拗步

接上式,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至右脚踝处,左右掌里合(图309),右掌下按画弧翻转,成掌心向上,左掌平托,至与肩平齐时(图310),右掌上画,左学同时由外向内画弧,至右手臂肘弯处,左手拇指对齐右手肘弯(图311),身体向左旋转,右腿前蹬,左脚向左斜前方上步,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由外向内,齐右肩过右胯,下搂于左膝外侧,右手(掌心向下)过耳际向前穿至极限处,掌心向前,坐腕立掌,掌根吐力,食指尖高与鼻齐,右手与左脚对齐(图312、313)。此为左搂膝拗步。

60海底针

接上式,左腿后收,右腿屈蹲成手挥琵琶式(图314),左手内翻掌心向下捋按至左胯外侧,同时右腿屈蹲,左腿回收半步,脚尖点地成歇步(图315),右手立掌指尖向前穿出后下插至左膝弯前,左掌向上护于右肩处(图316)。此为海底针。

注意:右掌应先有前穿之意再向下插,要有针入海底、俯之弥深之意。

61扇通背

接上式,右腿前蹬,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右手上挑外翻后捋至右耳际斜上方,左掌由下向上前方推出至极限处,坐腕立掌,食指尖高与鼻齐,肘与膝齐,左掌与左脚齐,此为扇通背(图317、318)。

注意:左掌向前穿击与右掌向后捋带要同步进行。

62撇身捶

撇身捶由肋间捶与回身撇身捶、扑面掌三动作组成。

接上式,左腿后蹬,重心右移,右腿前蹬,重心左移,同时左手及臂里裹外棚于左额上方,右手握拳以肩为轴向前画平弧,横摆拳成肋间捶至胸际(图319、320),此为肋间捶式。

上动不停,收右脚至左脚踝处,右手握拳下冲成栽捶式,左手下落(图321),左脚里扣135。,右脚外摆1350,回身向后转,收右脚经左脚踝处,向前上一步落地,右手握拳以肩为轴,随身体旋转向前翻出,拳心向上拳背向下砸击至面前(图322),拳高与鼻齐时,再向内翻转收拳下挂至右腰际,左手随身体旋转从左耳际穿出至尽处,坐腕立掌成扑面学击出(图323)。此为撇身捶。

注意:转身宜轻灵,收拳下挂与出学扑面要同步进行。

63上步搬拦捶

由穿手接下式。

接上式,左手扑面掌后右腿前蹬,左脚向前方上一步,落地后右脚跟步上至左脚跟处,同时左手随身体进退向里画平弧后里拦外搬,右手握拳顺左掌做搬拦捶冲拳式(图324、325、326)。此为上步搬拦捶。

注意:左脚进步,右脚跟步,左手里拦外搬,右手顺左掌下出拳。

64上步揽雀尾

接上式,右脚前蹬,重心移至左腿,收右脚至左脚踝处,向前上一步,左手回捋,右手上棚成揽雀尾之上步冲挤(图327)后右腿后蹬,左腿后坐,两臂向怀内合,掌心相对,向下捋揽至右手至左腰胯处(图328)。此为坐身捋揽。

左右掌同时向前翻击而出,左手指尖搭于右手心内侧,屈臂向前拥挤,至右手拇指与鼻同高。与此同时,左腿前蹬,右腿弯曲,成弓步,右手右膝不超过右脚尖。此为回身挤手(图329~331)。

上动不停,右腿后蹬,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两手掌心向下,两掌外分成勾挂之势,向下勾挂至胸腹前,两手内合,虎口相对,两手外挂时隐含前掤之意(图332)。此为外挂前棚。

然后左腿前蹬,右腿成弓步,两手由腹部向上、向前再向下扑按而出,至食指与鼻尖同高,双手前与右脚齐,两掌虎口相对,掌心向前,坐腕立掌,掌根发力(图333、334)。此为推切手按。

65正单鞭

接上式,右脚里扣90°,左脚外碾45°,身体左转成正面,双臂由右向左上方画立圆绕环(图335、336),至右手与右肩同高处,右掌变勾手,向斜后方直臂伸展,腕高与肩平,左掌回收,护于右胸外侧、右腋下方,同时重心右移至右腿,左脚收至右脚踝处成单鞭式(图337)。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跨出一步(约两脚半宽)(图338),左肘向上向外,画弧至极限处,左掌随即外劈,左手成侧立掌(食指尖高与鼻齐),两臂向两侧极力伸展,松肩坠肘,里合、外棚开单鞭,随后身体下沉成马步(图339)。此为正单鞭。

注意:两臂向两侧既要伸展还须松肩坠肘,两肩微向里合,两手与两膝平齐,含胸拔背,下颔微收,成马步下蹲,收臀提裆,脚尖向前,两膝外展,气要下沉,成圆裆之势。

猜你喜欢

左掌右掌弓步
少林黑虎拳(下)
易筋经(七)
少林黑虎拳(上)
强迫症
金刚霸王肘
古传潭腿(上)
白猿通背拳前八手
杨氏八卦掌之撩阴掌技击法
大力金刚掌
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