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效
2009-08-21黄小丹
黄小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方式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一、自主的支配时间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少一些“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
二、开放的学习内容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源泉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的,它应富有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这就是说,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是广泛的、灵活的、开放的,既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既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材料都可以做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例如,在《比尾巴》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认识了许多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接着,课上也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长、短、扁、弯”等,让学生出示材料进行介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这样,把探究性学习内容的触角延伸到自然的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里去寻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拓展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校园中去学习,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又一大资源。
三、充分的情感体验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情感活动的过程,强调的是通过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探索发现。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重感悟”,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都来参与探究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探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四、多维互动的交流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要求
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说儿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的课堂一直是“一言堂”、“满堂灌”,那还有什么探究可言。所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该是多维、互动、开放的,可以是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由小组进行研究;可以师生交流,可以小组交流,还可以全班交流等。
五、激励合理的评价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动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主动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增强学生发展的能力。我们说,有探索就有发现,有了发现,就是成功的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觉是进一步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学生的成功感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和同伴合理的评价,所以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首先,对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民主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调控,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自信和乐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使自己对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思维方法有所感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大乐趣。
如何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有效,必须有正确的理念,而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索学习的灵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能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