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的现代的文化的新建筑
2009-08-19齐康
齐 康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东方现代建筑研究”(项目编号:5087804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齐康(1931-),男,汉,浙江杭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务院“国家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江苏省文化厅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参与和主持设计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武夷山庄,河南博物院,福建历史博物馆,黄山国际大酒店,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相关学术理论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第七届国家“造型艺术成就奖”,首届建筑教育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设新南京功臣”,“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先进学科带头人”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建筑形式表现的多元化。建筑技术的革新和运用带来了建筑风格的趋同,建筑文化日趋单一,发达、次发达以及发展中国家都戴上了现代建筑的帽子。其实,从全球视野来看,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汇,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加上新的技术时代,一起形成了一个大跨度的时空概念。与这种现实条件相应,我们目前需要创造的是既继承传统又体现当今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建筑。我们的国家起步虽然晚,但在不远的将来,在各个地区,都会创造出新的建筑文化。这个新的建筑文化就是地域的、文化的、现代的建筑形式。这个新是指运用新的技术、材料、结构、施工等等,同时不排除传统的材料、施工以及地方技术,我们同样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创造性的路子。我们的建筑文化也必将成为世界建筑文化之林中高大的树木。要十分注意的是,多元化的创新的基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这是一种参照,是一种融合,是一种环境的设计,也是一种生态的再生。
关键词:新建筑;地域性;文化;现代性;生态;共生
中图分类号:TU021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当今,经济上的全球化,政治上的多格局,文化上的多元化,在建设上的表现综合为多元化。建筑的技术的革新和运用带来了建筑风格的趋同现象,建筑文化日趋单一,发达的国家、次发达的国家以及发展中的国家都戴上了现代建筑的帽子。其实,从全球视野来看,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汇碰撞,强势的文化和弱势文化加上新的技术时代,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国经济上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我们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路子需要怎么走,在当代中国面临了种种挑战。我想,总要有个想法,一个说法和一种看法。
一
地域的,首先是指中国的,这个东方的正在崛起的大国,13亿多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域广大,自然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地域文化也表现为多彩多姿。
如果在我们的国土上切一个横断面,东面是海,西面是山,山地占了国家的2/3的土地,几乎无处没有山丘。沿海的各个重要城市,都形成了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我们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大的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经济上,以长江三角洲为源头自东而西辐射,横贯整个中国大地;珠江三角洲则是自南向北,影响了整个的华南、华中地区,其他如重庆、西安等等,以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各自影响、带动周边地区。这个横断面说明,从发达地区到中部崛起再到西部开发,形成了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的趋势。
如果我们切一个纵断面,我们国家在“一五”、“二五”的规划建设期间,东北是老的重工业基地,当今是再崛起的时刻了。这个纵断面贯穿黄河、淮河、长江、岷江等等由西向东的河流。长江更是世界第三大水系,沿着江边的各个重要的城市和沿海的各个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T”字形。而铁路干线又从北京、天津经过武汉到广州,形成了一个运输上的大动脉。中线直至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形成一串串的井字形。继续深圳特区的开发,接着的是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直到现在的京津塘地区的崛起。
从温度上来讲,变化巨大,中国的北部属于寒温带,中部属于亚热带,这样的气候变化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
从地形地貌上来说,地区之间的地质结构有很大差异,地形非常复杂,长江三角洲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湖广地区的丘陵,向内陆直到西部山地,一直登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是为世界之巅。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里,少数民族又各自拥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传承、艺术形式、民俗风情的特点,他们的总和就形成了各自地域的文化特点。各省市又有自己的历史沿革,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面,各自在衣、食、住等等方面都有自身的民间特色。中国的民居建筑有很多独特的风采,福建民居、浙江民居、云南民居、广西民居、皖南民居、湘西民居,他们的建筑风格远离北京的宫廷建筑,另辟蹊径。中国有十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开封等等,各自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都深深地扎根在本地区人们的心坎上。
中国的文化植根于这块古老的东方土地之上,有5000年之久。她的延续和延伸的时段在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中为最长,而且从未中断。她的文字记载也比较完整,她的包容性博大精深。中国在建筑文化上基本上以木结构为主,她是世界建筑优秀文化之林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她影响的面不只是东南亚,而且影响到西方。中国的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中最早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我们说建筑应当是地域的,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在经过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上经过了计划经济直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发展建设的自身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城市化是一个现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的结果。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城市化的速度惊人,外资经济的引入,民营经济的崛起,等等,改革开放促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空前扩大,这已经为世界所瞩目。当今我们遇到了全球化的经济风暴,我们想不久我们就会克服这些困难,从比较平稳过渡到比较高的收入、比较好的生活水平并且一直向前发展下去。我们国家的发展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全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第二,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可耕地受到制约;第三,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利用土地的水源和绿色环境资源,由此产生了环境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以及不合理、不科学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再加上体制和机制的逐步完善跟不上整体社会形势的发展速度,由是形成了我们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现存的一个又一个的瓶颈。
我们在发展中对我们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我们没有加以管理,对这个历史遗留的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浪费以致野蛮破坏,没有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是非常可惜的。并且,我们由此付出了代价。
我们说建筑应当是地域的,应当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这是我们一代建筑师、规划师需要认识和把握的。在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制约条件以外,我们在建筑上要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要十分注意国情,注重节约,艰苦奋斗。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要遵守这个原则。要注意到,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个正在建设、发展的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永远执行和平外交政策,和世界的各国人民站在一起。
二
1840年以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丧失了国家的权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国的强势势力侵占了我们沿海的许多城市,他们设租界,办洋行,建工厂,残酷地掠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但是建筑却同时反映了物质和精神,有技术方面,也有功能使用方面的,反映了相应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变化。如青岛的德国建筑文化,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文化,还有大连的日本建筑文化等等。这些给一定的地域带来了建筑的文化的影响,这些是海交文化。我们既看到他存在的具有影响的一面,也给我们研究世界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带来了客观材料。上海曾经是各国租界占有的地方,带来了殖民地文化。在中国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时期,又有所谓的“国粹精神”所引起的民国建筑。我们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研判,作为我们的一种透析的态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引进外资,发展了民营企业,国企的改革,中小企业的存在和乡镇企业的存在,经济上的多种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了个综合的网络结构,这些都要在城市这块集中的土地上反映出来。建筑师面临着多格局的挑战,多项的投资,同时也主导着多元化的文化格局。我们面临着新的思索、新的研究,我们需要分清楚大量性和特殊性公共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清楚标志性和一般性建筑的关系。在这些建筑的分类中,分清主次,分清层次,注意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我们的实践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可知的因素,我们需要有辨证的思考,探求新的现代建筑,我们要在趋同中找到差异。
从我自身30年来的体会来说,在我们位于福建武夷山风景区里的宾馆的设计中,我们就从福建民居中吸收养料;在南京的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建筑设计中,就从周围的民国建筑中取得适配。可是我们做福建的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我们特别寻求了福建省、河南省的文明历史特点和各自独特的文化性格。福建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省份,历史上与海洋为伍,文化的交流呈现出多元、自由、灵活的特点,在东南亚各地有大量的华侨。所以,我们在福建历史博物馆的设计风格上,除了结合本地段的自然环境以外,我们做得比较飘逸、自然。河南是我们国家中原的中心地带,沉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河南博物院的建筑设计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势,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建筑,一种有气势的、厚重的、有地区特色的表现出中原之气的文化风格。
作为建筑师,理解地区可以有各种思路、各种方法,表现的形态也因人而异,探求意义上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主张把大屋顶放大,直接搬、抄在今天的大型公共建筑上。因为和传统木结构宫廷、民间建筑相比,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意义、内涵和使用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自身所承载的功能也不同了,所以我们需要创新,当然这个创新不排斥用传统的手法,也不排斥从东西方建筑文化中吸取有营养的部分。
我想再谈一下创新的问题。创新是人类进步之源,人类如果没有创新就不能进步,不能前进。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手段。学习传统的东西要达到创新的目的,需要有转化,要转化就需要有技巧和方法。我喜欢看运动场上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有三点非常重要:
一是体能。也就是说就是体能能不能保证在比赛、对抗的全过程中达到要求,也就是我们学习建筑的基础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牢,中西文化传承,建筑的文化的历史的知识都要知晓,工程技术上的要求、各项指标要掌握或者配合。这个配合是自始自终的配合。
其次,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感觉。专门的感觉不论是对一个运动员还是学者都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种偶发现象,是碰撞的结果,主要是靠平时的勤奋和刻苦积累而来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勤奋和天才面前当然会选择勤奋,因为勤奋是一切事物成功的要素。我们有了灵感,有了感觉,有了技巧,有了方法,有了好的思路,有了综合能力,以及统筹能力,我们就能做出好的方案,做出优秀的建筑来。运动员打排球的时候,我们常说这个小将(运动员)手感很好。踢足球的运动员临门一脚,我们说他的球感很好,他们都是要靠平时的刻苦训练,逐渐摸索、积累经验。
第三,每个人发挥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心理因素非常重要。要有自信心,又要有谦虚的态度,要讲我行,要能团结大家,合作共事。有很多运动员临场发挥不好,造成失利。我们要承认心理因素的关键作用,要坚持自信,要决心对付一切困难和把握、处理好一切制约条件下的复杂矛盾,做好我们创新的工作。
三
我们所做的事业是伟大的,但又是沧海一粟。我想我们的国家起步虽然晚,新中国成立、发展只有60年,改革开放也仅仅有30年,但是,我相信我们的新建筑在不远的将来,在一代人和新一代人的共同的努力下,在各个地区,都会创造出新的建筑文化。这个新的建筑文化就是地域的、文化的、现代的建筑形式。这个新是指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结构,新的施工,等等,当然不排除传统的材料和施工以及地方技术,我们同样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创造性的路子,我们的建筑文化也必将成为世界建筑文化之林中高大的树木。我们向世界上、历史上的一切优秀建筑文化学习。
我们要十分注意的是,多元化的创新的基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状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这是一种参照,是一种融合,是一种环境的设计,也是一种生态的再生。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也是人类社会物质、精神各层面中最高的层次。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再过5-10年,文化会上升到社会各层面中更高的层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会比文化更受重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最终都会归结到文化这一点上。除了建筑设计,我平时经常画水彩画,这也是文化的表现。现在物质生活的水平提高了,都开始重视文化,但是,即使在过去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即使在人们忍饥挨饿、没有吃饱饭的生活状态下,人们也需要文化的支撑,《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连过年也吃不上一顿白面的饺子,也还要给自己的女儿买个红头绳,这就是文化的表现、精神的需求。同时,也是文化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其中包括稳定社会、凝聚民心、建构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等等方面。也就是说,生活再苦也离不开文化。而且,社会愈是苦难,反而越容易形成人类精神思想的大解放,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兴盛。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全国人民的事情,也是世界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自古以来,经过历史的沉积,大浪淘沙,能留存下来的也就是文化,墓葬里的壁画,摩崖上的石窟,晋祠里的宋塑侍女,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也都是建筑文化的表现。这些表现记录了人类历史演进中完整的思想路径。
没有超越就没有文化。要做一个文化人就必须时刻超越自己,打破自己业已形成的框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就没有文化,其实关键就是没有超越自己过去的、固有的思想,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勇气。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不在于自己获得了多高的学位,评得了多高的职称,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看能不能随时超越过去的自己,时刻实现个人的进步。要不断总结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逐步实现,物质生产很容易就被新的时代所超越。但是,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却很难被超越。所以,党中央提出,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关键点上,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社会历史阶段,全社会都要解放思想。没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没有对过去固有思维模式的超越,就没有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建议,建筑的未来发展要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开始。
目前很多的政府领导特别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管理者,普遍缺少建筑文化,缺少对自己民族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北京的紫禁城,江南水乡中的民居和古村落,以及其它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不懂得它的价值,当然也就不会珍惜。所以,在全国各地就有了许多大无畏的革命式的破坏,和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损毁。无知者无畏。其中,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包括全民族的,也包括各个地域的、拥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遗存。要知道,这些一旦被破坏掉,将是不可修复、不可挽回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没有中国这样一个长时段的不间断的历史。我们要学会尊重历史,尊重人物,尊重他们的作品。要继承,要创新,这不是一代人、几代人的事情,而是千秋万代的历史责任。现在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懂建筑规划的人在搞建设,没有建筑文化的人在管城市。除了知识的欠缺,更严重的是用陈旧的观念和思想评价现代的新的建筑设计和创新的思想。作为管理者,要敢于肯定也要敢于否定,要敢于肯定别人,也要敢于否定自己。决策时要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下看问题。从人下人变为人上人要有一个实事求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国历来的观念都是把官员当做人上人,这是不完整的。官员要勇于向人下人学习,敢于向人民群众学习,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我想,我们党的执政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气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事实说明,很多人当年并不高尚,但是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超越了原来固有的自我,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从狭隘的个人走向了人民大众,最终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珍贵的是生活,最难得的是勤奋。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齐康.空间•时间•建筑[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5):821-824.
Local, Modern, and Cultural New Buildings
QI K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Abstract: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has led to the multiplicity of architecture form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e techniques has resulted in the similarity of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unity of architecture culture; developed, less-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ll entitled modern architecture. Actually,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culture, advantaged culture, disadvantaged culture, together with the age of new technology, have formed a large-span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In response to the reality, what we need now is the new architecture both keeping the tradition and presenting contemporary spirit. Although China started late, it will, in the near future, create a new architecture culture in all areas. Such a new culture is the local, cultural,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form. It is new in that new technique, material, structure, work is applied without abandoning traditional material, work and local technique. We can have a new way of creativity and our architecture culture will also become a great part in the world architecture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notice that the basis of multiple creation is a mutualism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mutual respect, study and development are a reference, an integration, an environment design and also a revival of ecology.
Key Words:new architecture; local; culture; modernity; ecology; mut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