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的培养及探究其对某些物质的反应
2009-08-18汪花菊
汪花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表现出的积极性最高,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草履虫除了用稻草液能培养外。用其他的物质能不能培养?草履虫喜欢吃什么,哪些物质会杀死水中的草履虫?即使下课了学生也久久不愿意离开,课余时间也主动要求来做实验……并尝试用自己设计的各种方法培养和繁殖草履虫。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草履虫的培养及其对一些物质的反应进行探究。
1草履虫的培养
1.1
实验材料
干稻草、淀粉、蜂蜜、干酵母片各5g、猪瘦肉20g,清水,无污染的池塘水,大烧杯5个,标签、天平、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1.2实验方法及过程
(1)将称好的干稻草加水煮沸15min。冷却后装人大烧杯加入清水至400mL。
(2)将称好的淀粉加水煮熟,冷却后装入大烧杯加清水至400mL。
(3)将称好的蜂蜜装入大烧杯中并加清水至400mL。
(4)将称好的干酵母片加水溶解装入大烧杯,并加清水至400mL。
(5)将猪瘦肉切碎成肉泥加水煮熟制成肉汁,冷却后加入到大烧杯,并加清水至400mL。
(6)将以上大烧杯分别贴上标签,按稻草、蜂蜜、淀粉、酵母、猪瘦肉汁的顺序分别标上1、2、3、4、5号。
(7)往以上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无污染的池塘水,再将以上5个大烧杯同时放于学校宿舍阳台上。
(8)每天下午放学后,将1、2、3、4、5种培养液分别取样5次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1.3实验结果及分析(表1)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草履虫在肉汁中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在每天的计数过程中发现草履虫从第三天开始,数量一天天显著增加。其次稻草液中草履虫的繁殖速度也比较快。蜂蜜液和酵母液内的草履虫繁殖速度比较慢,一直到第八天,才开始在显微镜下发现草履虫,但是直到第十天,对淀粉液取样观察也没有发现草履虫。
1.4讨论与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草履虫在肉汁中繁殖得最快,其次是稻草液,繁殖速度居第三的是蜂蜜液,繁殖速度居第四的是酵母液,淀粉液中一直没有出现草履虫。草履虫适宜于用猪瘦肉汁或稻草液培养,用蜂蜜和酵母液也可以,但淀粉液不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
根据以上情况认为,在城市,如果找不到稻草,可以用肉汁、蜂蜜或酵母代替。如果在农村,用稻草液培养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并且在实验中还发现稻草汁液和肉汁液越浓,草履虫的繁殖速度越快。因此采用浓的肉汁液或稻草汁液是培养草履虫的最佳方法。
2探究草履虫对多种物质的反应
2.1实验材料及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草履虫培养液、胶水、修正液、洗洁精、铅笔芯、葡萄酒、鸡蛋的蛋黄和蛋白、滴管等。
2.2实验方法及过程
(1)在8片洁净的载玻片上分别在其右端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另一支滴管在左端滴加一滴清水,用滴清水的滴管从清水滴往培养液划一下,将两种液体连通起来。
(2)往②的载玻片的清水中加入鸡蛋的蛋黄,往③的载玻片的清水中加入鸡蛋的蛋白。分别往④、⑤、⑥、⑦、③的载玻片的培养液右侧边缘加入一滴或少许胶水、修正液、洗洁精、铅笔芯、葡萄酒。
(3)将以上8块载玻片按以上顺序依次排列。
(4)10min后,将以上载玻片依次放于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3实验结果(表2)
2.4分析与讨论
从①号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清水和培养液比较,草履虫更喜欢在培养液中生活。
从②、③号的观察结果来看,草履虫有趋向鸡蛋蛋黄的表现,而对鸡蛋蛋白却没有这种趋向反应。
从⑥号来看,洗洁精对草履虫具有较强致死性,来不及逃走的大多数草履虫死亡。并且在实验中还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要2~3 s的时间,这说明洗洁精能杀死微生物。
从⑧号来看葡萄酒对草履虫的致死性更强更快。这说明葡萄酒比洗洁精能更迅速杀死微生物。并且在实验中,还发现葡萄酒杀死草履虫只要约0.1 s就可以了。
从④、⑤、⑦来看,发现铅笔芯和胶水对草履虫都没有明显的致死性,但修正液对草履虫有明显的致死性。且草履虫可以在胶水中极为缓慢地游动,既不影响视线又在短时间内对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效果比教材实验中用棉花纤维阻挡草履虫的快速运动好得多。
2.5结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如下结论:草履虫对鸡蛋的蛋黄具有趋向性,但对鸡蛋的蛋白无趋向性。洗洁精和葡萄酒对草履虫具有强的杀伤力,表明其具有杀死微生物的作用。铅笔芯和胶水对草履虫无明显致死性,修正液对草履虫具有较强致死性。
3思考与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微生物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实验教学革新了实验方法,为探索新的实验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逋过探究草履虫对本实验中各种物质的反应,让学生亲眼看到了洗洁精、葡萄酒杀死微生物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以前电视、报纸等媒体所宣传的关于修正液具有微弱的毒性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条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