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及方法

2009-08-18李忠智

中学生物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辨析批判性生物

李忠智

在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111页和第二册70页中都设立了“批判性思维”栏。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

1“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包含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方法两个方面,具有逻辑推理、深思熟虑、疑问态度、自主思维等特点。所谓批判性精神,是有意识地进行批判的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激活个体的批判思维意识,促使个体向某个方向思考,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所谓批判的方法,是进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活动所具备的技能和策略。如果说批判性精神的构成要素是“勇于批判”的精神和倾向,那么批判性方法的构成要素则是“善于批判”的策略和能力。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2.1“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光是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长期以来,学生倾向于接受已有的结论,很少去探究知识的来源,更很少对课本或权威提出质疑,这种被动的思维倾向使学生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约束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此次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去认识自然界,学习生物科学,让学生具备敢于批判的精神,养成善于批判的习惯,提高批判的能力。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2.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成长的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包罗万象的各种信息。对于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而言,很可能会被浩如烟海的信息所淹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引导学生时刻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种信息和问题,增强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与区分能力,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增强对时代的适应性。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批判性思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国家的进步、民族的进步、整个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人类的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才使得人类的文明和历史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在拉马克、达尔文等的质疑下,地球上生物的来源和进化由统治和禁锢人们几千年的“神创论”被“生物进化论”逐渐替代,人们对地球上生物的来源和进化有了科学的认识。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又提出了“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理论”,使人们对生物的进化过程又有了更新更科学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在“批判性思维”的驱动下,不信水稻不可以杂交,最终培育出了水稻杂交种,对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所有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进步,都来自于创新,而创新则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来完成。

3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1在概念辨析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往往表现为缺乏辨别正误、区别真伪的信心,缺乏敢于质疑的态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概念辨析这种题型能将混淆的现象、概念和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除教材中的“概念检测”题外,教师还可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为概念辨析题,让学生经常性地辨析容易混淆的知识。通过不断地辨析对比,促进学生掌握辨析的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

例:澳洲大陆原来没有仙人掌植物,当地人曾从美洲引种作篱笆用,结果仙人掌大量繁殖,侵吞农田。这一实例突出地说明了生物的哪一种特征()

A,遗传和变异

B,生殖和发育

C,生长和应激性

D,适应一定环境和影响环境

从本题立意和考查要求看,主要体现了2个方面:一是抓住了学生的薄弱点,就生物的6个特征而言,应激性和适应性是2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应激性和适应性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二是渗透了概念辨析的基本方法——排除法,根据生物的特征可排除A和B,在C和D中只要辨析好应激性和适应性就可得出正确选项。本题通过对应激性和适应性的辨析以及排除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态度,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2在交流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表述意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表述自己观点的意识,具体表现在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时,或者自己的想法别人暂时还没有想到时,所具有的表述自己观点的愿望。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注意尊重他人,表现为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在合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观点,坚持用生物实验为依据结合分析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述自己观点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敢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3.3在评析错误中,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时常由于审题不清、条件干扰、思维定势、过程不明等原因而造成回答错误,实质上是学生缺乏思维的慎密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回答和解题中发现错误,并为学生创造自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对错误成因分析的习惯,从而引导学生从各种复杂的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从本质上把握生物的各种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

例:开花前将一株“国光”苹果树上的花去雄,授予“红富士”品种的花粉,并套袋(这两种口味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后所结的果实的口味应是()

A,2个品种的混合口味

B,2个品种中的显性性状的口味

C,仍为“国光”苹果的口味

D,无规律可循

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出现了2个典型的错误:一是“国光”和“红富士”的口味哪个是显性性状,题中并没说明,而且都不一定是纯合体,所以没有规律可循;二是认为自然状况下这两种是纯合体,无论那个是显性性状,所结的果实都是显性性状的口味。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质疑。通过质疑,学生不仅认识了基因分离规律和个体发育的关系,同时,学生还找到了错解的原因——因在审题时所受条件干扰、思维定势而产生了错误判断。因此教师应该从质疑错误出发,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纠错和批判能力。

3.4在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中,激活学生的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具有深思熟虑、自主思维等特点。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不善于独立思

考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更不会解决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出发,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激活学生批判精神的有效途径。

例:图1是有白化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谙回答!

(1)Ⅲ8和Ⅲ10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如果Ⅲ8和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3)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本题是考查学生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多个知识点的题。学生的思维深刻,灵活解题,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答本题时,“批判性思维”较差或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看到题目,认为此题实在太难根本学不会,要求教师多讲几遍记住就可以了。此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遗传规律出发,结合数学概率中的“加法定律”和“乘法定律”,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学生,教师要多加鼓励,适当提示关键点,如:要全面分析上下代之间的关系,各代个体的可能基因型等。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批判性思维”较强的学生,教师本着培养优秀学生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发掘解题方法。最后一定要集中这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全面透彻地进行评价。在评价该题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习基础较好、批判性思维较强的学生,在解(2)小题时,大部分用了两种解法:(1)两种病都患的概率+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2)患白化病色觉正常的概率+患色盲病肤色正常的概率。但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忽视纯合子的概率而导致回答错误。在中等生中有部分学生却用了被认为最笨的棋盘格图解法,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为5/12。

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让学生在分析总结中接受敢于批判的思想,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批判精神。

3.5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把“批判性思维”贯穿其中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实验、调查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物教学把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把批判性思维贯穿其中,使学生正确掌握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综合性课题,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都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辨析批判性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第12话 完美生物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