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经媒体公信力获得途径的思考
2009-08-17刘晓妍
刘晓妍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一种媒体品质,无形中成为各大媒体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砝码。对公信力研究作为一种媒体经营的理论支撑,既能够对外部进行交流,强大外部形象,争取最多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又能强化媒体的责任感,强大媒体内部力量,上下一致,打好这场争夺战。同时,媒体自身对公信力的关注,也是对其在竞争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匡正。在我国目前新闻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强调公信力也可为财经类媒体争取到一个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公信力获取途径的思考就成为各财经媒体发展中不得不正视的一大问题。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提供真实的理性信息,这是财经媒体产生公信力的前提
较之其他类型的媒体,财经媒体的公信力尤为重要,因为财经报道直接关乎投资者的“钱袋”,这是由于真实的理性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更为明显,更有甚者,财经媒体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维系着国家经济,假如财经媒体将金融市场的微小波动错误放大后传递给投资者,造成投资者对信息的错误判断并形成恐慌心理,而恐慌心理又可能导致投资者在规避风险方面产生过度反应,引发金融市场的更大危机,最终可能引起国家经济的“雪崩”。
真实的事物也分对错善恶,然而,必须对社会负责的媒体只能传播对的善的,这就需要媒体传播出去的信息还要具备一项特质——理性。出于对人性(私欲的横行)的不信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意见的自由市场”会导致私人媒体托拉斯和社会文化的低俗堕落。为保证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保有理性的、公有的信息传播,媒体需要控制和监督,使媒体信息保持社会的理性和知识的传递。在我国,政府和执政党的理性形象深得人心,政府是大量权威信息的掌握者和控制者,政府的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财经平面媒体的公信力,这也就是将媒体的传统政治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财经平面媒体保持具备真实性的理性信息传播,借力打力,树立媒体公信力。
要符合真实性与理性原则,获得公信力,最重要的是打造出一支有理性思考能力的新闻队伍。财经报道要透露出理性的光芒,力透纸背,深入事实本质,洞察先知,就要求财经媒体主体要独立,报道要专业。《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专业到位,缘于报社现如今拥有的120名记者中不少人从事过与财经专业相关的职业,或做过金融业的操盘手;社内设立“21世纪研究院”作为其研究团队和学术团队,通过对学术力量的加强来支撑报纸的内在价值,即强调新闻背后的理性价值,就是说找寻经济事件的意义、核心价值和事件间的逻辑关系等。的确,财经记者和编辑具备财经专业理解力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能力,这使得财经媒体的专业性门槛增高,这种竞争方法在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理性俱在的同时,给不良对手的市场准入抬高了门槛,促进了整个媒体生态的良性发展,从而稳固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公信力品质。
加强媒体自律,这是打造财经媒体公信力的关键
中国媒体一直由执政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掌握,强调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国家政治宣传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使中国媒体从事业型转向产业型,迈出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步。国家虽然仍抓住媒体的人事权、财权,但媒体已多靠自己挣钱而不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个“无形的”且强硬的经济后台,使媒体必然以“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成为一个与政府挂钩的相对独立组织。
以往的行业自律都是出于外部的要求,缺少业内的自省。例如,为了达到良好信息传播效果的目标,即新闻本质是新的变动中的事实,要求记者和媒体遵守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财经》杂志大谈客观性原则和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媒体公信力理论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媒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媒体作为独立组织,如何和外界打交道,如何使自身发展壮大,媒体应该是真正需要社会认可的组织。
对于依赖“信任”日益严重的社会,目后需要法律的强制手段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一个完备法律的诞生,会有一个过程。财经媒体应该尽早做好准备,才不会在日后的突发事件中被打得头破血流。在此之前,在财经媒体内部条例的设定中,进行一场针对公信力的媒体实验,把道德约束变成行业定律。制度才能保证财经媒体的生命线——公信力。
通过解读经济政策,敏锐发现国内经济热点,提供权威信息
媒体公信力强调刊发信息的真实性和理性,但媒体公信力不仅局限于此,它还体现了一个媒体的权威性、社会中的美誉度和公众中的影响力等多重特征。政府是大量权威信息的掌握者和控制者,政府的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财经类报刊的公信力,这也就是将报刊的传统的政治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之一。一条国家的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很大,最直接体现在股市的骚动上。中低端投资者多数是股民,更关心短时间的经济变化。对经济解读和经济热点是股市分析的重要来源,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解读应该成为财经报道的很大一部分。
中国财经媒体如《财经》往往从世界范围宏观地去谈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动,这是一种吸引关心中国命运的高端受众(CEO,经济学教授等)、忽视占大多数的中低端投资者的策略。财经媒体公信力是可以通过扩大影响力而变强的,影响力扩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指受众数量上的增加。财经媒体放弃受众数量而追求受众质量,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要寻找品质受众和绝大多数受众都关注的国内经济热点就可以扩大影响力。财经媒体应该扩大受众市场,注重大多数中低端受众,要善于发现国内经济热点,要从微观角度对国家有关经济政策进行解读。
及时解读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是要用具体事实和理论,对国家有关经济政策进行具体分析、解读,给受众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政策图景。敏锐地发现国内经济热点、焦点,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转化报道视角,从服务性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体现财经报道的贴近性。
以调查性报道和评论锻造财经媒体公信力
调查性报道是源于西方的一种报道方式,崛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与精确性报道一起成为深度报道的重要武器。利用这些武器,记者深度介入社会生活,全面反映社会面貌,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传入我国,成为国内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和受众所热衷的报道形式,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和以产生调查性报道出名的媒体(如《财经》杂志)。
相对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社会公器”,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民主与法制、社会发展进程应运而生的。调查性报道的社会功能发挥得更充分,这与重视社会责任的公信力理论不谋而合。调查性报道的出现,使社会被隐瞒的事件公之于众而成为轰动性新闻,对于某一具体媒体来说,如果能多一些这样的调查性报道,就可以吸引更多受众的视线,为财经媒体公信力开辟上升空间。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新闻调查节目提升了财经媒体公信力。从中国传媒大学崔莹莹的报告《平面媒体影响力调查》来看,在针对“阅读财经报刊最关心的内容”的问卷调查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调查性报道,比例为44%。但这份问卷也提到:财经媒体的发行特点是随机购买比例最高,比例为43%,这意味着在财经平面媒体的零售读者群中,适度忠诚读者和游离读者的比例最大,媒体对高度忠诚读者的吸引力依然需要增强。在当前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吸引眼球的调查性报道是财经媒体的优势所在,直接影响着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锻造公信力,财经媒体也要重视“社论”及评论版,通过高质量的新闻评论发表自己独立的话语,从而建立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权威性地位。以写好经济评论报道为出发点,进一步搞好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记者站在读者的立场,选择身边发生的自己关注的事实,就从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论述,畅所欲言。这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想”的论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增加媒体的亲切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对报纸的忠诚度。
创出媒体个性
媒体个性是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涵于媒体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媒体内部运行机制中,难以被其他报纸所模仿和替代。一旦优势形成,媒体即可成为某方面报道类型的权威,这种差异性往往会提升媒体的公信力。而其他报纸难以开发这种能力或者说要想拥有这种能力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因为媒体个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各种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就如想了解国家发布的经济政策就应该选择《经济日报》、看证监会发布的信息就应该选择《财经》一样,这种权威性使得《经济日报》和《财经》具有很强的标志性,使它们区别于其他媒体。媒体个性帮助受众识别和选择媒体。对于购买它们的受众而言,它们具有信息产品品质保证和信誉。高度的信誉保证、强识别度等特性,使媒体成为公信力强的主体。
创出媒体个性要根据媒体自身优势,集中采编、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办好自己的优势版面、专栏,形成一定的版面风格,以引起核心受众的注意。《21世纪经济报道》在新闻、信息、资讯的提供中较为注意提供图表,帮助读者对文本的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图表说明较为丰富,平均每份周报使用多种形式的图表达10多份(不包括“21世纪财经”版固定提供的股市行情)。①《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少有寥寥数百字的简短消息,几乎全是具有相当篇幅的解释性或背景性报道。篇幅的长短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但阅读文章后不难发现,它们不是简单地着眼于单个新闻事实的描述,而是整合大量的幕后新闻和背景资料,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反映行业或企业的重大动向、趋势以及这种变动对同行或者市场将产生的影响。
通过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提升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不仅关系到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媒体影响巨大,辐射面广,渗透力强,它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媒体公信力建构的具体途径就是在科学正确的职业理念下充分实现媒体的社会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履行媒体的职责,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从而得到公众的认可,树立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提高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频率,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是谋求受众认可和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组织管理职能,它能够帮助媒体建立和维护与受众间的联系和信任,在强调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有助于树立媒体的独特形象,能够对危机事件做出预警或在危机中制定适当的策略,以减小危机事件对媒体信誉的破坏。媒体公信力建构说到底就是媒体针对公众的期待用自身行为影响公众、争取公众认同的过程。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公共关系活动去扩展和维护公信力体系,很重视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开展公关活动。《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其在公益事业方面的努力,拉近了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在受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21世纪经济报道》在公关方面的努力,将其业已形成的公信力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了良好的美誊度和信任感,日后一旦出现报纸形象危机,忠诚度高或一般的受众都会表现出一种同情心,再加上在危机中使用合情合理的公关策略,届时报纸又会重新赢得公众广泛的支持和信任。
财经媒体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长期的忠实于经济事实的财经报道中凝练,在长期的受众、政府、媒体互动中培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谈到新闻舆论时说:“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出,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阶段提炼出来的②。媒体要为社会和市场的信任体系建设发挥作用,首先要搞好自身的公信力建设,由此才能建立市场信心和社会信用、发挥监督社会和市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市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构建具有公信力的“责任媒体”,覆盖“强势媒体”概念,变“重经济效益”为“重社会效益”,变“重短期效益”为“重长远发展”,将自己打造成社会正义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和社会公德的监督者。
注 释:
①刘忠魁、王永亮:《〈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与操作理念》,《记者摇篮》,2003(3)。
②江作苏:《有感胡锦涛首谈新闻公信力》,《青年记者》,2008(7)。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