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闻摄影的“形象力”
2009-08-17李劲松
李劲松
新闻摄影是形象的新闻报道,它用无声的、静态的新闻照片“说话”,这可以说是它与文字报道、口语广播的重要区别。有时候一篇千字的文字报道或口头播报,还比不过一张新闻照片令人信服和感人至深,这就是新闻摄影的“形象力”的体现。它用生动可视的形象,描述事实,说明问题。那么,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增强这种“形象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善于进行形象观察。英国著名摄影记者英勒·贝尔曾说:“新闻摄影记者的秘密,即在于运用形象的观察力;一个摄影记者的经验和成功的程度,也往往以此来衡量。”从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上看,摄影记者就是要善于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从现实生活中敏锐地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比如,反映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的著名新闻照片《极度饥渴》,就是对准一名黑人儿童紧紧抱住一个水龙头在拼命吮吸的场景,构图极为简单,但却是所有照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幅。因为人们从这个孩子的动作和表情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场干旱天灾给成千上万的西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个生动的镜头,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足以震撼人心,引人哀叹。
另外,再比如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坤拍摄的新闻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照片内容是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为悉尼时,在北京电视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现场人们或惊异、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异的一瞬。这是一张独家照片,其拍摄的成功,无疑得益于记者事先的现场观察。在当时的拍摄现场,只有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可以在会场正面摄像,所有的记者都被安排到二楼,只能看到直播大厅众人的背影。刘占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甚至从哪个门冲到会场正面的距离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当牵动亿万人心的一刻来到时,他悄悄迅速地冲下楼,灵活地蹿到会场正面,非常冷静地拍下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摄影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必须身临其境,不但要像文字记者那样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采访,了解来龙去脉,而且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形象观察,从繁杂的新闻场景中,发现供揭示新闻本质的细节形象。可以说,形象观察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不可或缺。他们在采访中要善于处处小心、事事观察,真正融于新闻情境之中。在进行形象观察的时候,除了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环境的特色、时间的变化、地点的标志之外,更要面对采访对象,仔细观察其面貌、形体、动作、姿态直至性格和神情,然后从中抓住最典型、最深刻、最感人的形象来。
要有形象的想象力。这里所指的想象,不是幻想也不是虚构,而是记者在摄影拍照过程中的联想和预测。比如有的摄影记者到纺织厂采访,看到纺纱机上滚动的棉纱,就想到了瀑布,于是就采用慢速拍照,把棉纱拍得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一般;看到赛车场上疾驰的机车,就想到了闪电,于是采用追随拍法,把背景动化,看起来犹如闪电掠过一样。特别是在现场采访,在突然而短暂的时间内,对所拍摄事物的形象的发展预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看得到,更要“想”得到。有时同样的对象,有的记者抓到了好镜头,有的记者却视而不见,其关键就是看他们有没有把握事物联系的想象力。
在乌干达大干旱期间,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一幅名为《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被德国的《星》、美国的《生活》、法国的《巴黎竞赛》等各大杂志广泛刊登。照片中一个乌干达孩子干瘪的小手放在一只白而肥硕的传教士的大手中,孩子的手仿佛像一只瘦弱的小鸟的爪子或是从考古地带挖出的化石之类的东西,而背景中的那只西方人的大手却保养得很好,这样两只对比鲜明的手,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量,反映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罪恶和发达国家的自我谴责,表达了深切呼唤人人伸出一双援助之手的深远意义。摄影记者调动和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小手就如同鸟爪,可谓匠心独具,这张照片用强烈对比的形象语言揭示了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它给人们的视觉神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所以,在新闻摄影过程中,面对拍摄对象时,要有条件反射一般的想象力。只有心中有所想、有所思,才能在别人还无动于衷时,先行一步抢到生动感人的形象,拍下优秀的作品。当然这种想象不是脱离生活实际和事物本质的瞎想乱想,而是建立在社会知识和生活积累基础之上的。
要有形象的判断力。新闻摄影采访,往往是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的,所以新闻照片的瞬间形象,往往又是在稍纵即逝中抓取的。因此,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对新闻形象的判断力,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敏锐的新闻敏感和政治嗅觉。要能够在繁杂众多的新闻现场中,在瞬息万变的突发情况下,认清哪些是新闻事件的典型形象,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本质,哪些是受众所关心的事物。要善于远观近察,分辨秋毫,当机立断地抓拍到所需要的镜头,优柔寡断只能错失良机。
比如在荷兰,当一次车祸发生时,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到墙上,穿楼而出的瞬间。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结果,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因为美联社记者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辆车相撞的结局,信息含量更大。
形象的判断力,取决于摄影者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性格特征和审美能力。可以说,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凝结着他的智慧、学识和才能。
要有形象的表现力。摄影采访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观察,最终要表现在画面上,同时必须不断研究提高形象的表达能力。著名作家老舍曾以《蛙声十里出清泉》为题,请齐白石老人作画。这“蛙声”和“十里”都很难体现在画面上,但齐白石老人巧妙地画了几只蝌蚪在清泉里游动,虽然画面上没有一只青蛙(虚),但是通过泉水和蝌蚪(实)的暗示,我们似乎听到十里以外的蛙声了,它很好地表达出了相似的意境,这正是一种形象的表现力的体现。
一幅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象价值。而形象价值又必须通过能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含义、具有形象表现力的现场与人物的活动来体现。只有具有形象表现力的新闻照片,才能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与对新闻事件的了解。而仅靠读了文字说明才知道照片内容的新闻照片是不成功的新闻照片,因为它没有形象表现力,不能从画面上给读者带来有用的信息。
所以形象的表现力就是要让形象说话,生动的形象表现力是体现新闻图片价值的关键。相反,没有形象语言的照片和画面,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没有看头。比如对于一些会议报道,是不是只能拍摄会议全景、大会场面、领导发言呢?当然,有些规定的图片也确实需要拍,但如果只拍摄这些就显得没有新意和过于平淡,缺乏形象的表现力。有的记者另辟蹊径,拍到某个单位代表在大会上睡觉的照片,倒是给人印象深刻。与其他常规照片相比,该照片内容新颖、形象鲜明、表现力强,能引起人们思考当前一些会议不切实际、走过场的不良现状。
要有形象的冲击力。新闻照片与新闻稿相比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给受众展现可视形象,而其传播效果的大小又取决于这一形象可以给受众带来多大的视觉冲击力,与以上各条相比,这一点可以说是新闻照片的最终目标。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比,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师生》中,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像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姑娘的大眼睛流露着天真、纯朴、执著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让你无法逃避。正因为如此,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这样的新闻照片,不需受众多加想象,就能直接在受众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共鸣。所以说,形象的冲击力并不是指要刻意地运用一些招揽的表现手段和华丽的表面效果取悦于人,而是要在如何提高照片内涵和感化读者内心世界方面下工夫,从而对读者产生心灵上的撞击。
总之,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它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所以摄影记者必须深入实际,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和观察,并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和新闻报道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同时,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作者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