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在庐山
2009-08-17贺伟
贺 伟
周总理1937年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又三上庐山参加中共会议,庐山人民能从切身体会中感知总理的伟大。
不换车,更不能换发动机
1959年6月底,周总理重返庐山,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配给总理的车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的一样,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吉姆车。但总理执意要坐国产轿车上山,而将吉姆车留给董必武、林伯渠等老同志。
总理硬是与邓颖超一起坐国产轿车上了庐山。下车时,他还特意叮嘱,他在庐山期间就坐这辆车,不要更换了。
为总理开车的司机向省领导反应,这辆车噪音确实较大,很可能跟变速箱有关系。省领导和庐山领导商量,庐山领导出主意说庐山还有辆德国进口的高级轿车,总理既执意要坐国产车,可把那辆进口车的发动机换到这辆车上来,也可解决问题。省领导立刻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总理一坐上车便发现了问题:他问省领导车的噪音怎么突然减少了?省领导支支吾吾地说是请人修了修。总理说这不可能,质量问题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得这么好的,是不是换了发动机?省领导见瞒不过,只好说明了原因。
总理极不高兴地说:“你把进口车的发动机换了,不就会影响进口车的质量和声誉吗?我们怎么能做这种事呢?国产车的质量赶不上外国,我们就要发奋努力嘛!”他坚持又要司机马上把发动机换了回去。
关爱“小女儿”
1961年夏季,周总理、邓颖超又来庐山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下榻河西路442号别墅。
总理和邓颖超走进这栋建于1919年的美式别墅察看,都感到很满意。事先已察看过房子的卫士长成元功向总理反映,别墅用落地玻璃窗封闭的外走廊未安窗帘,总理晚上在走廊上活动身子或踱步思考问题,很不方便,需安装窗帘。总理马上说道:“我们只是短期住住,不要给地方政府过多增添麻烦。不必添置新窗帘,仓库有不用的旧窗帘或旧床单,临时遮遮就可以了,切不可专门添置新的。”后会务组从仓库里找出替换下的旧窗帘安上,总理才感到满意。
总理住下后的第二天,便问负责接待的当地领导,冯珍珍同志在什么地方?冯珍珍是上海人,1957年初中毕业便来庐山工作,年轻能干。1959年周总理、邓颖超在庐山开会时,冯珍珍是专门为总理和邓颖超服务的,深得总理和邓颖超的喜爱,邓颖超总是叫她“小女儿”。当地领导告诉总理,1960年庐山内部肃反,查出冯珍珍的二伯父在台湾,因此没有安排冯珍珍参加中央会议的接待工作。总理一听,便笑着说:“我的父亲也有历史问题,我不是照样当总理吗?冯珍珍的伯父在台湾与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能参加接待工作?就安排她到我的身边来,邓大姐常念叨她,来庐山了还能不见见?”邓颖超说:“我说小女儿怎么不给我写信了,原来是受影响了。”总理一发话,冯珍珍马上便来到了总理、邓大姐身边。
天花板响声何来
周总理1961年住的别墅里还发生过一件事,给服务员们留下极深的印象。那是总理住进别墅的第三天,在别墅门口站岗的战士向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报告,白天和晚上经常听到别墅屋顶上有神秘诡异的“叭嗒”、“叭嗒”的声响,不像是老鼠或猫等小动物跑动的声音。成元功马上和几名卫士爬上天花板,用电筒四处照射,只见天花板上堆了不少杂物,并未有翻动的迹象,落满灰尘的天花板上也未见有脚印之类的可疑东西。为了安全考虑,卫士长和秘书向总理作了汇报,建议总理换个地方住。总理考虑了一下说:“开这么大的会,住房极为紧张,住处安排都已经过反复考虑,换地方会给地方政府增添极大麻烦。再说如果这里确有安全问题,换了别的同志来住,不也不安全吗?我们怎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还是想办法先把问题搞清楚,如确需要换,再向地方政府讲清楚原因,我们不能住,别的同志也不能住。”
第二天清早,成元功便和两个卫士攀上天花板,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静静守候。几个小时过去后,“叭嗒”、“叭嗒”的声音又在天花板上响起。成元功对准发出响声的地方,猛然按亮手电筒。三人不由大吃一惊,原来从屋顶角落的杂物中竟然爬出一条一米多长的粗蛇,粗蛇的身上不知何时夹上了一个老鼠夹,许是粗蛇无法弄掉紧夹在身上的鼠夹,一爬动,鼠夹便在天花板上碰出一阵阵声响。原来是这么回事,三人松了一口气,将蛇制服。
总理听了汇报后,满意地点点头,说:“这就对了嘛,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不要回避。”
要和大伙儿一样
1970年8月,72岁的周总理又来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
他走进下榻的宾馆,见客厅里摆着水果、香烟、茶叶,马上对服务员江玉枝说:怎么用公家的钱在私人房间里摆这些东西?小江说是会议统一安排的。总理当即吩咐秘书,将水果送给服务人员,将香烟退回会务处。会议结束后,总理房间的茶几上整整齐齐地放着31包茶叶。
江玉枝第一次带总理和邓颖超去小餐厅吃饭,总理问你们在哪儿吃饭,小江说我们都在大餐厅。总理笑着说:你让我们两人孤零零地在小餐厅,那我们可有意见。说着,也和邓颖超来到大餐厅。
服务员端上菜,总理看到比别的桌上多了4盘,马上叫江玉枝撤下多的,并叮嘱以后要和大家一样,还特别交代,他们年纪大了,一餐吃不了多少菜,剩下的不要倒掉,下餐再热着吃。
在离开庐山前夕,总理提出和宾馆的工作服务人员合影留念。江玉枝在前排放了两张藤椅,总理一看就说:你们都站着,为什么要我们坐呢?他叫小江搬走藤椅,和邓颖超一起挤进了人群。
照完相后,总理吩咐秘书将参加合影的全体人员姓名记下来,从他的工资里扣除40元,每人寄张放大的照片。不久,参加合影的工作人员都收到了寄自北京的照片。
亲属更要严格要求
周总理不仅自律极严,对亲属要求也很严格。
1961年,他在庐山开会期间,得知分离近50年的表妹黑子就住在中科院庐山植物园的儿子家,会议结束前夕便抽空去团聚。
一下车,迎候在植物园大门口的表妹就紧紧抓住他的手,流着泪说:七哥,七哥,总算又与你见面了。这时站在一旁的外甥夫妇有些不自然地叫道:“总理好。”周总理摇摇手说:“一家人,不要生分,你们应该叫我七舅。”接着,他又郑重其事地对外甥夫妇说:“我是来走亲戚的,你们谁也不能向我提任何工作上的要求。”
在外甥家,总理喝着正宗的云雾茶,不禁赞道:“这茶好喝!”他细细品了一会儿,接着又说去年我家也有,说是亲戚送的,是不是你们?外甥说去年去北京出差,托周宇舅舅带给七舅的,七舅忙,没去打扰。总理说:“亲戚到了北京,就应该来家嘛。只是以后谁也不要带东西,这会加重你们的负担,再说干部亲属也要带头遵守中央不请客不送礼的规定,千万要注意影响。”
总理说着,从秘书手中接过一个信封,塞到外甥媳妇手中,说:“来得匆忙,也没给你婆婆和孩子们买点什么东西。这里有些钱,你看着什么合适的就买点。这几年国家遇到了困难,大家的日子都有些难,让你多操心了。”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富有人情味。庐山有99座山峰,每座山峰都记得总理的音容笑貌;庐山有99条溪水,每条溪水都能讲述总理的动人故事。
(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