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
2009-08-17屈家安郭胜利刘菲
屈家安 郭胜利 刘 菲
当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关心无动于衷,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毫无回报的意识,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教育学专家徐学俊教授说,在我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觉得自己接受老师及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对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比如,大多数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把上重点、读名牌视为头等重要的事,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而学校教育则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法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致使人们的防范心加强,对无私伸出的援手往往心存疑虑。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必然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铭谢,更不知责任。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学界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专著研究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专门论述却非常零散,专著稀少。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出现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笔者主要收集了《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学会感恩》和《感恩》,主要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的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现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这些内容在刘建岭的硕士学位论文《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二、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论文研究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华中师范大学何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西南大学郝大勇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学李秋娟的《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殿峰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秀兰的《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山东师范大学戚哲民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期刊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烟台大学任现品博士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该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河南大学的杜建政教授发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戴研究综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喻文德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5期)、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等。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宏观操作部分,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对宏观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不够明朗,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探讨不够深入。
三、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研究
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做一件报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人生品格,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也发起“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提笔给孩子写一封家书,算一笔求学账,诉一段人生经历,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还进行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以班级生活和集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开展相应的探讨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活动化,缺乏系统性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暴露出感恩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期规划的,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备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4.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形式层面。“感恩”当然需要形式,但当我们把感恩变成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运动时,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表达了应该表达而未表达的感恩,而使我们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或自我感动;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的轰轰烈烈也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又一次流于形式。感恩教育如果走进了形式主义的泥沼,当然就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最终会造成情感生命的钝化与迷失,又加剧了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以上通过对感恩教育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回顾和梳理,对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构建高校感恩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为现阶段高校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