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公民精神建设中的作用
2009-08-17胡新峰
胡新峰
一、公民及公民精神
公民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是整个社会的根本,同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的基础。作为意义上的公民,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他是个个性自由发展的人,并且在这种发展中造就他独立健全的人格。关于独立人格的涵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一是在本体意识上,能够以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本位;二是思维方式上,能够坚持科学的个人理性;三是在行为模式上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1]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特征,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立人格,才能使个性自由发展。而只有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公民才能“变得对于自己更有价值,对于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2]因而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价值。其次,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最后,它具有强烈的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的愿望。人格独立和权责统一应当表现为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中介。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身份与政治权利息息相关,公民精神蕴含于公民的群体之中,它是现代的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公民必须通过特定政治制度的运行才能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及各项社会权利,同时,他也必须为保持该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履行必要的义务。因此,“公民”是现代社会成员的第一身份或者说是基准性身份,是对生活在一定国家的个人基本的身份认定,是该国的个人平等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身份资格,同时,公民精神是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履行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
二、大学生公民精神
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精神的培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精神素质,引导他们对公民精神的自我启蒙和自我教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思索和认同,从而调动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从我国大学生群体公民精神素质的实际情况来看,改变原有的教育状况,加强公民精神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其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其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意识淡薄,对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资格的意识与觉悟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尽管他们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缺乏自觉性、参与性、主动性和建设性;其二,受急功近利的学习观和就业观的影响,不少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公民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公民的思想、品格、行为意识和水平也相应较低;其三,目前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比如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同阶层、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腐败、权钱交易、逃避税款、走私贩私、行业垄断等现象,受此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处于迷茫和矛盾状态,对人生和社会抱有消极、被动的心理和态度,这又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社会生活。
导致大学生公民精神出现以上偏差的深层原因在于整个社会体系在结构上的公平、公正理念与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缺乏明确、系统、科学的公民精神教育,大学生在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体社会环境中缺乏正规的公民技能锻炼、公民行为训练与公民生活实践体验。为此,迫切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共同搭建大学生公民精神教育平台,挖掘大学生公民教育中的发展潜能,实现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人文关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公民精神建设的作用
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精神形成的关键时期,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建设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机体和功能的一部分[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包括对大学生的行为、品格、道德、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教育。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公民精神形成的理论根基
合格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精神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理论根基。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感到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乏味,这与教育者有一定的关系。作为教育者,教育方法和途径要有新的姿态,实现教育方法的更新。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旨在把社会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思考问题。[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是一种感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广大大学生的心态,然后根据大学生的心态来授课,要不断寻找新的授课切入点,绕过逆反心理的阻碍,在思想不设防的地方入手,寻找思想症结的中心所在,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不回避现实问题,认同同学们的正确判断,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同时,提供说服同学们的理由,引导他们的思想进入正确轨道。最后,肯定他们的优点要诚恳,批评他们缺点要坦率,表扬要大处着眼,批评要讲究理论深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
2.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新时期内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精神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大学生骨干培养方面,重点之一是扩大规模效应。除传统学生干部以外,按照《纲要》的要求,将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要求进步、在青年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纳入培养体系,借助自身已有的平台和阵地,推动“青马工程”在多个学生领域的开展。通过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推动全体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身体力行,促进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建设,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时期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自己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会——丰富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以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之外,联系实际,关心当今世界形势的走向及其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理论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课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丰富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内涵。
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关注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同时,要加以适时正确的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工作,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拓展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外延。
4. 专业知识素质的提升——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在校的四年是专业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学与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精神。首先,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快节奏的知识更新与较强的择业与就业压力,为了学有所用,在专业方面,从其本身看需要有顽强的学习与再学习、自学与终身学习的精神。其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以前那种上大学“混”的思想已经行不通,必须在专业上学有所成。这些原因促使大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能加强专业学习,使所学专业融会贯通。
对于教师而言,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将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其形成和发展均包含了创新过程。因此,教师授课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弘扬隐含其中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融创新教育于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身体力行,传授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和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纪霖. 知识分子独立人格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8.
[2][英]史蒂文·卢克斯. 个人主义[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7.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9.
[4]柳礼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