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涉股产品各有千秋

2009-08-17王超凡

投资与理财 2009年10期
关键词:保本中资理财产品

王超凡

同样面对股市,外资行钟情投资股票的结构性产品,中资行青睐证券类信托产品。

刚刚过去的这半个月,银行理财产品除了数量上的变化外,种类也从单一的信贷类、债券类逐渐呈现多样化。尤其是随着股市的同暖,银行理财产品再回股市,多家银行推出涉股理财产品。

从4月中旬开始,中资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仅4月13日-19日一周,24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96款理财产品,其中2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89款理财产品,4家外资银行发行了7款理财产品。

银行涉股产品大体分为股票挂钩型产品和其他证券投资类产品。有的产品规定权益类投资品种股票的配置最高不超过30%,如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天寓系列4号第2期”便规定“固定收益类工具投资比例范围为0-100%,权益类工具投资比例范周为0-30%”。当然,有的产品的股票配置比例较高,如光大推出的阳光资产配置计划下的4款子产品,名为稳健、增利、平衡和进取4个组合。在资金分配上,4个组合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比从0%、20%、50%至80%逐步增加,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配比则相应下降,从100%、80%、50%至20%。

眼下,中资行主打无风险套利机会,当然也不乏创新产品。比如攀钢系“二次现金选择权”产品,光大银行的“伞形”产品。银行“涉股”类理财产品的创新,有助于理财产品冲出低收益的漩涡

这些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不可提前赎回,但中资行发行的证券类信托产品,赎回机制开始变得灵活。有的每3个月开放一次,有的每6个月开放一次,甚至有的产品每个月设开放日。产品流动性最好的是光大银行,其阳光资产配置计划4款产品全部设置成每月有1个开放日,接近于基金的运作方式。

另外,随着创业板的兴起,股权投资类产品也开始热闹起来,使得一向保守的中资行,开始推出专门针对创业板概念的私募股权投资理财产品。据悉,此类产品目前主要针对银行的高端投资者。

行动最快的是招商银行,其首款私募股权投资理财产品于4月8日发售完毕,共募集资金1.5亿元。该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投资方向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期限为3+2年,即3年之后如果企业上市,则卖出股权套现;3年不能上市,则产品再延迟2年,以期待企业上市,但产品的最长投资期限不会超过5年。

但由于私募股权投资产品属于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招行限定了投资者至少拥有3000万元资产。同时还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保守型客户购买金额不能超过其资产的3%,稳健型的不能超过6%,激进型的不能超过12%。

针对创业板的私募股权投资产品风险较大,如投资后企业上市拖延,或最终不能上市,或是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破产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此外,此类产品的流动性偏低,一般在投资期限内都很难退出。因此,此类产品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介入

本刊特约理财师建议,对于高端投资者来说,此类产品也更多是为了进行资产配置,达到分散风险而进行,因此也必须按照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投资比例。面对依然震荡的股市,“涉股”产品的风险仍旧较高。同时,在A股IPO未重新启动前,“涉股”理财产品大量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同中资行相比,外资银行更青睐H股市场,并且发行的全都是结构性产品。如东亚中国推出的“溢利宝系列18人民币保本理财产品”,挂钩于“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与“恒生H股指数上市基金”,产品收益取决于2个挂钩标的表现的平均值;花旗银行的产品挂钩于香港上市的中国能源类和基建类股票;恒生银行推出的产品,主要挂钩于香港上市的铁路基建主题股票。

外资行的结构性产品主要有两大特征。首先,以看多H股为主,产品挂钩标的多为在香港上市的金融、能源、汽车及消费品等行业股票。其次,以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为主,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为辅。

不过,此类投资股票的结构性产品虽然保本,但其采取的止损止盈条款的设计理念,也锁定了产品窄幅的收益区问。因此,较以往投资汇率、利率类的结构性产品,投资价值未必高。

猜你喜欢

保本中资理财产品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中资美元债券责任管理:流动性压力下的主动应对
2016年中资海外矿产能源投资报告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