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背景

2009-08-14

环球时报 2009-08-14
关键词:基尼卡罗尔泳装

禁止“穆斯林泳装”在法惹争议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刚 锋 本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第1985期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编辑 王 娜 美编 张 颖 电话(010)65369553

环球时报

本期以下文章的英文译文或英文原文在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同日刊登。

《商业广告进入韩国教科书》

见英文版第3版(中译英)

《港媒:北京要从河北引更多水》

见英文版第15版(英译中)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4版

6版

声音

“我这个女婿是天大的麻烦。”

这句话出自东南亚头号恐怖分子努尔丁的岳父之口。近日,先传出努尔丁被印尼警方击毙的消息,后来DNA检测结果又证实他仍然在逃。诺尔丁在马来西亚的岳父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与他已断绝关系,还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让真主决定他的命运。即使他死了,对我家也毫无影响”。

“总统夫妇早就把‘造人计划藏在袖子里,待时机成熟时拿出来,为2012年的总统大选赢得更多支持者。”

法国著名八卦周刊《Voici》日前援引国会消息人士的话称,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妻子布吕尼计划2011年生孩子。▲ (金 鑫)

俄总统称酗酒是民族灾难

据俄罗斯《观点报》13日报道,在索契召开的减少俄酒类消费措施会议上,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首度公开严厉批评国民的酗酒恶习。他说,“坦率地说,酗酒在我国已成了一个民族灾难”。

梅德韦杰夫援引俄卫生和社会发展部的统计资料称,“目前每个俄罗斯公民,包括小孩,平均每年要喝掉将近18升的酒,这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标准高出1倍。你们自己可以换算一下,这相当于多少瓶伏特加?这对国家衰退和人口下降造成了严重威胁。”他还援引专家提供的数据称,俄罗斯有1/3的男孩和1/5的女孩每天都要喝啤酒。他承认反酗酒并非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注国民特别是年轻人的酗酒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年轻人的心理和兴趣,以现代化的水平同酒精作斗争。

据俄《生意人报》13日报道,俄加里宁格勒州州长率先对梅德韦杰夫的话做出响应,他建议在除了国际礼宾场合外,在所有官方活动中都应当撤掉酒类,同时成立一个“名人反酗酒俱乐部”,做出表率。▲ (柳玉鹏)

“法国对穆斯林装束的斗争伸向了游泳池”。英国《泰晤士报》13日如此评价法国泳池禁止“穆斯林泳装”入内的事情。

据报道,继法国总统萨科齐支持禁止穆斯林女性戴头巾引起争议后,一名35岁的法国妇女因穿着专为穆斯林女性设计、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的“布基尼”进入泳池而被要求离开,这再次在法国引起争议。

这名穆斯林女性名叫卡罗尔,这已经是她第3次来到法国巴黎东部郊区城镇艾莫伦的泳池游泳,但游泳池的救生员以违反卫生规定为由命令她离开。卡罗尔指责这对她构成非法歧视,并把这件事捅到了当地警方和媒体。她说:“这就是种族隔离。我将战斗到底,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我输掉了这场战争,不排除我会离开法国。”而当地警方则认为,救生员只是在履行适用于法国所有公共泳池的规定,即“女性必须穿泳衣,而男性必须穿紧身平角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

卡罗尔出生于法国一个传统家庭,17岁时信仰伊斯兰教,她的“布基尼”是在迪拜度假时购买的。“布基尼”一词来自“比基尼”和“布尔卡”(蒙住全身、只留眼睛的长袍)的合音。这是一种能够盖住身体大部分的连帽泳衣,它由头巾、束腰外衣和裤子三部分组成。这种由一位黎巴嫩裔澳大利亚人设计的“穆斯林泳装”在海湾地区热销,但欧洲和北美的一些泳池却不接受。卡罗尔说:“按照穆斯林的规定,我在游泳时不能裸露自己,我本以为这件‘布基尼会让我享受游泳的快乐。它可能会令一些民众感到吃惊,但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和孩子们一起游泳。”

不仅一些法国官员坚持捍卫法国泳池的着装规定,一些政客还希望政府能够颁布更加严厉的措施,遏制穆斯林妇女穿覆盖全身的泳衣游泳的势头。上月,法国议会成立一个调查组,研究通过法律限制穆斯林女性穿“布基尼”游泳的可能性,但引起境外极端分子的强烈反应。伊斯兰北非基地组织首领瓦杜德说:“为了姐妹和女儿们的尊严,我们将动用一切手段对法国进行报复。”

2004年,法国政府曾下令禁止所有国立小学和中学学生佩戴头巾和所有其他一切宗教服饰。这在伊斯兰世界引发轩然大波。今年6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因公开支持这种做法而遭到指责。▲

猜你喜欢

基尼卡罗尔泳装
Wimbledon Tennis
海军蓝条纹风/泳装派对
夏日泳装时髦选
猫咪卡罗尔
卷入选战的布基尼
夏日泳装顶配
夏日泳装顶配
强制“脱衫”
遗失的美好
狮王卡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