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由心生

2009-08-13

上海戏剧 2009年7期
关键词:节令全剧钟馗

黎 力

钟馗大人酣然睡,群鬼乱舞满场飞。以小鬼们戏耍钟馗作为开场,编导的意图似乎在于颠覆以往钟馗惩恶镇邪、斩妖猛将的形象,也预示着全剧钟馗在地下人间皆被戏耍的命运。

坏消息传来——端午节到了,人世间已不再挂钟馗像了。钟馗如遗晴天霹雳,决意往现世走一趟,查看究竟,但兜兜转转之后。钟馗发现自己仍很吃香——误食砒霜的冤魂请钟馗捉“鬼”,被背信弃义的丈夫抛弃的原配妻子也请他捉“鬼”……

然而,如今的“鬼”是怎样的“鬼”呢?就连职业捉鬼者钟馗也被乱世万象迷了双眼、失了判断。更有甚者,钟馗还在小妹的诱导下险些陷入整容后变得眉清目秀、风流倜傥,沉浸于软玉温香、左拥右抱的美妙遐想中。

在传说中,钟馗因遭不公待遇愤然撞殿柱而死;在该剧里,钟馗依然惨遭质疑、心生魔障,最终还是落得个抹脖自杀的下场。死,是否就能破除心障?是否就能解救苍生?话剧《钟馗》留给观众一个大大的问号——质问社会、询问他人、叩问自己。

有人的地方,必有不公和扭曲,必有对道德和责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而欺行霸市、始乱终弃的人和现象,更比比皆是。现在情况同样如此——无人可信,人人心中都有“鬼”。虽说话剧《钟馗》揭露了人性丑恶的几个方面,但人类内心的无底深渊,还有多少只“鬼”在暗自窃笑,殊不可知。

当听得钟馗小妹一句“甘当小三”,观众席上即发出一阵唏嘘:“现在年轻人就是这样啊!”此时,该剧的主创应该感到欣慰,他们对现代人有关善恶与道德的忠告和警示,大家均已收到了。

不过,尽人皆知的社会与人性的丑恶,其实是不需要钟馗通过无数次独白来明白告诉观众的,若是如此,反而打破了戏剧节奏,过于明显的意念更使作品的外延被缩小。当然,编导显然无意将其作为一部节令的应景之作,尽管轻喜剧、轻歌剧的处理手法还是用得比较频繁。

当下,为迎合市场而大打节日牌的舞台剧获得了不少在节假日需要调剂生活、放松心情的观众的欢迎。对此,《钟馗》导演也花了不少功夫,比如把爵士曲调作为整台戏的基调,甚至让钟馗与负心男人一起跳起了恰恰舞步。可惜的是,全剧没有把握好这一“节令舞台剧”的基本要求,而是时不时被钟馗愤慨的独白和被审判者的直接申诉所打断。朱光潜说:“丑陋乖讹通常只引起嫌恶,喜剧却叫我们在丑陋乖讹中见出新鲜的趣味。”看来,这“新鲜的趣味”恐怕是观众们无法亲身体会到的。

也许是编创人员均来自校园,且仍然很年轻的缘故,全剧对于社会与个人、道德与责任、爱情与婚姻的表达未免显得过于直率和些许稚嫩。然而,在这个繁华浮躁的尘世里,能够依旧保持清醒与独立的意识,始终是学院派戏剧最为可贵之处,笔者希望该剧在今后的完善过程中,能更大胆地赋予其更强、更多的寓言色彩。

而如今,我们不妨把该剧看成是一部社会讽刺漫画。

猜你喜欢

节令全剧钟馗
立 秋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遍地开花
《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
咏荷
看见校园霸凌
鉴赏
钟馗千年【百变秀】
漫画欣赏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