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2009-08-13黄小勇黄菜方

关键词:中美比较家庭教育

黄小勇 黄菜方

摘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家庭教育改革往往流于形式。从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四个方面对中国与美国的家庭教育进行较为详尽的比较后发现,美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存在差异,而前者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全面发展和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对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9

教育既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经验的一种主要方式。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在与孩子性格相联系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一句古话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不少人对于家庭教育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也成为年轻一代良好品德培养的障碍。还有一些中国父母尚未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看成是老师的工作,而且只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判断其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些家庭虽然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使用了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所有这些现象都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并学习其它国家有价值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励中国父母更加关注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他们找到教育孩子的更好方式。虽然因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原因,中国人不可能全盘接受西方教育,但是这个开放的世界会不断地把世界各地的教育模式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每个国家都能找到并且运用最适合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模式。

本文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的比较,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性的意见,以期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关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一般说来,家庭教育指的是父母或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系统里一个重要部分。其实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活动,它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为了学习处理家庭关系和掌握生活技巧,也是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理和心理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每个成员全面发展的学习;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者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和年轻一代的教育,同时也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了教育的主要方面。据专家统计,在中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而在一个美国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5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30%。虽然家庭教育在中国和美国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占最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当孩子还在妈妈身体里的时候,胎儿就已经开始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成员的影响了。父母和其它家庭成员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婴幼儿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方面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些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将会为学校教育建立稳固的基础。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大。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比接受其它两种教育的时间要长。任何一个人的性格,做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是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又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中美的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结果等四个方面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其方向。因此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核心,也是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基本原因。一旦目标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就相应地选定了。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美国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锻炼成一个能生活自理的“独立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父母们就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美国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在生活方面,美国的孩子从小就独立睡觉。再大些时,就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在自己的领地内,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房间的格局,并负责房间的清洁和卫生。等孩子长大了之后,父母对于他们的限制就会越来越少。小到选择哪所学校学习,在哪个城市工作,大到和谁结婚,在哪里定居,美国父母都给孩子以足够的选择机会和权利。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在学习方面,美国父母一般都很少监督孩子作业是否已经完成,相反,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发挥他们的天赋。这些都反映了美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从小独立的愿望。

而中国的父母则不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有用之才。他们不会把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放在首位,相反,他们处处为孩子着想,处处为孩子打算。在生活方面,和美国父母不同,小的时候,他们会把孩子的床放在床边,在家里,他们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而做家务就会被认为是体力活,被认为是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除此之外,中国父母过度地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禁止自己的孩子和社会接触以防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或被他人伤害。一旦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父母都会站在自己孩子一边而较少考虑究竟谁对谁错。在经济方面,中国父母过于放纵自己的孩子。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省吃俭用而为孩子买一些奢侈的礼物,如MP3,CD,digit al camera,mobile phone等等。在学习方面,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中国父母特别

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读书,学艺,而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不同,使得中美的孩子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孩子一般在读书方面比较突出,如背诵,考试等。一旦让他们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他们就会显得较为笨拙。而美国孩子则不同,他们擅长于思考和动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人的原因之一吧。

(二)中美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所以很多人也把美国家庭教育称之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促进孩子体力增强上,父母鼓励孩子多参加室内室外活动,室内活动如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如踢足球,爬山等。在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上,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注重孩子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发展,如父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到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欲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从孩子幼时起,就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孩子独立地面对社会。同时,美国家长也很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会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从而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中国家庭教育则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重视读书,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相对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由于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绩,以至于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在生活上,父母总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很少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交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与所谓的“差等生”交朋友他们就严加阻止,他们很少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参加课余活动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孤僻,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怎么与人相处的所谓“优等生”。

(三)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风俗、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美国家庭重视民主和平等,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权。他们把孩子当成是独立和平等的家庭成员,并且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美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家里有选择权,也就是说孩子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朋友等等;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在一些家庭事务的决策上,孩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美国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朋友,他们能平等地交流,关系比较密切。

中国家庭重视服从,在父母心里,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中国家庭教育形式主要表现在:孩子在家里选择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在家庭中发言权很少,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犯,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等。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形式上,美国父母主张平等,中国父母主张服从;美国父母主张民主,中国父母主张强权;美国父母倾向于亲近,而中国父母倾向于疏远。当然,世事无绝对,无论是在美国家庭或中国家庭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个例。

(四)中美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

如前所述,由于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不同,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很多的中国小孩即使成年了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自理,而在学业上的成就也多是书本知识,却少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美国父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所以大多数的美国小孩的体力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能力以及智商能力都能协调发展;但中国父母关心得更多的是孩子学业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孩子其它能力的发展,如体力、社会性、审美能力等的发展,所以大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使在学业上有所造诣,却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有这样的观念:宁可自己受苦,千万不能委屈孩子。他们认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于是对孩子倍加呵护和娇惯,从而也就造就了一批长大后不能独立走向社会的青年。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压制”、“保守”来形容。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不许”,“不行”,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约束自己,服从集体的需要和要求。美国家庭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说的最多的是“try”、“go”。从小鼓励孩子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放手让他们独立做自己能做的事。注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因此,中国的儿童一般保守、内向、依赖,美国的儿童多进取、外向、自主。

三、美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强制式填鸭教育,事事包办的生活方式,又或父母严宠不一,父母教育步骤不一致等等。但在美国家庭父母与孩子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他们不会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结果就是中国孩子一般比较叛逆,而相反美国孩子相对听话。所以,要改变人的行动首先得改变人的观念。

(二)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相比而言,中国的父母嘴上虽然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把握不住。中国未来家庭教育体制改革应该不仅嘴上鼓励或者思想上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还要拿出实际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向中国的父母来灌输这种思想。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做错事情时,美国父母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批评孩子或为孩子讲解出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出正确答案。这一点上很值得中国借鉴。父母如果总是为孩子找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依赖。这正如做人的道理一样,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铺好路,一旦孩子遇到麻烦或挫折就去帮忙解决,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导致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出中美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中美无论是在家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也就在家庭教育的结果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经验,取其利避其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方案,为培养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Lizza Pin.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J].黄磊.译.中华文化论坛:外语探索与翻译,2008(8):233-237.

[2]黄桂英,李风云.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吉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54-57.

[3]许瑞华,刘丰.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现代企业教育,2006(7):150.

[4]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书育人.2002(14):2-5.

[5]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138-139.

[6]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5):62-63.

[7]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苏州大学教育学报:科教文汇版,2007(2):10.

(责任编辑吴娜)

猜你喜欢

中美比较家庭教育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